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规 中规的意思
zhōngguī

中规

简体中规
繁体中規
拼音zhōng guī
注音ㄓㄨㄥ ㄍㄨ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guī,(1) 画圆等的仪器。【组词】:圆规。两脚规。(2) 法则,章程,标准。【组词】:规则。法规。常规。清规戒律。(3) 格局,范围。【组词】:规模。(4) 相劝。【组词】:规尽力。规谏。规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规勉。(5) 谋划。【组词】:规划。规约。

基本含义

按照规矩、规则办事,不偏不倚。

中规的意思

中规 [zhōng guī]

1. 同圆规相符。

3. 引申为合乎准则、要求。

中规 引证解释

⒈ 同圆规相符。

《荀子·劝学》:“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⒉ 引申为合乎准则、要求。

《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鏘鸣也。”
唐 白居易 《寓意诗》之一:“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中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腊释义:⒈犹一冬。 宋 欧阳修《喜雪示徐生》诗:“常闻老农语,一腊见三白。”宋 曾巩《冬暮感怀诗》:“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见冰,一腊今已半,浮阳壮犹矜。”宋 杨万里《除夕宿临川战平》诗:“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⒉宋 代民间风俗,生子七日为一腊,有一腊、二腊、三腊、满月等说法。宋 吴自牧《梦粱录·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炙囱,七日名‘一腊’,十四日谓之‘二腊’,二十一日名曰‘三腊’。”⒊佛教沿用 印度 古代婆罗门雨期禁足的旧习,在戒律中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于夏季(雨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后,称为“一腊”
    • 2.
      中钩释义:⒈犹中规。 钩,圆规。⒉指春秋时管仲射齐公子小白中其带钩事。⒊犹上钩。
    • 3.
      军统释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 国民党特务组织中规模最大、活动范围最广的一个。1938年成立。在各地设立特工组织,其特工人员也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等部门内,进行监视控制。1946年6月,军统的公开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二厅,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
    • 4.
      前件释义:⒈前已述及的人或事物。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槐柳楸梓梧柞》:“凡为家具者,前件木皆所宜种。”《旧唐书·东夷传·日本国》:“元和 元年 日本国 使判官 高阶真士 上言:‘前件学生,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宋 苏轼《乔执中两浙运副张安上提刑制》:“其谨视贪吏以无害我成法,可依前件。”⒉逻辑学用语。与“后件”对称。假言判断中规定条件的判断叫“前件”,以前件为条件的判断叫“后件”。
    • 5.
      十直日释义:一月中规定禁止执行死刑、屠宰、渔钓的十天。
    • 6.
      国马释义:⒈国家所饲养的马。 《周礼·考工记·輈人》:“国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郑玄 注:“国马,谓种马、戎马、齐马、道马。”唐 杜甫《壮游》诗:“国马竭粟豆,官鷄输稻粱。”《新唐书·姜晦传》:“时国马乏,晦 请以詔书市马 六胡州。”⒉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调用的马。《国语·楚语下》:“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韦昭 注:“国马,民马也。”⒊一国中上品之马。《庄子·徐无鬼》:“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成玄英 疏:“合上之相,是谓诸侯之国上品马也。”
    • 7.
      大明历释义:历法名。南朝 宋 祖冲之 以为“古历疏舛、颇不精密”,乃于 大明 六年创制《大明甲子元历》,简称《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为2428日。其特点,一是改进闰法,将旧历中规定的十九年七闰改为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使之更符合天象实际。二是在制历时考虑岁差,一百年差一度。此历当时为 戴法兴 所阻,未能实行,但以后诸历多从大明历所出。参阅《宋书·律历志下》、《南齐书·祖冲之传》。
    • 8.
      大站释义:铁路、公路交通中规模较大、快车和慢车都停靠的上下乘客较多的车站。
    • 9.
      寿樗释义:老臭椿木。语出《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后用“寿樗”比喻无用之材。
    • 10.
      小站释义:铁路、公路交通中规模小、只有慢车停靠的上下旅客较少的车站。
    • 11.
      庄樗释义:《庄子·逍遥游》:“惠子 谓 庄子 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后因以“庄樗”喻无用之材。
    • 12.
      散樗释义:不成材之樗木。比喻无用之人。常用作自谦之辞。语本《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
    • 13.
      昭陵释义:⒈陵墓名。唐太宗 墓。在 陕西省 礼泉县 九嵕山。利用山峰凿成。著名的 昭陵 六骏石刻,原来即列置在 昭陵 北面祭坛的东西两庑房内。前蜀 韦庄《闻再幸梁洋》诗:“兴庆 玉龙寒自跃,昭陵 石马夜空嘶。”清 张际亮《迁延》诗:“石马 昭陵 烦北望,太宗 兄弟总纵横。”参阅 宋 宋敏求《长安志·醴泉》。⒉陵墓名。明穆宗 墓。在 北京市 昌平县 大峪山 东。为 明 十三陵之一。⒊陵墓名。清太宗 墓。亦称 北陵。在 辽宁省 沉阳市 北 隆业山。为关外 清 代三陵(昭陵、福陵 和 永陵)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个。解放
    • 14.
      最惠国待遇释义:缔约国双方在贸易、航海、关税征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对方的,现时或将来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待遇。 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为最惠国条款。
    • 15.
      月规释义:⒈月亮的别称。因月圆中规,故称。⒉按成规每月付给的费用。
    • 16.
      杂捐释义:正税以外的各种摊派。 清 马建忠《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然后可截长补短,一律减至值百抽十,外加各色杂捐,似可当釐金之入。”郭沫若《中国史稿》第四编第三章第四节:“豁免捐税布告中规定:……免征本年和历年积欠的田赋,免缴除供地方所用以外的杂捐。”
    • 17.
      樗栎释义:樗和栎是两种乔木。《庄子·逍遥游》中曾说樗“不中绳墨”“不中规矩”;《庄子·人间世》中又说栎是“不材之木,无所可用”。后因此用樗栎来比喻无用之材。
    • 18.
      正歌释义:古代典礼中规定使用的乐歌之一种。行礼时用。
    • 19.
      气质纯朴释义:纯朴就是指一个人气质比较中规中矩,单纯,实在,质朴。外在指不善打扮、也就是脸上很少图脂抹粉、衣着保守;内在指思想非常单纯,想东西简单,或者思想保守。
    • 20.
      治步释义:谓修整仪态,行步中规矩。 《资治通鉴·汉冲帝永嘉元年》:“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 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槃旋偃仰,从容治步,曾无惨怛伤悴之心。”胡三省 注:“治步,言修治容仪,行步中规矩也。”按,《后汉书·李固传》作“冶步”,谓举止妖冶。参见“冶步”。

中规(zhongg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中规是什么意思 中规读音 怎么读 中规,拼音是zhōng guī,中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