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倚 不倚的意思

不倚

简体不倚
繁体
拼音bù yǐ
注音ㄅㄨˋ 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yǐ,(1) 靠着,倚靠。倚赖。倚傍。倚托。倚重。(2) 仗恃。【组词】:倚势。倚恃。倚仗。(3) 偏,歪。【组词】:不偏不倚。(4) 随着,和着。【例句】:“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不倚的意思

不倚 [bù yǐ]

1. 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公正或中立。


不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偏不倚释义:宋朱熹《中庸章句》题下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原是朱熹对儒家中庸之道的“中”的解释。后泛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 2.
      中中释义:⒈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五等。《书·禹贡》:“﹝ 冀州 ﹞厥田惟中中。”孔 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书·禹贡》:“﹝ 徐州 ﹞厥赋中中。”孔 传:“赋第五。”⒉中等;一般。宋 何薳《墨经·松》:“矿而挺直者曰籤松,品惟中中。”《平山冷燕》第五回:“领出一个女子来,年纪只好十五六岁,人物也还中中。”⒊不偏不倚貌。宋 苏辙《书<楞严经>后》:“每趺坐燕安,觉外尘引起六根,根若随去,即堕生死道中。根若不随,返流全一,中中流入,即是涅槃真际。”
    • 3.
      中庸之道释义: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
    • 4.
      中庸释义:⒈书名。 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孔伋(子思)所作。内容是宣扬孔子的中庸之道。南宋朱熹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入《四书集注》。⒉指中庸之道。儒家的一种伦理思想。中,指不偏不倚;庸,指平常。中庸,指无过无不及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意指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 5.
      中正之官释义:中正之官指胆,比喻胆的主决断作用,且不偏不倚,公正、果敢。
    • 6.
      中立不倚释义: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 7.
      倚席释义:博士、经师的坐席倚于一侧,指不设讲座,废弃学术。 《北堂书钞》卷一○一引《典略》:“﹝ 樊淮 ﹞乃上疏曰:‘今学约少,远方尤甚,博士倚席不讲,太学多治产业。’”《后汉书·儒林传序》:“自 安帝 览政,薄於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李贤 注:“倚席,言不施讲坐也。”明 李东阳《修复茶陵州学记》:“百餘年来,师不倚席,士不废业。”
    • 8.
      允厥执中释义:允执厥中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是故宫中和殿悬挂匾额。
    • 9.
      允执其中释义:允:诚信;执:持;其:代词,那个;中:不偏不倚。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处。
    • 10.
      允执厥中释义: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 11.
      公公道道释义: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
    • 12.
      公平性释义:公平,指公正、不偏不倚。
    • 13.
      凡事有度释义:凡:所有的;度:限度,能容受的量。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不偏不倚才达到完美。
    • 14.
      前筵释义:犹古之享礼。明 陈继儒 《群碎录》:“前筵后筵:古享礼犹今前筵,古宴礼犹今后筵。 杜预 曰:享有礼貌,设几而不倚,爵盈而不饮,肴乾而不享,宴则折俎相与共饮。”
    • 15.
      圆教释义:佛教 天台宗、华严宗 等自谓贯通诸经,调和各宗,不偏不倚,圆满无缺,因称圆教。
    • 16.
      堂皇正大释义:形容言行光明公正,不偏不倚。
    • 17.
      大中至正释义: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 18.
      天道无亲释义:亲:亲近。 公正,不偏不倚。
    • 19.
      天道无私释义:指上天很公正,不偏不倚。
    • 20.
      执中释义:公平适中,不偏不倚。

不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偏不倚释义:宋朱熹《中庸章句》题下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原是朱熹对儒家中庸之道的“中”的解释。后泛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 2.
      中中释义:⒈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五等。《书·禹贡》:“﹝ 冀州 ﹞厥田惟中中。”孔 传:“田之高下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书·禹贡》:“﹝ 徐州 ﹞厥赋中中。”孔 传:“赋第五。”⒉中等;一般。宋 何薳《墨经·松》:“矿而挺直者曰籤松,品惟中中。”《平山冷燕》第五回:“领出一个女子来,年纪只好十五六岁,人物也还中中。”⒊不偏不倚貌。宋 苏辙《书<楞严经>后》:“每趺坐燕安,觉外尘引起六根,根若随去,即堕生死道中。根若不随,返流全一,中中流入,即是涅槃真际。”
    • 3.
      中庸之道释义: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
    • 4.
      中庸释义:⒈书名。 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孔伋(子思)所作。内容是宣扬孔子的中庸之道。南宋朱熹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入《四书集注》。⒉指中庸之道。儒家的一种伦理思想。中,指不偏不倚;庸,指平常。中庸,指无过无不及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意指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 5.
      中正之官释义:中正之官指胆,比喻胆的主决断作用,且不偏不倚,公正、果敢。
    • 6.
      中立不倚释义: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 7.
      倚席释义:博士、经师的坐席倚于一侧,指不设讲座,废弃学术。 《北堂书钞》卷一○一引《典略》:“﹝ 樊淮 ﹞乃上疏曰:‘今学约少,远方尤甚,博士倚席不讲,太学多治产业。’”《后汉书·儒林传序》:“自 安帝 览政,薄於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李贤 注:“倚席,言不施讲坐也。”明 李东阳《修复茶陵州学记》:“百餘年来,师不倚席,士不废业。”
    • 8.
      允厥执中释义:允执厥中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是故宫中和殿悬挂匾额。
    • 9.
      允执其中释义:允:诚信;执:持;其:代词,那个;中:不偏不倚。真诚地坚持中庸之道。比喻真正做到恰到好处。
    • 10.
      允执厥中释义: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 11.
      公公道道释义: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
    • 12.
      公平性释义:公平,指公正、不偏不倚。
    • 13.
      凡事有度释义:凡:所有的;度:限度,能容受的量。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不偏不倚才达到完美。
    • 14.
      前筵释义:犹古之享礼。明 陈继儒 《群碎录》:“前筵后筵:古享礼犹今前筵,古宴礼犹今后筵。 杜预 曰:享有礼貌,设几而不倚,爵盈而不饮,肴乾而不享,宴则折俎相与共饮。”
    • 15.
      圆教释义:佛教 天台宗、华严宗 等自谓贯通诸经,调和各宗,不偏不倚,圆满无缺,因称圆教。
    • 16.
      堂皇正大释义:形容言行光明公正,不偏不倚。
    • 17.
      大中至正释义: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 18.
      天道无亲释义:亲:亲近。 公正,不偏不倚。
    • 19.
      天道无私释义:指上天很公正,不偏不倚。
    • 20.
      执中释义:公平适中,不偏不倚。

不倚造句

1.在处理所有问题上,都要做到不偏不倚的公道,不过是一种幻想。

2.新闻记者要坚持不偏不倚、公正客观的“中庸之道”。

3.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时,小华总能做到不偏不倚

4.领导对下属不偏不倚,深得大家的敬重。

5.作为干部,在处理同事间的问题时,应该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6.他虽已年逾七旬,但从不倚老卖老,因此得到大家的尊重。

7.我不偏不倚,说句公平话,她固然有过错,但是你有错在先。

8.表明像竹子一样正直的秉性,不偏不倚

不倚(bu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倚是什么意思 不倚读音 怎么读 不倚,拼音是bù yǐ,不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