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夷 不夷的意思

不夷

简体不夷
繁体
拼音bù yí
注音ㄅㄨˋ 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yí,(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组词】: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例句】: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组词】:化险为夷。(4) 弄平。【组词】:夷为平地。(5) 消灭。【组词】: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例句】:“诸将皆陛下故等夷”。(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怡”,喜悦。(9) 同“痍”,创伤。(10) 姓。

基本含义

不同,不一样

不夷的意思

不夷 [bù yí]

1. 不悦。复姓。

不夷 引证解释

⒈ 不悦。

《楚辞·刘向<九叹·怨思>》:“顾屈节以从流兮,心巩巩而不夷。”
王逸 注:“夷,悦也。”
晋 陆机 《招隐诗》:“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⒉ 复姓。 宋 罗泌 《路史》谓 微子 后有 不夷氏。


国语词典

不夷 [bù yí]

⒈ 不悦。

《文选·陆机·招隐诗》:「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

⒉ 不灭。

《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天降丧乱,靡国不夷。」


不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夷险释义:⒈平险。三国 魏 曹操《分租与诸将掾属令》:“与诸将士大夫共从戎事,幸赖贤人不爱其谋,羣士不遗其力,是以夷险平乱,而吾得窃大赏,户邑三万。”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二章:“莫不夷险,平难,除莽,涤秽,犂巢,扫穴,奔魑,走魅,成为都会,邑居相望。”⒉平坦与险阻。《魏书·程骏传》:“魏 昔与 燕 婚,既而伐之,由行人具其夷险故也。”明 李东阳《<北上录>序》:“平生一二朋旧,或取而观之,知道路之夷险,居起之劳逸。”《红楼梦》第五十回:“坳垤审夷险,枝柯怕动摇。”⒊指国运的平顺与艰险。晋 陶潜《五月旦和戴主簿》
    • 2.
      平难释义:平除危难。《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 亮 出屯 汉中”裴松之 注引《诸葛亮集》载 刘禅 诏:“昭烈皇帝 体明叡之德,光演文武,应乾坤之运,出身平难,经营四方,人鬼同谋,百姓与能。”《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昭宗 慰劳 克用,使与 茂贞 解仇以紓难,拜 克用‘忠正平难功臣’,封 晋王。”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二章:“毒蛇、猛兽之所盘据,毛人、生番之所栖宿,莫不夷险,平难,除莽,涤秽,犂巢,扫穴,奔魑,走魅,成为都会,邑居相望。”
    • 3.
      明发释义:⒈黎明;平明。《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朱熹 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唐 王维《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诗:“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清 周亮工《寒食后一日新乡道上示许傅岩》诗:“烽燧十年归未得,却愁明发渡 旃然。”⒉谓孝思。晋 陆机《思亲赋》:“存顾復之遗志,感明发之所怀。”《宋书·礼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情深明发。”宋 苏轼《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宪等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⒊早晨起程。晋 陆机《招隐》诗之二:“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 4.
      死不瞑目释义:死了也不闭眼睛。形容做事没达到目的,很不甘心。《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瞑目:闭眼。

不夷(bu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夷是什么意思 不夷读音 怎么读 不夷,拼音是bù yí,不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