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贵 [zhōng guì]
1. 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皇宫。
例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李白《古风》
英[powerful eunuch;]
中贵 引证解释
⒈ 中贵人。
引唐 韩愈 《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今之天下之镇 陈留 为大……其监统中贵,必材雄德茂,荣耀宠光,能俯达人情,仰喻天意者,然后为之。”
明 侯方域 《宦官论》:“今也外臣不敢与闻内事,而中贵苛刻暴横,民间私语皆採以上闻。”
⒉ 朝中贵人。指朝廷中的高官。
引唐 李白 《古风》之二四:“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杨齐贤 注:“中贵,中都贵人也。”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各阶级之负担不平等,诸王列侯公主中贵等,全不负纳税之义务。”
中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人释义:⒈诚实的人。 《孟子·尽心下》:“浩生不害 问曰:‘乐正子 何人也?’孟子 曰:‘善人也,信人也。’”唐 房千里《杨娼传》:“妻曰:‘中贵人,信人也。果然,於吾无苦耳。可促召婢来。’”欧阳山《三家巷》十七:“看来他们五个人都是信人君子,说得到、做得到的。”⒉使者,传送书信的人。《东观汉记·鲍永传》:“乃收繫 大伯,封所持节於 晋阳 传舍壁中,遣信人驰至 长安。”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七:“给使仰视树上,有一年少人,可十四五,衣青衿袖,青幧头。给使以为信人也,张弩射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元年》:“帝
- 2.
偏提释义:酒壶。唐 李匡乂《资暇集》卷下:“元和 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觜柄皆具。大和 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 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唐 韩偓《从猎》诗之三:“忽闻仙乐动,赐酒玉偏提。”宋 林逋《寄太白李山人》诗:“身上只衣麄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宋 林洪《山家清事·酒具》:“旧有偏提,犹今酒鳖。长可尺五而匾,容斗餘。”
- 3.
内邸释义:贵族高官府第的内宅。 唐 常衮《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太傅信王墓志》:“乃命中贵人襄事於内邸,宗室属籍哭于外次。”唐 白居易《会王墓志铭》:“唐 元和 五年冬十一月四日,会王 寝疾薨于内邸。”
- 4.
冲年释义:亦作“冲年”。幼年。《魏书·李孝伯传》:“高宗 冲年纂运,未及追叙。”《南史·袁昂传》:“孤子夙以不天,幼倾乾荫,资敬未奉,过庭莫承,藐藐冲年,未达朱紫。”明 张居正《与南台长言中贵不干外政》:“主上虽在冲年,天挺睿哲,宫府之事,无大无小,咸虚己而属之於僕,中贵人无敢以一毫干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汪越》:“儿以冲年客万里,母肝肠寸断矣!”
- 5.
多余的人释义: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满怀理想主义和善良的愿望,对社会有一定的批判能力,但是远离人民,无法摆脱贵族立场,结果一事无成。代表人物有《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奥涅金、《当代英雄》里的毕巧林、《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
- 6.
太平雀释义:鸟名。即频伽鸟。唐 元和 间 诃陵国 所献。频伽为妙音之意。宋 方勺《泊宅编》卷一:“徽宗 兴画学,尝自试诸生,以‘万年枝上太平雀’为题,无中程者。或密扣中贵,答曰:‘万年枝,冬青木也。太平雀,频伽鸟也’。”
- 7.
宝镈释义:古乐器中贵重的小钟。
- 8.
廛沽释义:市上卖的酒。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 真宗 ﹞忽问廛沽尤佳者何处,中贵人奏有 南仁和 者。亟令进之,徧赐宴席。”
- 9.
掣签释义:⒈见“掣籤”。⒉亦作“掣签”。抽签。削竹为签,配以标志或词语,抽取其中一根或若干根,用以决定先后次序或占吉凶。《元典章新集·户部·盐课》:“外江客旅拈卷掣籤,挨次过岸。”⒊特指 明 代后期沿袭至 清 的吏部选授迁除官吏的方法。《明史·孙丕扬传》:“﹝ 万历 ﹞二十二年拜吏部尚书。丕扬 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謁,乃创为掣籤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然銓政自是一大变矣。”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刺史新闻》:“有 云南 刘某 入京謁选……未一年,掣籤得县丞,
- 10.
注子释义:⒈古代酒壶。金属或瓷制成。可坐入注碗中。始于晚 唐,盛行于 宋 元 时期。唐 李匡乂《资暇集·注子偏提》:“元和 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罃,而盖、觜、柄皆具。大和 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 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宋 曾慥《高斋漫录》:“欧公 作 王文正 墓碑,其子 仲仪 諫议,送金酒盘醆十副,注子二把,作润笔资,欧公 辞不受。”《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他每吩咐小和尚,另藏着一把注子,色味虽同,酒力各别。”⒉赌博时所押的钱。洪深《鸡鸣早看天》第三幕:“这注
- 11.
畏惮释义:⒈畏惧。《史记·田叔列传》:“三河 太守皆内倚中贵人,与三公有亲属,无所畏惮。”宋 苏洵《衡论上·广士》:“老姦大豪,畏惮慑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可巧来了一位别房的房官,是个老翰林,著名的是个‘清 朝 孔夫子’,没有人不畏惮他的。”沙汀《磁力》:“实际上她也知道自己不是个足以使人畏惮的人。”⒉敬畏。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 阳城 ﹞为諫议大夫……未至京师,人皆想望风采,云:‘城 山人能自苦刻,不乐名利,必諫諍死职下。’咸畏惮之。”明 李东阳《送李士常》诗之二:“与君夙倾盖,意气两不违
- 12.
臣寮释义:⒈同“臣僚”。宋 苏洵《议修礼书状》:“后闻臣寮上言,以为祖宗所行,不能无过差不经之事,欲尽芟去,无使存録。”《明史·邹缉弋谦等传赞》:“明 自 太祖 开基,广开言路,中外臣寮,建言不拘所职,草野微贱,奏章咸得上闻。”⒉犹僚属。唐 元稹《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南阳郡王张公碑文》:“元和 之二年,润 帅 錡 求覲京师。既许之,不克覲。辱中贵人,杀其臣寮以令下。”
- 13.
贵细释义:⒈珍贵精巧。《元典章·户部八·课程》:“如有进呈希罕贵细之物,亦仰经由市舶司见数,泉府司具呈行省。”⒉珍贵精巧之物。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酒楼》:“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其餘皆谓之脚店,卖贵细下酒,迎接中贵饮食。”
- 14.
贵臣释义:⒈本指公卿大夫位高的家臣,后泛指显贵的大臣。 ⒉中贵,宦官。
- 15.
锡予释义:⒈亦作“锡与”。赐给。《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汉 班固《白虎通·考黜》引作“何锡与之”。《新唐书·王缙传》:“或夷狄入寇,必合众沙门诵《护国仁王经》为禳厌,幸其去,则横加锡与,不知纪极。”郭沫若《断断集·屈原时代》:“《左传·定四年》明明说 周武王 以 殷 民六族给 鲁公 伯禽、殷 民七族给 卫康叔,怀 姓九宗给 唐叔虞 ……老幼男女,父子妻孥一道与物品同时锡予,不是奴隶是什么呢?”⒉指赐给的财物。明 归有光《朱夫人郑氏五十寿序》:“予尝读其家所藏书,皆天子使中贵人传语,恩旨丁寧,锡予
- 16.
陵蔑释义:凌侮蔑视。《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 仲礼 ﹞神情傲狠,陵蔑诸将。”宋 司马光《论李玮知卫州状》:“数违君父之命,陵蔑夫家。”明 李东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谢公神道碑铭》:“奈侍郎 亨 掌寺事,挟中贵势,陵蔑官属,公每正色拒之,为所构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