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蝎虎 蝎虎的意思
xiē

蝎虎

简体蝎虎
繁体蠍虎
拼音xiē hǔ
注音ㄒㄧㄝ ㄏ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ē,(1) 〔蝎虎〕即“壁虎”。(2) 节肢动物,胎生。头胸部的螯肢呈钳状,胸脚四对。后腹狭长,末端有毒钩,用来防敌和捕虫,食昆虫、蜘蛛等。干燥虫体可入药。【组词】:蝎子。毒如蛇蝎。

hǔ,(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组词】: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2) 勇猛、威武。【组词】: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基本含义

指心机深沉、阴险狡诈的人。

蝎虎的意思

蝎虎 [xiē hǔ]

1. 〈方〉:谓厉害。

[ terrible; formidable; ]

3. 见“壁虎”。也叫“蝎虎子”

蝎虎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蝎虎”。

⒉ 守宫;壁虎。

宋 苏轼 《蝎虎》诗:“黄鷄啄蝎如啄黍,窗间守宫称蝎虎。”
元 乔吉 《水仙子·怨风情》曲:“野蜂儿难寻觅,蝎虎儿乾害死,蚕蛹儿毕罢了相思。”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物性相制》:“壁虎復以尾逗之,迅速缩去,蝎螫之不中,又自中其身,如是者三次,蝎遂不復动,盖已死矣……闻壁虎以是术制蝎,百不失一,盖其以蝎为粮也久矣,故又谓之蝎虎云。”

⒊ 方言。厉害。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四:“四回劳工,数 牡丹江 那一回蝎虎,二十天,二十宿,没有睡觉,一天吃两顿橡子面,吃了肚子胀,连饿带冻,死的人老鼻子啦。”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三章二:“这几天的情况可蝎虎啦, 日本 军带了全部伪治安军去山地‘讨伐’。”


蝎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壁虎释义:爬行动物,身体扁平,四肢短,趾端扩展,有黏附能力,能在壁上爬行。吃蚊、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也叫蝎虎。旧称守宫。
    • 2.
      无角龙释义:蜥蜴的别称。语本《汉书·东方朔传》:“武帝 置守宫盂下,令 朔 射之。朔曰:‘臣以为龙,又无角;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宋 苏轼《题雍秀才画草虫八物·蝎虎》诗:“蚑蚑有足蛇,脉脉无角龙。为虎君勿笑,食尽蠆尾虫。”
    • 3.
      狂走释义:乱跑;疾奔。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阳明脉伤,即当狂走。”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士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宋 苏轼《蝎虎》诗:“今年岁旱号蜥蝎,狂走儿童闹歌舞。”清 曾国藩《祭汤海秋文》:“忽焉狂走,东下 江 南,秦淮 夜醉,笙吹喃喃。”
    • 4.
      虾虎释义:⒈土附的别名。 明 王稚登《虎苑》卷下:“禽虫之善搏生者多称虎,如虩曰蝇虎,鴗曰鱼虎,守宫曰蝎虎,土附曰虾虎,鳲鷯剖苇食虫曰芦虎,皆以其善食是物而有是名。”⒉江苏省 宜兴市 的别称。清 陈维崧《齐天乐·端午阴雨和云臣用<片玉词>韵》词:“孤城 虾虎,颺几阵茶烟,一丝鬢缕。”自注:“吾邑名 虾虎城。”
    • 5.
      蝎勒虎子释义:方言。 即壁虎。亦以喻不法的高级官员。《当代》1981年第3期:“党风有所好转,但群众来信批评他们拍的都是些小‘苍蝇’,说他们不敢碰‘蝎勒虎子’。”参见“蝎虎”。

蝎虎(xie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蝎虎是什么意思 蝎虎读音 怎么读 蝎虎,拼音是xiē hǔ,蝎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蝎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