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1. 不合乎道义;不正当。
例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饰罪恶和不义的虚伪的面孔啊!——巴金《电椅》
英[mean;]
⒈ 不合乎道义。
引《国语·周语中》:“佻天不祥,乘人不义。”
《史记·汲郑列传》:“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寧从諛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巴金 《电椅》:“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饰罪恶和不义的虚伪的面孔啊!”
⒉ 指不该做的事。
引《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孟子·公孙丑上》:“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⒊ 指行不义之事的人。
引《吕氏春秋·荡兵》:“选士厉兵,简练桀雋,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唐 杜甫 《遣怀》诗:“白刃讎不义,黄金倾有无。”
⒋ 古代刑律“十恶”之一。指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现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官以上官长;及闻夫丧匿不举哀,守丧期间作乐、穿吉服及改嫁等。见《唐律疏义·十恶》。
⒈ 不合行为道德。
引《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不义而强,古人常有。」
《三国演义·第八回》:「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
⒉ 不合行为道德的事。
引《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1.像那种不仁不义的朋友,早该管宁割席,一刀两断。
2.这些钱是不义之财,所以我不用。
3.我们热爱和平,但决不乞求和平,面对侵略只能以战去战。用正义的战争去制止不义的战争。
4.多行不义必自毙,天经地义,不容置疑。
5.对方的要求不合理,让他不得不义正辞严地断然拒绝。
6.由于无力反抗,对于官府的不义之举,人们只好装聋作哑。
7.五个人通过舞文弄法,每年敛取不义之财多达二十多万两。
8.他得到信任的原因,就是公私分明,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9.这些贪污受贿的不义之财,应该全部追回。
10.在公司进行改组之际,他来个浑水摸鱼,弄到了一笔不义之财。
11.靠劳动所得,过温饱生活,不取不义之财,不作非分之想。也作“非分之念”。
12.做人要求心安理得,不要贪不义之财,也不能伤天害理。
13.这种不义富贵,我是嗤之以鼻的。
14.这个害人精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天公地道,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
15.入侵的敌人奸淫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16.因他的罪恶滔天;他的不义上帝已经想起来了。
17.如果你要是识相点就赶紧走人不要等到我离开你的时候你再说我不仁不义。
18.在公司进行改组之际,他来个挥戈返日,弄到了一笔不义之财。
19.只有在制度上保证正义和幸福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才有可能让正义的人勇于前行,让不义的人失去动机。
20.不能做不仁不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