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余 自余的意思

自余

简体自余
繁体自餘
拼音zì yú
注音ㄗˋ ㄩ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yú,(1) 文言代词,我。【例句】:“余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组词】: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组词】:十余人。(4) 后。【例句】:“劳动之余,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

基本含义

自己多余。指自身优势或能力超过对方,使对方无从应对。

自余的意思

自余 [zì yú]

1. 犹其馀;以外;此外。

自余 引证解释

⒈ 犹其馀;以外;此外。

《晋书·孝友传序》:“自餘羣士,咸标懿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碑字所存惟此,自餘殆不可寻。”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初到一见太守,自餘杜门不出。”
清 顾炎武 《赠潘节士柽章》诗:“谓惟 司马迁,作书有条理。自餘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自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任恤释义:⒈见“任恤”。⒉亦作“任卹”。谓诚信并给人以帮助同情。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郑玄注:“任,信於友道。恤,振忧贫者。”又《闾胥》:“书其敬敏任恤者。”清曾国藩《彭母曾孺人墓志铭》:“自余远游以来,每归故里,气象一变,田宅易主,生计各蹙,任恤之风日薄。”章炳麟《印度中兴之望》:“予虽非神明如蓍蔡,固知精勤任卹者必兴,而惰废凉薄者必败。”
    • 2.
      封爵释义:⒈封土授爵。《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 黄河 如带,泰山 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功臣宗室,咸蒙封爵,多受广地,或连属县。”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每议及封爵,輒深自抑絶。所以勋高当年,而茅土弗及。”赵大年《公主的女儿》:“清朝 的封爵制度有一条规定,就是封为亲王的,下一代沿袭爵位时,只能降一等被封为郡王。”⒉指所封的爵位。《东观汉记·郭丹传》:“更始 败,诸将军悉归,上普赐封爵。”清 昭槤《啸亭续录·性情之偏》:“乃使先王封爵自余而失
    • 3.
      模勒释义:仿照原样雕刻。亦指雕刻之文。唐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至於缮写,模勒,衒卖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宋 曹士冕《法帖谱系·淳化法帖》:“淳化 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圣旨模勒上石。”清 钱泳《履园丛话·碑帖·汉熹平石经》:“自余模勒之后,南昌 学宫有重模木。”
    • 4.
      相矢释义:⒈相与发誓。明 刘元卿《贤奕编·仙释》:“吕洞宾 计所度者无虑数千,人人咸喜得道,相矢终身依焉。”⒉发箭时用一目瞄准。因以喻眇一目者。宋 秦观《眇倡传》:“有书生嘲之曰:‘间者缺然不见,意有奇遇,乃从相矢者处乎!’少年忿曰:‘自余得若人,还视世之女子无不餘一目者,夫佳目得一足矣,又奚以多为!’”

自余(zi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余是什么意思 自余读音 怎么读 自余,拼音是zì yú,自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