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音 [fēng yīn]
1. 风声。
3. 音讯。
风音 引证解释
⒈ 风声。
引唐 孟郊 《寒溪》诗:“冰齿相磨嚙,风音酸鐸铃。”
唐 皎然 《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诗:“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
⒉ 音讯。
引宋 范仲淹 《与蔡钦圣殿丞书》:“渐远风音,黯黯为恋。”
《闻见前录》卷十引 宋 吕献可 诗:“冥冥鸿羽在云天,邈阻风音已廿年。”
亦指书信。 宋 范仲淹 《过长安醉别资政郑侍郎》诗:“故素几云在,风音莫猒频。”
风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死声释义:衰微之音。《左传·襄公十八年》:“晋 人闻有 楚 师,师旷 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 必无功。’”杜预 注:“南风音微,故曰不竞也。”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南风律气不至,故声多死。”北周 庾信《拟咏怀》之十一:“楚 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章炳麟《辨诗》:“自中 唐 以降者,死声多矣。”
- 2.
风令释义:谓政令正确。 旧时以风为天地之号令,能动物通气,故为之比。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煖燠孰多》:“故圣王在上位,天覆地载,风令雨施。雨施者,布德均也;风令者,言令直也。”犹劝令。《后汉书·皇甫嵩传》:“卓 风令御史中丞已下皆拜以屈 嵩,既而抵手言曰:‘义真 犕未乎?’嵩 笑而谢之。”李贤 注:“风音讽,谓讽动也。”
- 3.
风音释义:⒈风声。唐 孟郊《寒溪》诗:“冰齿相磨嚙,风音酸鐸铃。”唐 皎然《奉酬袁使君送陆灞却回期道寺院》诗:“高歌风音表,放舟月色间。”⒉音讯。宋 范仲淹《与蔡钦圣殿丞书》:“渐远风音,黯黯为恋。”《闻见前录》卷十引 宋 吕献可 诗:“冥冥鸿羽在云天,邈阻风音已廿年。”亦指书信。宋 范仲淹《过长安醉别资政郑侍郎》诗:“故素几云在,风音莫猒频。”
- 4.
鸿羽释义:⒈鸿雁的羽毛。 比喻轻微之物。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抑轻则鸿羽沉於弱水,抗重则玉石漂於飞波。”明 沉鲸《双珠记·并拜荣升》:“可怜视死轻鸿羽,衔寃九地难追。”参见“鸿毛”。⒉借指鸿雁。以其善高飞,故比喻腾达的仕途。唐 钱起《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王闿运《<桂阳州志>序》:“进实鸿羽,退亦龙蟠。”⒊《汉书·苏武传》载有鸿雁传书之事,故比喻信使。宋 吕诲《和邵尧夫见寄时知邓州》:“冥冥鸿羽在云天,邈阻风音已十年。”宋 卢祖皋《倦寻芳》词:“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 犹近归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