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犯 [chū fàn]
1. 初次违犯;初次出错。
例故念初犯,不予追究。
英[first offence; first crime,first mistake;]
初犯 引证解释
⒈ 法律上指第一次犯罪,对累犯、再犯而言。
引《明律·刑律·穷盗》:“初犯并於右小臂膊上刺窃盗二字。再犯刺左小臂膊。”
⒉ 指第一次犯(错误)。
引《说岳全传》第二四回:“也罢,今日初犯,恕你一次。日后倘再有误事,王法无亲,决不容情。”
国语词典
初犯 [chū fàn]
⒈ 法律上指第一次犯罪而经判决确定者。相对于累犯而言。
反累犯 屡犯 再犯
初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初犯释义:⒈第一次犯罪或犯错误、过失等:因是初犯,还能原谅。⒉第一次犯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
- 2.
挑剜释义:抠挖。 《元典章·户部六·住罢银钞铜钱使中统钞》:“挑剜祼宝钞以真作伪者,初犯杖一百,徒一年。”《明律·户律四·钞法》:“若有不行用心辨验,收受伪钞及挑剜描輳钞贯在内者,经手之人,杖一百,倍偿所纳钞贯。”
- 3.
流远释义:⒈传播到远方。晋 陶潜《闲情赋》:“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⒉流放到边远地区。《元典章·户部六·钞法》:“买使伪钞者,初犯杖一百七下,再犯断罪加徒一年,三犯依上科断流远。”
- 4.
盐徒释义:指因贩卖私盐受罚的刑徒。《元典章·户部八·盐课》:“诸偷犯私盐货卖,初犯依例断配,再犯全籍家产,决杖一百七下,仍於手背刺‘盐徒’二字,发付淘金、怙冶等处配役三年。”明 陶宗仪《辍耕录·五刑》:“盐徒既决而又镣之,使居役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七年》:“官军万数,不能进讨,反为所败,后竟假手盐徒,虽能成功,岂不貽笑。”
- 5.
警迹人释义:元 制,凡犯盗窃或强盗初犯、罪不至死者,在其项、臂刺字,列入特殊户籍,加以监督,称之为“警跡人”。
初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初犯释义:⒈第一次犯罪或犯错误、过失等:因是初犯,还能原谅。⒉第一次犯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
- 2.
挑剜释义:抠挖。 《元典章·户部六·住罢银钞铜钱使中统钞》:“挑剜祼宝钞以真作伪者,初犯杖一百,徒一年。”《明律·户律四·钞法》:“若有不行用心辨验,收受伪钞及挑剜描輳钞贯在内者,经手之人,杖一百,倍偿所纳钞贯。”
- 3.
流远释义:⒈传播到远方。晋 陶潜《闲情赋》:“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⒉流放到边远地区。《元典章·户部六·钞法》:“买使伪钞者,初犯杖一百七下,再犯断罪加徒一年,三犯依上科断流远。”
- 4.
盐徒释义:指因贩卖私盐受罚的刑徒。《元典章·户部八·盐课》:“诸偷犯私盐货卖,初犯依例断配,再犯全籍家产,决杖一百七下,仍於手背刺‘盐徒’二字,发付淘金、怙冶等处配役三年。”明 陶宗仪《辍耕录·五刑》:“盐徒既决而又镣之,使居役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七年》:“官军万数,不能进讨,反为所败,后竟假手盐徒,虽能成功,岂不貽笑。”
- 5.
警迹人释义:元 制,凡犯盗窃或强盗初犯、罪不至死者,在其项、臂刺字,列入特殊户籍,加以监督,称之为“警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