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徒 正徒的意思
zhèng

正徒

简体正徒
繁体
拼音zhèng tú
注音ㄓㄥˋ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tú,(1) 步行。【组词】:徒步。徒涉。(2) 空。【组词】:徒手。(3) 白白地。【组词】:徒然。徒劳无益。(4) 只;仅仅。【组词】:家徒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组词】:徒弟。徒工。学徒。师徒。(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组词】:信徒。教徒。党徒。(7) 人(多指坏人)。【组词】:匪徒。暴徒。赌徒。叛徒。(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组词】:徒刑。

基本含义

指人行事正直,品德高尚,严守法纪。

正徒的意思

正徒 [zhèng tú]

1. 常供官役的役徒。别于临时征调的役夫。

正徒 引证解释

⒈ 常供官役的役徒。别于临时征调的役夫。

《左传·襄公九年》:“使 华臣 具正徒。”
杜预 注:“正徒,役徒也。司徒之所主也。”
孔颖达 疏:“司徒所具正徒者,常共官役,若今之正丁也。”
《汉书·五行志上》:“表火道,储正徒。”


正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少师释义:⒈古代官名。 “三孤”之一。周 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地位次于太师。北周 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傅、少保合称“三少”。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而无实职。参见“少保”。⒉古代官名。乐官。《仪礼·大射》:“僕人正徒相大师,僕人师相少师。”郑玄 注:“大师、少师,工之长也。”工,指乐工。《论语·微子》:“少师 阳,击磬 襄,入於海。”鲁迅《故事新编·采薇》:“我今天去拜访过了。一个是 太师疵,一个是 少师强,还带来许多乐器。”⒊古称士之致仕者。《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就先生而谋宾介”汉 郑玄 注:“主人谓诸侯
    • 2.
      正徒释义:常供官役的役徒。别于临时征调的役夫。《左传·襄公九年》:“使 华臣 具正徒。”杜预 注:“正徒,役徒也。司徒之所主也。”孔颖达 疏:“司徒所具正徒者,常共官役,若今之正丁也。”《汉书·五行志上》:“表火道,储正徒。”
    • 3.
      火所释义:发生火灾的地方。《左传·襄公九年》:“使 华臣 具正徒,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
    • 4.
      郊保释义:⒈郊外的小城堡。保,同“堡”。《左传·襄公八年》:“焚我郊保,冯陵我城郭。”杨伯峻 注:“保,今作堡。筑土为城,犹近代之土寨。郊保,郊外之小城堡。”⒉指守卫郊外小城堡的徒卒。《左传·襄公九年》:“﹝ 宋 乐喜 ﹞使 华臣 具正徒,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
    • 5.
      隧正释义:周 代郊外五县之地为“隧”。一隧之长为“隧正”。隧,通“遂”。《左传·襄公七年》:“叔仲昭伯 为隧正,欲善 季氏,而求媚於 南遗。”杨伯峻 注:“隧正,当即《周礼》之遂人,其职亦掌徒役。”《左传·襄公九年》:“使 华臣 具正徒,令隧正纳郊保。”杜预 注:“隧正,官名也。五县为隧。”杨伯峻 注:“隧正,一遂之长。疑即《周礼》之遂人。国都城区之外曰郊,郊外曰隧,隧犹今之远郊区。”

正徒(zheng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徒是什么意思 正徒读音 怎么读 正徒,拼音是zhèng tú,正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