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廷 [diàn tíng]
1. 宫殿、宫廷。
3. 指皇帝举行殿试之所。
殿廷 引证解释
⒈ 宫殿、宫廷。
引元 张养浩 《赠李秘监》诗:“对章曾拜殿廷间,凛凛丰仪肃九关。”
⒉ 指皇帝举行殿试之所。
引清 张惠言 《祭金先生文》:“对策鑾坡,声震殿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嘉 道 以后,殿廷考试尤重字体。”
殿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幄释义:⒈轻柔飘洒似云雾的帷幄。⒉云雾似的四合帷幕,状如宫室。借指殿廷。⒊状如帐幔的云。
- 2.
堆垜子释义:宋 时皇帝的禁军,通常按服役岁月与功次递进,于大礼(三年一次的明堂大祀)后的次年在殿廷比较武艺,皇帝亲临观看,称为“堆垜子”。凡服役期满的,根据在禁军资历的高低补外官。凡于堆垛日未去参加比武的,即被淘汰。宋 洪迈《容斋三笔·禁旅迁补》:“国朝宿衞禁旅迁补之制,以岁月功次而递进者,谓之排连。大礼后,次年殿庭较艺,乘舆临轩,曰‘堆垜子’。”
- 3.
愿状释义:表明志愿的呈文。宋 洪迈《夷坚丙志·周庄仲》:“周庄仲 建炎 二年登科。梦至殿廷下,一人持文字,令书押,视其文,若世间愿状,云:‘当作阎罗王。’”
- 4.
武殿试释义:科举时代,皇帝对武科会试录取的武举,在殿廷亲自进行的考试。《续文献通考·选举六》:“愍帝 崇禎 四年始举行武殿试。”《清会典事例·兵部·武科》:“﹝ 嘉庆 十九年諭﹞本科武殿试,朕於十月十八日御 紫光阁 閲视马步箭。十九日在 景运门 外 御箭亭 閲视弓刀石,回宫后带领引见。二十日升殿传臚。”清 赵翼《陔馀丛考·武科殿试》:“孝宗(宋 孝宗)时,又命武举廷试依文举例,给黄牒榜首武举及第,餘并赐武举出身,是 宋 时原有武科及武殿试之例。盖至 元 时已废,迨 明 成化 始復武举,崇禎 中又復殿试之例耳。”
- 5.
殿试释义:中国古代科举 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皇帝主持对贡士的考试。自唐武则天时开始施行。录取后称进 士。明清时发榜分三甲:一甲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人数不定。
- 6.
疑骇释义:疑惧;惊骇。《北史·齐纪中·文宣帝》:“武定 五年,神武 崩,犹祕凶事,众情疑骇。”宋 曾巩《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状》:“臣既到任,属所部之内,寇孽遗类,往往尚聚山谷。居人未寧,远近疑骇。”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土木之祸咎徵》:“其年三月,进士传臚,适状元 彭时 以假寐不至,殿廷相顾疑骇,谓龙首忽失,是何祥也?”
- 7.
称旨释义:符合上意。 《汉书·孔光传》:“奉使称旨,由是知名。”《陈书·赵知礼传》:“知礼 为文赡速,每占授军书,下笔便就,率皆称旨。”《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战士重伤者,赏不过帛数端,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康熙 某年,詔宣 青浦 沉文恪公 荃 入内廷赋诗,称旨,赏貂裘一袭。沉 绘‘殿廷槖笔’、‘閤门赐貂’二图,以纪荣遇。”
- 8.
绵惫释义:亦作“緜惫”。软弱疲乏貌。唐 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下:“太子少师 柳公权 年亦八十矣,復为百官首,含元 殿廷夐远,自乐悬南步至殿下,力已緜惫。”
- 9.
角仗释义:宋 时接见外国使者时的殿廷仪仗。
- 10.
诏举释义:也称制举。指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录用人才。
- 11.
诏选释义:⒈皇帝下诏任命。《新唐书·隐逸传·贺知章》:“申王 薨,詔选挽郎,而 知章 取捨不平,荫子喧诉不能止。”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咸平 三年十二月丁未,詔选判司簿尉充吏部流内銓南曹主事。”明 叶盛《水东日记·刘宗器送行诗》:“正统 十三年,彭时 榜进士,詔选北士为庶吉士,命儒臣教督之。”⒉皇帝亲自在殿廷考试取士。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法本 请其从来。生对以:‘儒学进身,将赴詔选,游学连郡,访诸先觉。’”参见“詔策”。
- 12.
陛奏释义:在殿廷上向皇帝当面进言。
- 13.
霜廷释义:肃穆的殿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