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籍 [xiān jí]
1. 神仙之乡。亦形容清幽之境。
2. 仙人的名籍。
4. 古以科举及第为登仙,因称及第者的资格与名姓籍贯为仙籍。
仙籍 引证解释
⒈ 神仙之乡。亦形容清幽之境。
引唐 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诗:“崆峒 非凡乡, 蓬瀛 在仙籍。”
⒉ 仙人的名籍。
引唐 李商隐 《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明 袁宗道 《绝句》:“贫穷輒慕宦游,将相更希仙籍。”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幸游魂悔罪,已登仙籍。”
⒊ 古以科举及第为登仙,因称及第者的资格与名姓籍贯为仙籍。
引唐 孟球 《和主司王起》诗:“仙籍共知推丽藻,禁垣同得荐嘉名。”
唐 李沧 《及第后宴曲江》诗:“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簫声拂御楼。”
国语词典
仙籍 [xiān jí]
⒈ 登录仙人姓名的簿册。
引唐·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 紫芝。」
⒉ 古时科举及第者或朝廷侍臣的名籍。
引唐·孟球〈和主司王起〉诗:「仙籍共知推丽藻,禁垣同得荐嘉名。」
唐·李沧〈及第后宴曲江〉诗:「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 楼。」
仙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仙籍释义:⒈神仙之乡。亦形容清幽之境。⒉仙人的名籍。⒊古以科举及第为登仙,因称及第者的资格与名姓籍贯为仙籍。
- 2.
撤瑟释义:本谓撤去琴瑟,使病者安静,且示敬意。语本《仪礼·既夕礼》:“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彻、撤,同。后用以称疾病危笃或死亡。南朝 梁 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寧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唐 皎然《哭吴县房耸明府》诗:“始是牵丝日,翻成撤瑟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姐》:“我今名列仙籍,本不应再履尘世,但感君情,特报撤瑟之期。可早处分后事,亦勿悲忧,妾当度君为鬼仙,亦无苦也。”
- 3.
李八百释义:⒈道教传说的仙人名。 名 脱,蜀郡 人。晋 葛洪《神仙传·李八百》:“李八百 者,蜀 人也,莫知其姓名,歷世见之,时人计其年八百岁,因以为号。”《晋书·周札传》:“时有道士 李脱 者,妖术惑众,自言八百岁,故号 李八百。”《醒世恒言·薛录士鱼服证仙》:“今你夫妻謫限将满,合该重返仙籍。何不去问那 李八百,教他与你打破尘障?”⒉道教传说的仙人名。唐 仙人 李良。唐 符载《题李八百洞》诗:“后世何人来飞昇,紫阳真人 李八百。”《宋史·方技传下·魏汉津》:“魏汉津,本 蜀 黥卒也。自言师事 唐 仙人 李良 号
- 4.
琼轩释义:⒈对廊台的美称。⒉指仙宫,仙籍。
- 5.
膺图受箓释义:道教指经过修炼,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 也指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同“膺箓受图”。
- 6.
膺箓受图释义:⒈指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⒉道教指经过修炼,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
- 7.
贝经释义:贝叶经,佛经。元 王恽《宋宾客弘道挽辞》:“诚身初不离儒行,进读何妨杂贝经。”明 陆采《明珠记·酬节》:“年老心閒,对日长只把贝经翻诵。”景耀月《落花篇》之七:“恨无眷属留仙籍,幸有色香在贝经。”
- 8.
金籍释义:⒈悬籍 金马门。犹金榜。唐 温庭筠《酬友人》:“寧復思金籍,独此卧烟林。”顾嗣立 注:“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既通 金闺 籍,復酌琼筵醴。注:金闺,金马门 也。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悬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明 沉琼莲《送弟溥试春官》诗:“年年望汝登金籍,用补山龙上衮衣。”⒉道教谓仙籍。唐 元稹《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怀》:“金籍真人天上合,盐车病驥軛前惊。”五代 殷文珪《经李翰林墓》诗:“身謫 蓬莱 金籍外,宝装方丈玉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