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掌握 掌握的意思
zhǎng

掌握

简体掌握
繁体
拼音zhǎng wò
注音ㄓㄤˇ 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ǎng,(1) 手心,脚心。【组词】:掌心。手掌。脚掌。鼓掌。易如反掌。(2) 用巴掌打。【组词】:掌嘴。(3) 把握,主持,主管。【组词】:掌管。掌权。掌勺。掌柜。(4)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组词】:鞋掌。马掌儿。(5)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6) 姓。

wò,(1) 手指弯曲合拢,执持。【组词】:握手。握拳。握别。把握。掌握。握力。握笔。握管。握瑜(喻怀有美好的才德)。(2) 量词,指一把大小或分量。【组词】:一握粗。

基本含义

完全控制、熟练掌握某种技能或知识。

掌握的意思

掌握 [zhǎng wò]

1. 熟知并能运用。

除本国语言外,还掌握几种语言。

[ possess; master; know well; ]

2. 把握;控制。

掌握自己的命运。

[ have in hand; grasp; ]

掌握 引证解释

⒈ 手掌;手中。亦喻控制的范围。

《列子·汤问》:“推於御也,齐辑乎轡衔之际,而急缓乎唇吻之和;正度乎胸臆之中,而执节乎掌握之间。”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 汉王 不可必,身居 项王 掌握中数矣, 项王 怜而活之。”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
明 吴承恩 《贺少岩傅公晋秋卿障词》:“江 淮 大计,爰归掌握之间。”
瞿秋白 《乱弹·财神的神通》:“中国 一切穷人的生命都在地主绅士的掌握里面。”

⒉ 控制;主持。

《宋书·恩倖传序》:“赏罚之要,是谓国权,出内王命,由其掌握。”
明 刘基 《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诗:“仙人 东王公,掌握天纪弼帝尊。”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掌握文衡,靡役不与。”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然后就分开小组围着灯讨论,各个代表分头掌握。”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五章:“突然第二船的长胡子老水手中了子弹倒在战士的怀里,船失去了掌握,立刻可怕的倾斜着在急流中乱转起来。”

⒊ 谓了解、熟习并加以运用。

李準 《李双双小传·耕云记》:“人不是神,可是人掌握了科学,比神还厉害。”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这些办法是集中了全团人的智慧订出来的,可是我们有些同志,愿意把它挂头上,而不愿意真正地掌握它。”


国语词典

掌握 [zhǎng wò]

⒈ 在其权限内。

《汉书·卷七六·张敞传》:「海内之命,断于掌握。」

⒉ 控制。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


掌握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左右释义:⒈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左右为难。左右逢源。主席台左右的红旗迎风飘扬。⒉身边跟随的人:吩咐左右退下。⒊支配;操纵:左右局势。他想左右我,没那么容易!⒋方位词。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 ,跟“上下”相同:年纪在三十岁左右。⒌反正:我左右闲着没事, 就陪你走一趟吧。
    • 2.
      把握释义:⒈握;拿:司机把握着方向盘。 ⒉抓住(抽象的东西):把握时机。透过现象,把握本质。⒊成功的可靠性(多用于“有”和“没”后):球赛获胜是有把握的。
    • 3.
      担任释义:担当某种职务或工作:担任小组长。担任运输工作。
    • 4.
      掌控释义:掌握控制:公司的人事任免权掌控在总经理手中。
    • 5.
      掌管释义:负责管理;主持:各项事务都有专人掌管。
    • 6.
      控制释义:⒈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自动控制。控制人数。⒉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之下:殖民地的经济为宗主国所控制。制高点的火力控制了整片开阔地。
    • 7.
      操作释义: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或工作:操作方法。操作规程。
    • 8.
      操纵释义:⒈控制或开动机械、仪器等:操纵自如。远距离操纵。一个人操纵两台机床。⒉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操纵市场。幕后操纵。
    • 9.
      支配释义:⒈安排:合理支配时间。支配劳动力。不听支配。⒉对人或事物起引导和控制的作用:思想支配行动。
    • 10.
      独揽释义:独自把持:独揽大权。
    • 11.
      职掌释义:掌管:职掌生杀大权。
    • 12.
      负责释义:⒈担负责任:负责后勤工作。这里的事由你负责。⒉(工作)尽到应尽的责任;认真踏实:他对工作很负责。
    • 13.
      驾御释义:同“驾驭”
    • 14.
      驾驭释义:⒈驱使车马行进:这匹马不好驾驭。⒉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驾驭时局。

掌握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失控释义:失去控制:物价失控。

掌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技之长释义:掌握某种技能,具备某种专长。
    • 2.
      一招鲜吃遍天释义:指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有绝招,到处都可以谋生。
    • 3.
      一旦释义:⒈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毁于一旦。⒉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a)用于已然,表示“忽然有一天”:相处三年,一旦离别,怎么能不想念呢? b)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 4.
      一板三眼释义: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5.
      一秉至公释义: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6.
      七穆释义:指 春秋 郑穆公 后裔 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是掌握 郑国 政权的世卿。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叔向 曰:‘郑 七 穆,罕氏 其后亡者也。子展 俭而壹。’”杜预 注:“郑穆公 十一子,子然、二 子孔 三族已亡,子羽 不为卿,故唯言七 穆。”陆德明 释文:“郑 七 穆,谓 子展 公孙舍之,罕氏 也;子西 公孙夏,駟氏 也;子产 公孙侨,国氏 也;伯有 良霄,良氏 也;子大叔 游吉,游氏 也;子石 公孙段,丰氏 也;伯石 印段,印氏 也。”《新唐书·武平一传》:“日用 曰:‘鲁 三
    • 7.
      三桓释义:春秋 时 鲁国 大夫 孟孙(仲孙)、叔孙、季孙 都是 鲁桓公 的后代,故称“三桓”。 文公 死后,三 桓 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 鲁国 的政权。《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公患三 桓 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 桓 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唐 刘知几《史通·辨职》:“昔 鲁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势;汉 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权。”清 钱谦益《拜观睢阳五老图》诗:“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 桓。”
    • 8.
      不得要领释义:《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zhī)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 原意是汉派张骞出使西域,想联合月氏国共同攻打匈奴,月氏没有中肯而明确的答复。后用以指没有掌握事物的要点和关键。
    • 9.
      不拘文法释义:不拘文法,是汉语词汇,指处理政务等不受条文限制,关于掌握纲领。
    • 10.
      不疾不徐释义: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11.
      不知虚实释义:虚实:或虚或实,情况。泛指不掌握或虚或实的内部情况。
    • 12.
      专兼释义:独自掌握和占有。
    • 13.
      专制擅命释义:独自掌握权力,擅自发号施令。
    • 14.
      专制释义:⒈(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专制政体。专制帝王。君主专制。⒉凭自己的意志独断独行,操纵一切。
    • 15.
      严格执法释义:指要求在执行法规或掌握标准时,不放松、不走样,做到严厉、公平、公正。
    • 16.
      严格释义:⒈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严格管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⒉使严格:严格财经纪律。
    • 17.
      临机释义:掌握时机(行动):临机应变。 临机立断。临机制胜。
    • 18.
      主兵释义:⒈掌握兵权;统率部队。⒉当地筹建的兵力。与“客兵”相对。
    • 19.
      主掌释义:主要掌握;主管。
    • 20.
      主持释义:⒈负责掌握或管理:主持会议。主持家务。⒉主张;维护:主持正义。

掌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技之长释义:掌握某种技能,具备某种专长。
    • 2.
      一招鲜吃遍天释义:指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有绝招,到处都可以谋生。
    • 3.
      一旦释义:⒈一天之间(形容时间短):毁于一旦。⒉指不确定的时间,表示有一天。a)用于已然,表示“忽然有一天”:相处三年,一旦离别,怎么能不想念呢? b)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 4.
      一板三眼释义: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5.
      一秉至公释义: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6.
      七穆释义:指 春秋 郑穆公 后裔 子展、子西、子产、伯有、子太叔、子石、伯石,是掌握 郑国 政权的世卿。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叔向 曰:‘郑 七 穆,罕氏 其后亡者也。子展 俭而壹。’”杜预 注:“郑穆公 十一子,子然、二 子孔 三族已亡,子羽 不为卿,故唯言七 穆。”陆德明 释文:“郑 七 穆,谓 子展 公孙舍之,罕氏 也;子西 公孙夏,駟氏 也;子产 公孙侨,国氏 也;伯有 良霄,良氏 也;子大叔 游吉,游氏 也;子石 公孙段,丰氏 也;伯石 印段,印氏 也。”《新唐书·武平一传》:“日用 曰:‘鲁 三
    • 7.
      三桓释义:春秋 时 鲁国 大夫 孟孙(仲孙)、叔孙、季孙 都是 鲁桓公 的后代,故称“三桓”。 文公 死后,三 桓 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 鲁国 的政权。《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公患三 桓 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 桓 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唐 刘知几《史通·辨职》:“昔 鲁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势;汉 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权。”清 钱谦益《拜观睢阳五老图》诗:“旧德至今传五老,丰碑何用视三 桓。”
    • 8.
      不得要领释义:《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zhī)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 原意是汉派张骞出使西域,想联合月氏国共同攻打匈奴,月氏没有中肯而明确的答复。后用以指没有掌握事物的要点和关键。
    • 9.
      不拘文法释义:不拘文法,是汉语词汇,指处理政务等不受条文限制,关于掌握纲领。
    • 10.
      不疾不徐释义:疾:急速。徐:缓慢。不急不慢。指处事能掌握适度的节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 11.
      不知虚实释义:虚实:或虚或实,情况。泛指不掌握或虚或实的内部情况。
    • 12.
      专兼释义:独自掌握和占有。
    • 13.
      专制擅命释义:独自掌握权力,擅自发号施令。
    • 14.
      专制释义:⒈(最高统治者)独自掌握政权:专制政体。专制帝王。君主专制。⒉凭自己的意志独断独行,操纵一切。
    • 15.
      严格执法释义:指要求在执行法规或掌握标准时,不放松、不走样,做到严厉、公平、公正。
    • 16.
      严格释义:⒈在遵守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严格管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⒉使严格:严格财经纪律。
    • 17.
      临机释义:掌握时机(行动):临机应变。 临机立断。临机制胜。
    • 18.
      主兵释义:⒈掌握兵权;统率部队。⒉当地筹建的兵力。与“客兵”相对。
    • 19.
      主掌释义:主要掌握;主管。
    • 20.
      主持释义:⒈负责掌握或管理:主持会议。主持家务。⒉主张;维护:主持正义。

掌握造句

1.任何事物都有一定不易之理,也就是事物本身的规律,我们可以掌握它,却不能改变它。

2.掌握好的方法学习时就能够事半功倍,否则将事倍功半。

3.时不我待,我们要珍惜在学校学习的分分秒秒,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4.小兰工作很细心,她所掌握的账目做得毫厘不爽。

5.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犹如获得电光石火的指头一样重要。

6.掌握一技之长,就能增加一个再就业的机遇。

7.学习不能一步登天,要循序渐进,先掌握基础知识。

8.尽管老师讲解了多次,小芳仍不得要领,没有掌握这个词的用法。

9.不熟悉生活,不掌握材料,就不能写出内容丰满,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来。

10.如果真正掌握了这一课老师讲的内容,那么你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1.这家咖啡厅的老闆,对每个熟客喜好的口味了如指掌,而且都能掌握得恰到好处,难怪大家一再光顾。

12.许多父母把年幼孩子送往国外,由于鞭长莫及,对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便无法掌握,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13.只有博览群书,认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才不会被人讥笑为井底之蛙。

14.相信通过学习,您能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

15.天气虽然变幻莫测,但气象科学日渐进步,大体上已能掌握其变化规律了。

16.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掌握的技艺多多益善。

17.学海无涯,我们所能掌握的知识不过是天子门生而已,任何进候也不应该骄傲自满。

18.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才是年轻人安身立命的基点所在。

19.纠正错误要实事求是,掌握好分寸,尽量避免矫枉过正。

20.当代的年轻人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才能够展翅高飞,鹏程万里。

掌握(zhangw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掌握是什么意思 掌握读音 怎么读 掌握,拼音是zhǎng wò,掌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掌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