词典 刀俎 刀俎的意思
dāo

刀俎

简体刀俎
繁体
拼音dāo zǔ
注音ㄉㄠ ㄗ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āo,(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组词】: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例句】:一刀合一百张。(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组词】:刀币。(4) 姓。

zǔ,(1) 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放牲体的礼器。【例句】:俎豆(①“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②祭祀,崇奉)。(2)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的砧板。【例句】:刀俎(刀和砧板)。(3) 姓。

刀俎的意思

刀俎 [dāo zǔ]

1. 刀和砧板,原为宰割的工具,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butcher's knife and chopping block;]

刀俎 引证解释

⒈ 刀和砧板。宰割的工具。

《史记·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韩诗外传》卷八:“三公之位,我知其贵於刀俎之肆矣;万钟之禄,我知其贵於屠羊之利矣。”
韩瀚 《山河曲·西北坡》:“天将曙,告英雄将士,糖弹杀人胜刀俎。”

⒉ 宰割。

清 遯庐 《童子军·谋劫》:“难道轰轰烈烈的大丈夫,平白地受人刀俎么!”

⒊ 喻极危险的境地。

清 钱谦益 《继母吴氏加赠淑人制》:“付餘年於血泪之内,九死而一生;出遗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


国语词典

刀俎 [dāo zǔ]

⒈ 刀子和砧板,为切割鱼肉的器具。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刀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释义: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 2.
      出气洞释义:比喻无故受气的人。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小孩寻不到别人做出气洞,便把手里的书撕破来出气!”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二幕:“你不能这样不讲理!你别看了别人的样,将我当作你的出气洞。”亦称“出气筒”。巴金《春》四:“妈一点也不体贴我,就只拿我当出气筒。昨晚上骂了我半夜。”聂绀弩《兔先生的发言》:“年纪大了,有了儿女,儿女当然是出气筒。”王西彦《刀俎上》:“每一次碰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儿子总要把可怜的媳妇当作出气筒,把气愤发泄在她身上。”
    • 3.
      刀俎释义:刀和案板,切肉 的工具。比喻宰割者或迫害者。《史记 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俎(zǔ)。
    • 4.
      鱼肉释义:《史记·项羽本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指宰割的器具,借指宰割者,鱼肉借指受宰割者)后来比喻用暴力欺凌,残害:土豪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刀俎(daoz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刀俎是什么意思 刀俎读音 怎么读 刀俎,拼音是dāo zǔ,刀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刀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