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故知 故知的意思
zhī

故知

简体故知
繁体
拼音gù zhī
注音ㄍㄨˋ ㄓ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ù,(1) 意外的事情。【组词】:事故。变故。故障。(2) 原因。【组词】:缘故。原故。(3) 有心,存心。【组词】: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4)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例句】:故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故人。故乡。故土(故乡)。故园(故乡)。故居。故国(故乡,亦指祖国)。故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故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故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5) 朋友,友情。【组词】:亲故。沾亲带故。(6) 死亡(指人)。【组词】:故去。病故。(7) 所以,因此。【组词】:故此。故而。(8) 古同“顾”,反而。

zhī zhì,(1) 晓得,明了。【组词】: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 使知道。【组词】:通知。知照。(3) 学识,学问。【例句】:知识,求知。无知。(4) 主管。【例句】: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组词】:相知。知音。知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例句】:故知(老朋友)。(1) 同“智”,智慧。

基本含义

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知识。

故知的意思

故知 [gù zhī]

1. 老朋友。

[a close friend of many years' standing;]

故知 引证解释

⒈ 故交;旧友。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
唐 白居易 《再到襄阳访问旧居》诗:“故知多零落,閭井亦迁移。”
明 谢榛 《七夕留别汪伯阳李于鳞王元美得知字》诗:“久客言归意,留连几故知。”
艾青 《在世界的这一边》诗:“也不是他乡遇见了故知,许多人都从来不曾见面,但在一种崇高的感情下,个个都像是久别的爱人。”


国语词典

故知 [gù zhī]

⒈ 遂知。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

⒉ 旧识的朋友。也作「故交」、「故旧」。

《西游记·第三八回》:「八戒却才欢喜道:『原来是个故知。』」


故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宫释义:⒈古代诸侯夫人之宫。《礼记·祭义》:“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郑玄 注:“诸侯夫人三宫,半王后也。”《穀梁传·桓公十四年》:“甸粟而纳之三宫。”范宁 注:“三宫,三夫人也。”杨士勋 疏:“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⒉指后妃之宫。唐 李憕《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应制》诗:“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凰臺。”⒊谓天子、太后、皇后。《汉书·王嘉传》:“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颜师古 注:“三宫,天子、太后、皇后也。”清 方文《宋遗民
    • 2.
      东序释义:相传为 夏 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 后氏 养国老於东序。”郑玄 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 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籥於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於中养老。”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髮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诚宜束帛加璧,备礼徵聘,仍授几杖,延登东序,敷陈坟素,坐而论道。”南朝 梁 沉约《俊雅》诗之二
    • 3.
      乱行释义:⒈乱了行列。《左传·襄公三年》:“晋侯 之弟 扬干 乱行於 曲梁,魏絳 戮其僕。”杜预 注:“行,陈次。”《晋书·天文志中》:“五星 违历错度,而失路盈缩者,为乱行。”唐太宗《采芙蓉》诗:“游鶯无定曲,惊鳧有乱行。”⒉昏乱的行为。《晏子春秋·谏上三》:“外无怨治,内无乱行。”张纯一 校注引 王念孙 云:“内无昏乱之行也。”汉 王充《论衡·书虚》:“用 管仲,故知 桓公 无乱行也。”⒊指胡乱行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石察院 ﹞今见了两生告词,虽然明知其事必实,却是词中没个实证实据,乱行不得。”
    • 4.
      他乡释义:家乡以外的地方(多指离家乡较远的):流落他乡。他乡遇故知。
    • 5.
      他乡故知释义: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 6.
      倚市门释义:亦省作“倚市”。 《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案此有二解:(1)谓经营商业。日 人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云:“刺绣文,工之事;倚市门,商之事。”唐 白居易《策林二·息游惰》:“劳逸既悬,利病相诱,则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2)谓娼妓卖笑。宋 苏轼《次韵僧潜见赠》:“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往询二妇,皆呻吟不能起。其一本倚市门,嘆息而已。”
    • 7.
      内御释义:⒈即女御。宫中女官。《列子·汤问》:“王以为实人也,与 盛姬 内御并观之。”⒉侍女。《仪礼·既夕礼》:“其母之丧,则内御者浴。”郑玄 注:“内御,女御也。”贾公彦 疏:“以妇人称内故,以女御为内御。妇人不死男子之手,故知内御,女御也。天子八十一御妻亦曰女御,与此别也。”⒊指内侍之官。《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尹知章 注:“谓内侍之官也。”⒋谓与妇人同房。三国 魏 嵇康《答难养生论》:“三年丧不内御,礼之禁也。”《南史·后妃传上·宋顺陈太妃》:“明帝 素肥,晚年废疾不能内御,
    • 8.
      分器释义:⒈古代天子把宗庙所藏的宝器分与诸侯和宗室为世守之物,谓之“分器”。亦指分得的宝器等。《左传·定公九年》“得宝玉大弓”晋 杜预 注:“弓玉,国之分器,得之足以为荣,失之足以为辱。”《明史·周定王橚传》:“诸宗皆没,府中分器宝藏尽沦於巨浸。”⒉指才能,才具。《北史·赵煚赵芬等传论》:“二 赵 明习故事,当世咸推,及居端右,无闻殊绩。故知人之分器,各有量限,大小云异,不可相踰。”
    • 9.
      受终释义:承受帝位。《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於文祖。”孔颖达 疏:“受终者,尧 为天子,於此事终而授与 舜。故知终谓 尧 终帝位之事,终言 尧 终 舜 始也。”《隋书·地理志上》:“高祖 受终,惟新朝政,开皇 三年,遂废诸郡。”《旧唐书·哀帝纪》:“人道寖薄,阴隲难徵,然以此受终,如何延永!”宋 孔平仲《续世说·术解》:“天之所命,王者不死。今已在宫内,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於陛下子孙,或不甚损。”
    • 10.
      女御释义:宫中女官名,亦为帝王之妾。《周礼·天官·女御》:“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以岁时献功事,凡祭祀赞世妇,大丧掌沐浴。”孙诒让 正义:“故知女御即御妻也……八十一御妻,《周礼》谓之女御。”《隋书·后妃传序》:“开皇 二年,著内官之式……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工丝枲,视正七品。”清 唐甄《潜书·去奴》:“唐 虞 夏 商 女御少,故不用奄人;周 女御多,故用奄人。”
    • 11.
      尺玉释义:直径一尺的宝玉。 常用以比喻大而珍贵的东西。语本《尹文子·大道上》:“魏 田父有耕於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三国 魏 曹植《望恩表》:“臣闻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餐。”北周 庾信《谢滕王集序启》:“故知假人延誉,重於连城;借人羽毛,荣於尺玉。”
    • 12.
      得二释义:⒈谓善于凭借正反两方面的条件,及时因势利导,以达目的。二,指阴、阳。亦具体指吉与凶、善与恶、得与失等。语本《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孔颖达疏:“贰,二也。谓吉凶二理,言《易》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欲令趋吉而避凶,行善而不行恶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李善注:“子曰:‘知几其神乎!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而未尝復行。’韩康伯曰:‘在理则昧,造形则悟,颜子之分也,失之於几,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远而復,故知之未尝復行也。’”⒉
    • 13.
      恶首释义:首恶。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常律,杀人不至族诛,然 寿 为恶首,隐密数年,王法自所不免。”宋 叶适《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闽 攘 楚 劫,亿万维羣,恶首既鉏,还我良民。”
    • 14.
      新疆释义:新开辟的疆土。宋 叶适《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公许用为 靖州,喜曰:‘我得据一州,过 桃源 远矣。’即出谢,伏发,擒庭中。收其藏粟,食十餘年新疆。”清 吴伟业《滇池铙歌》:“纵擒有策新疆定,叛服何尝旧史忘。”清 魏源《圣武记》卷七:“詔尽豁新疆钱粮,永不徵收。”
    • 15.
      方壶释义:⒈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仪礼·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郑玄 注:“尊方壶,为卿大夫士也。”贾公彦 疏:“以其燕总有卿大夫士,又别有公尊瓦大两,故知方尊为此人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汉 何休 注:“壶,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⒉传说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二曰 员嶠,三曰 方壶,四曰 瀛洲,五曰 蓬莱。”殷敬顺 释文:“一曰 方丈。”汉 班固《西都赋》:“滥 瀛洲 与 方壶,
    • 16.
      无衣释义:⒈没有衣着。《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东观汉记·崔湜传》:“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南朝 宋 王微《杂诗》:“詎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⒉指无衣着的穷人。周咏《感怀》诗之六:“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⒊《诗经》《唐风》篇名。《诗·唐风·无衣序》:“《无衣》,美 晋武公 也。”⒋《诗经》《秦风》篇名。《诗·秦风·无衣序》:“《无衣》,刺用兵也。”《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 如 秦 乞师…… 秦哀公 为之赋《无衣》。”元 王逢《寄桃浦诸故知即事》诗:“愿从 汉 士碑
    • 17.
      曲隈释义:亦作“曲畏”。曲折隐蔽之处。《庄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蝨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郭庆藩 集释:“曲隈,胯内也。凡言隈者,皆在内之名。《淮南·览冥篇》:‘渔者不争隈。’高 注:‘隈,曲深处,鱼所聚也。’…… 僖 二十五年《左传》:‘秦 人过 析 隈。’杜 注:‘隈,隐蔽之处。’故知言‘隈’者,皆在内曲深之谓。”《淮南子·原道训》:“綦年而渔者争处湍瀨,以曲隈深潭相予。”高诱 注:“曲隈,崖岸委曲。”此指弯港。晋 束晳《玄居释》:“徒以曲畏为梏,儒学自桎,囚大道於
    • 18.
      毫眉释义: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长,故称。《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毛 传:“眉寿,毫眉也。”孔颖达 疏:“人年老者,必有毫毛秀出者,故知眉谓毫眉也。”
    • 19.
      泛祭释义:亦作“氾祭”。古人祭食之礼,祭品各置其处。如果不按规定分置,而是远散祭品,即谓“汎祭”。《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叔孙穆子 食 庆封,庆封 氾祭,穆子 不説,使工为之诵《茅鴟》。”杜预 注:“礼,食有祭,示有所先也。氾祭,远散所祭,不共。”孔颖达 疏:“祭食之礼,各有其处……故知汎祭为远散所祭,言其不共也。”明 刘若愚《<酌中志>自序》:“《乡党》著饮食之详,《左传》垂汎祭之誚,饥渴之於人亦大矣。”
    • 20.
      田制释义:关于农田的制度。 《周礼·地官·掌节》“道路用旌节”唐 贾公彦 疏:“乡之田制与遂同,故知旌节是乡遂大夫所授也。”《宋史·食货志上一》:“其田制为三品:以膏沃而无水旱之患者为上品,虽沃壤而有水旱之患、埆瘠而无水旱之虑者为中品,既埆瘠復患於水旱者为下品。上田人授百亩,中田百五十亩,下田二百亩,并五年后收其租,亦只计百亩,十收其三……餘悉蠲其课。”《清史稿·食货志一》:“田制:曰官田。初设官庄,以近畿民来归者为庄头,给绳地,一绳四十二亩。”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

故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宫释义:⒈古代诸侯夫人之宫。《礼记·祭义》:“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郑玄 注:“诸侯夫人三宫,半王后也。”《穀梁传·桓公十四年》:“甸粟而纳之三宫。”范宁 注:“三宫,三夫人也。”杨士勋 疏:“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⒉指后妃之宫。唐 李憕《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应制》诗:“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凰臺。”⒊谓天子、太后、皇后。《汉书·王嘉传》:“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颜师古 注:“三宫,天子、太后、皇后也。”清 方文《宋遗民
    • 2.
      东序释义:相传为 夏 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 后氏 养国老於东序。”郑玄 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 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籥於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於中养老。”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餘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髮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三国志·魏志·管宁传》:“诚宜束帛加璧,备礼徵聘,仍授几杖,延登东序,敷陈坟素,坐而论道。”南朝 梁 沉约《俊雅》诗之二
    • 3.
      乱行释义:⒈乱了行列。《左传·襄公三年》:“晋侯 之弟 扬干 乱行於 曲梁,魏絳 戮其僕。”杜预 注:“行,陈次。”《晋书·天文志中》:“五星 违历错度,而失路盈缩者,为乱行。”唐太宗《采芙蓉》诗:“游鶯无定曲,惊鳧有乱行。”⒉昏乱的行为。《晏子春秋·谏上三》:“外无怨治,内无乱行。”张纯一 校注引 王念孙 云:“内无昏乱之行也。”汉 王充《论衡·书虚》:“用 管仲,故知 桓公 无乱行也。”⒊指胡乱行事。《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石察院 ﹞今见了两生告词,虽然明知其事必实,却是词中没个实证实据,乱行不得。”
    • 4.
      他乡释义:家乡以外的地方(多指离家乡较远的):流落他乡。他乡遇故知。
    • 5.
      他乡故知释义: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 6.
      倚市门释义:亦省作“倚市”。 《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案此有二解:(1)谓经营商业。日 人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云:“刺绣文,工之事;倚市门,商之事。”唐 白居易《策林二·息游惰》:“劳逸既悬,利病相诱,则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2)谓娼妓卖笑。宋 苏轼《次韵僧潜见赠》:“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往询二妇,皆呻吟不能起。其一本倚市门,嘆息而已。”
    • 7.
      内御释义:⒈即女御。宫中女官。《列子·汤问》:“王以为实人也,与 盛姬 内御并观之。”⒉侍女。《仪礼·既夕礼》:“其母之丧,则内御者浴。”郑玄 注:“内御,女御也。”贾公彦 疏:“以妇人称内故,以女御为内御。妇人不死男子之手,故知内御,女御也。天子八十一御妻亦曰女御,与此别也。”⒊指内侍之官。《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总别列爵。”尹知章 注:“谓内侍之官也。”⒋谓与妇人同房。三国 魏 嵇康《答难养生论》:“三年丧不内御,礼之禁也。”《南史·后妃传上·宋顺陈太妃》:“明帝 素肥,晚年废疾不能内御,
    • 8.
      分器释义:⒈古代天子把宗庙所藏的宝器分与诸侯和宗室为世守之物,谓之“分器”。亦指分得的宝器等。《左传·定公九年》“得宝玉大弓”晋 杜预 注:“弓玉,国之分器,得之足以为荣,失之足以为辱。”《明史·周定王橚传》:“诸宗皆没,府中分器宝藏尽沦於巨浸。”⒉指才能,才具。《北史·赵煚赵芬等传论》:“二 赵 明习故事,当世咸推,及居端右,无闻殊绩。故知人之分器,各有量限,大小云异,不可相踰。”
    • 9.
      受终释义:承受帝位。《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於文祖。”孔颖达 疏:“受终者,尧 为天子,於此事终而授与 舜。故知终谓 尧 终帝位之事,终言 尧 终 舜 始也。”《隋书·地理志上》:“高祖 受终,惟新朝政,开皇 三年,遂废诸郡。”《旧唐书·哀帝纪》:“人道寖薄,阴隲难徵,然以此受终,如何延永!”宋 孔平仲《续世说·术解》:“天之所命,王者不死。今已在宫内,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於陛下子孙,或不甚损。”
    • 10.
      女御释义:宫中女官名,亦为帝王之妾。《周礼·天官·女御》:“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以岁时献功事,凡祭祀赞世妇,大丧掌沐浴。”孙诒让 正义:“故知女御即御妻也……八十一御妻,《周礼》谓之女御。”《隋书·后妃传序》:“开皇 二年,著内官之式……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工丝枲,视正七品。”清 唐甄《潜书·去奴》:“唐 虞 夏 商 女御少,故不用奄人;周 女御多,故用奄人。”
    • 11.
      尺玉释义:直径一尺的宝玉。 常用以比喻大而珍贵的东西。语本《尹文子·大道上》:“魏 田父有耕於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三国 魏 曹植《望恩表》:“臣闻寒者不贪尺玉,而思短褐;饥者不愿千金,而美一餐。”北周 庾信《谢滕王集序启》:“故知假人延誉,重於连城;借人羽毛,荣於尺玉。”
    • 12.
      得二释义:⒈谓善于凭借正反两方面的条件,及时因势利导,以达目的。二,指阴、阳。亦具体指吉与凶、善与恶、得与失等。语本《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孔颖达疏:“贰,二也。谓吉凶二理,言《易》因自然吉凶二理以济民之行也。欲令趋吉而避凶,行善而不行恶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李善注:“子曰:‘知几其神乎!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而未尝復行。’韩康伯曰:‘在理则昧,造形则悟,颜子之分也,失之於几,故有不善,得之於二,不远而復,故知之未尝復行也。’”⒉
    • 13.
      恶首释义:首恶。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常律,杀人不至族诛,然 寿 为恶首,隐密数年,王法自所不免。”宋 叶适《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闽 攘 楚 劫,亿万维羣,恶首既鉏,还我良民。”
    • 14.
      新疆释义:新开辟的疆土。宋 叶适《故知广州薛公墓志铭》:“公许用为 靖州,喜曰:‘我得据一州,过 桃源 远矣。’即出谢,伏发,擒庭中。收其藏粟,食十餘年新疆。”清 吴伟业《滇池铙歌》:“纵擒有策新疆定,叛服何尝旧史忘。”清 魏源《圣武记》卷七:“詔尽豁新疆钱粮,永不徵收。”
    • 15.
      方壶释义:⒈腹圆口方的壶。古代礼器的一种。《仪礼·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郑玄 注:“尊方壶,为卿大夫士也。”贾公彦 疏:“以其燕总有卿大夫士,又别有公尊瓦大两,故知方尊为此人也。”《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国子执壶浆”汉 何休 注:“壶,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⒉传说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二曰 员嶠,三曰 方壶,四曰 瀛洲,五曰 蓬莱。”殷敬顺 释文:“一曰 方丈。”汉 班固《西都赋》:“滥 瀛洲 与 方壶,
    • 16.
      无衣释义:⒈没有衣着。《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东观汉记·崔湜传》:“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南朝 宋 王微《杂诗》:“詎忆无衣苦,但知狐白温。”⒉指无衣着的穷人。周咏《感怀》诗之六:“驱将枵腹填沟壑,鞭尽无衣泣露霜。”⒊《诗经》《唐风》篇名。《诗·唐风·无衣序》:“《无衣》,美 晋武公 也。”⒋《诗经》《秦风》篇名。《诗·秦风·无衣序》:“《无衣》,刺用兵也。”《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 如 秦 乞师…… 秦哀公 为之赋《无衣》。”元 王逢《寄桃浦诸故知即事》诗:“愿从 汉 士碑
    • 17.
      曲隈释义:亦作“曲畏”。曲折隐蔽之处。《庄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蝨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郭庆藩 集释:“曲隈,胯内也。凡言隈者,皆在内之名。《淮南·览冥篇》:‘渔者不争隈。’高 注:‘隈,曲深处,鱼所聚也。’…… 僖 二十五年《左传》:‘秦 人过 析 隈。’杜 注:‘隈,隐蔽之处。’故知言‘隈’者,皆在内曲深之谓。”《淮南子·原道训》:“綦年而渔者争处湍瀨,以曲隈深潭相予。”高诱 注:“曲隈,崖岸委曲。”此指弯港。晋 束晳《玄居释》:“徒以曲畏为梏,儒学自桎,囚大道於
    • 18.
      毫眉释义: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长,故称。《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毛 传:“眉寿,毫眉也。”孔颖达 疏:“人年老者,必有毫毛秀出者,故知眉谓毫眉也。”
    • 19.
      泛祭释义:亦作“氾祭”。古人祭食之礼,祭品各置其处。如果不按规定分置,而是远散祭品,即谓“汎祭”。《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叔孙穆子 食 庆封,庆封 氾祭,穆子 不説,使工为之诵《茅鴟》。”杜预 注:“礼,食有祭,示有所先也。氾祭,远散所祭,不共。”孔颖达 疏:“祭食之礼,各有其处……故知汎祭为远散所祭,言其不共也。”明 刘若愚《<酌中志>自序》:“《乡党》著饮食之详,《左传》垂汎祭之誚,饥渴之於人亦大矣。”
    • 20.
      田制释义:关于农田的制度。 《周礼·地官·掌节》“道路用旌节”唐 贾公彦 疏:“乡之田制与遂同,故知旌节是乡遂大夫所授也。”《宋史·食货志上一》:“其田制为三品:以膏沃而无水旱之患者为上品,虽沃壤而有水旱之患、埆瘠而无水旱之虑者为中品,既埆瘠復患於水旱者为下品。上田人授百亩,中田百五十亩,下田二百亩,并五年后收其租,亦只计百亩,十收其三……餘悉蠲其课。”《清史稿·食货志一》:“田制:曰官田。初设官庄,以近畿民来归者为庄头,给绳地,一绳四十二亩。”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

故知造句

1.学习不能学了新的就忘了旧的,要时常复习,温故知新,才会真的进步。

2.学习必须坚持温故知新的态度才能获得扎实的知识。

3.其实,复习功课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温故知新,使自己对学过的知识能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4.通过这次语文复习考试,我真正体会到了温故知新的重要性。

5.做学问应该反覆熟读,才能温故知新,日益精进。

6.中日两国领导人温故知新,对两国的合作和友谊充满了信心。

7.学习历史,往往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8.幸福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的那种惊喜。幸福就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那种孝心。幸福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种亲密。

9.小明成绩不断进步,靠的是温故知新的读书方法。

10.对学过的东西要温故知新,对不认识的东西要不耻下问,对于学习要学而不厌。

故知(gu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故知是什么意思 故知读音 怎么读 故知,拼音是gù zhī,故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故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