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忌 [xiǎn jì]
1. 犹险忮。
险忌 引证解释
⒈ 犹险忮。
引《魏书·文苑传·温子昇》:“杨遵彦 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
宋 洪迈 《容斋续笔·秦隋之恶》:“﹝ 煬帝 ﹞外示威重,内行险忌。”
险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任遇释义:⒈指地位和待遇。《晋书·缪播传》:“以 播 为给事黄门侍郎。俄转侍中,徙中书令,任遇日隆,专管詔命。”《宋书·范晔传》:“比年以来,意态转见,倾动险忌,富贵情深,自谓任遇未高,遂生怨望。”⒉信任重用。《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元年》:“徐爰 便僻善事人,颇涉书传,自 元嘉 初,入侍左右,豫参顾问:既长於附会,又饰以典文,故为 太祖 所任遇,大明之世,委寄尤重。”清 侯方域《于谦论》:“谦 之任遇深,而羣臣所恃也。”⒊指际遇。唐 柳宗元《惩咎赋》:“哀吾党之不淑兮,遭任遇之卒迫。”
- 2.
搆毁释义:诬陷诋毁。《梁书·侯景传》:“澄 天性险忌,触类猜嫉,諂諛迭进,共相搆毁。”
- 3.
遗行释义:失检之行为;品德有缺点。《文选·宋玉<对楚王问>》:“楚襄王 问於 宋玉 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李善 注:“遗行,可遗弃之行也。”《史记·滑稽列传》:“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其故何也?”《魏书·文苑传·温子昇》:“杨遵彦 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唯 邢子才、王元景、温子昇 彬彬有德素。”明 汤显祖《丘节母墓表》:“汝母无遗行以辱子,子亦无遗行以自辱。”王闿运《长沙攸县庆都龙君年七十六行状》:“尝见闻
- 4.
险刻释义:阴险忌刻。《南齐书·周山图传》:“攸之 见与隣乡,亟同征伐,悉其为人。性度险刻,无以结固士心。”《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韩非 险刻,背六经之旨,愿无留意!”《明史·詹徽传》:“﹝ 詹徽 ﹞有才智,刚决不可犯,勤於治事,为帝所奬任。然性险刻。”
- 5.
险忮释义:阴险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