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佐史 佐史的意思
zuǒshǐ

佐史

简体佐史
繁体
拼音zuǒ shǐ
注音ㄗㄨㄛˇ ㄕ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ǒ,(1) 辅助,帮助。【例句】:佐证(证据)。佐餐。(2) 处于辅助地位的人。【组词】:僚佐。(3) 劝。【组词】:佐食。佐酒(a.陪伴喝酒;b.就着菜肴把酒喝下去)。

shǐ,(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组词】: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组词】:太史。内史。(3) 古代官职。【组词】:刺史。御史。(4) 姓。

基本含义

佐史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辅佐君主,担任重要官职。它形容人才出众,能力出色,可以为国家或君主做出重要贡献。

佐史的意思

佐史 [zuǒ shǐ]

1. 汉代地方官署内书佐和曹史的统称。

佐史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地方官署内书佐和曹史的统称。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颜师古 注引《汉官名秩簿》:“佐史,月俸八斛也。”
《后汉书·光武纪上》:“﹝ 光武 ﹞镇慰州郡。所到部县,輒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
李贤 注引《续汉志》:“每刺史皆有从事史、假佐;每县各置诸曹掾史。”


佐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佐使释义:佐史。
    • 2.
      兼倍释义:二倍或数倍。《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梁皇后》:“后藉姊兄廕埶,恣极奢靡,宫幄彫丽,服御珍华,巧饰制度,兼倍前世。”汉 王充《论衡·知实》:“夫如是,圣贤之实同而名号殊,未必才相悬絶,智相兼倍也。”《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周 官三百,汉 位兼倍。歷兹以降,游惰寔繁。”李善 注:“《汉书》曰,秦 立百官,汉 因循不革,自佐史至丞相,十三万三百八十五人。今云‘兼倍’,略言之耳。”
    • 3.
      斗食释义:⒈谓日食一斗粮。《墨子·杂守》:“斗食,终岁三十六石;参食,终岁二十四石。”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据下言斗食食五升,又言日再食,是一食五升,再食则一斗,以终岁计之,当三十六石也。”⒉俸禄微薄的小官。《战国策·秦策三》:“其令邑中自斗食以上,至尉、内史及王左右,有非相国之人者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颜师古 注:“《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也。一説,斗食者,岁奉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宋 司马光《远谋》:“上自公卿,下
    • 4.
      镇捍释义:亦作“镇扞”。镇守捍卫。《宋书·刘勔传》:“加 勔 使持节、领军,置佐史,镇扞 石头。”《魏书·高树生传》:“以 树生 有威略……令率劲勇,镇捍旧蕃。”《旧唐书·褚遂良》:“皇子幼年,或授刺史,陛下岂不以王之骨肉,镇扞四方?”

佐史(zuo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佐史是什么意思 佐史读音 怎么读 佐史,拼音是zuǒ shǐ,佐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佐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