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 [zì shāng]
1. 自我悲伤感怀。
例他因自己是个残疾人而自伤。
英[ self-sentimental; ]
2. 自己伤害自己。
英[ self-wounding; self-inflicted injury; ]
自伤 引证解释
⒈ 自我伤感。
引《史记·苏秦列传》:“苏秦 闻之而慙自伤,乃闭室不出。”
《后汉书·应奉传》:“及党事起, 奉 乃慨然以疾自退。追愍 屈原,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数万言。”
唐 顾况 《酬唐起居前后见寄》诗:“自伤庚子日,鵩鸟上承尘。”
⒉ 自己伤害自己。
引《国语·吴语》:“使淫乐於诸夏之国,以自伤也。”
《庄子·达生》:“公则自伤,鬼恶能伤公?”
国语词典
自伤 [zì shāng]
⒈ 自我伤害或自己伤感。
引《文选·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解剑竟何及,抚坟徒自伤。」
《文选·江淹·杂体诗·鲍参军》:「铩翮由时至,感物聊自伤。」
自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律释义:⒈不效法;不遵循。《荀子·非十二子》:“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⒉不驯顺;不守法。《朱子语类》卷一三○:“东坡 如此做人,到少间便都排废了许多许多端人正士,却一齐引许多不律底人来,如 秦 黄 虽是向上,也只是不律。”《元史·来阿八赤传》:“有两卒自伤其手以示不可用,阿八赤 檄枢密并行省奏闻,斩之以惩不律。”明 叶盛《水东日记·张文翔》:“御史按 吴中 不律,翼 忿忿不能平,因建白数事,指斥颇多,竟为众所倾,謫 开平 数年,以宥还。”参见“不劣方头。”⒊笔。《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郭璞 注:“
- 2.
五贼释义:⒈道教谓命、物、时、功、神为五贼。 ⒉指五种有害禾稼的东西。⒊五种自伤致疾之事。
- 3.
伍壮释义:指乡武装丁壮。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保甲·训练伍壮》:“夫兵不训练,所谓驱市民而野战,不惟难以取胜,且多自伤。如伍壮,皆乡民也。彼更何有进退坐作之节,步伐止齐之令乎?”
- 4.
伏处释义:⒈隐居。《庄子·在宥》:“贤者伏处大山嵁巖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慄乎庙堂之上。”清 姚莹《复荐青一兄书》:“愧无古人高洁之行,伏处邱园,而浮沉外吏,数见黜辱,已自伤矣!”⒉安处,不四出活动。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阔人决不是笨牛,否则,他早已伏处牖下,老死田间了。”
- 5.
伤暮释义:谓自伤年老而志向不就。 《南史·范缜传》:“﹝ 縝 ﹞年二十九,髮白皤然,乃作《伤暮诗》、《白髮咏》以自嗟。”
- 6.
养虎伤身释义:饲养老虎,自伤其身。 比喻纵敌留患。
- 7.
冲牙释义:古代佩玉部件之一种。《礼记·玉藻》:“佩玉有衝牙。”孔颖达 疏:“凡佩玉必上繫於衡,下垂三道,穿以蠙珠,下端前后以县於璜,中央下端县以衝牙,动则衝牙前后触璜而为声。所触之玉,其形似牙,故曰衝牙。”晋 潘岳《籍田赋》:“衝牙錚鎗,綃紈綷縩。”唐 温庭筠《开成五年隆冬自伤书怀一百韵》:“鸣玉鏘登降,衝牙响曳娄。”清 钱谦益《松谈阁印史歌为郭胤伯作》:“千官鹤立瞻负扆,衝牙双瑀声鏗鏘。”刘师培《文说·耀采》:“盖浑噩之风既革,巍焕之运斯开,观纁緅紺絳,织文有新组之华,琚瑀珩璜,衝牙叶杂佩之响,物固宜然,况於文乎
- 8.
出薪释义:出去打柴草。《庄子·外物》:“老莱子 之弟子出薪,遇 仲尼。”《淮南子·道应训》:“卒有出薪者,得将军之帷,使归之於执事。”晋 崔豹《古今注·音乐》:“齐 处士 湣 宣 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於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
- 9.
分襟释义:犹离别,分袂。唐 王勃《春夜桑泉别王少府序》:“他乡握手,自伤关塞之春;异县分襟,竟切悽愴之路。”元 萨都剌《别高照庵》诗:“分襟在今日,握手又何年?”明 无名氏《玉环记·范张别皋》:“人生聚散如蓬转,莫为分襟苦掛牵。”《花月痕》第五十回:“这二人与 荷生 八载分襟,一朝捧袂,伤秋华之宿草,喜春镜之罗花,真个説不了别后心事。”
- 10.
向壁释义:面对墙壁。多表示心情不悦或不欲与人接谈。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五》:“夫人遂转向壁,歔欷不復言。”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东亭 转卧向壁嘆曰:‘人固不可以无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 张福 ﹞泣跪庭下,愿仍读。母返身向壁,置不闻。”叶圣陶《穷愁》:“﹝ 阿松 ﹞忽复停针,瞪目向壁……自伤生涯惨淡。”
- 11.
听冰释义:传说狐性好疑,故渡冰辄听,冰下无水乃过。 典出《水经注·河水一》引 晋 郭缘生《述征记》:“盟津、河津 恒浊,方 江 为狭,比 淮 济 为阔。寒则冰厚数丈,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后遂以“听冰”谓多虑或处事慎重。唐 温庭筠《开成五年秋抱疾郊野自伤书怀一百韵》:“激扬衔箭虎,疑惧听冰狐。”前蜀 韦庄《雨霁晚眺》诗:“卧草跧如兔,听冰怯似狐。”宋 欧阳修《猛虎》诗:“穷冬听冰渡,思虑岂不长。”《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狐听冰,鹊营巢,岂不是智。”
- 12.
咏扇释义:⒈指汉班婕妤以扇为喻,写诗自伤故事。⒉泛指失宠而哀伤。
- 13.
姬人释义:妾。《燕丹子》卷下:“﹝ 秦王 ﹞召姬人鼓琴。”南朝 梁 王僧孺 有《为姬人自伤》、《何生姬人有怨》诗。见《玉台新咏》卷六。唐 孟棨《本事诗·事感》:“白尚书 姬人 樊素,善歌;妓人 小蛮,善舞。”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六:“余屡娶姬人,无能诗者。”
- 14.
弃割释义:谓绝命,自尽。旧题 隋 侯夫人《自伤》诗:“性命诚所重,弃割良可伤。悬帛朱栋上,肝肠如沸汤。”
- 15.
弩影释义:汉 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予之祖父 郴,为 汲 令,以夏至日请见主簿 杜宣,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於杯中,其形如虵。
- 16.
憭栗释义:亦作“憭栗”。凄凉貌。《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洪兴祖 补注:“憭慄,犹悽愴也。”宋 文同《哭仲蒙·临高》:“憯憭栗兮临清秋,坌憒兮纷予忧。”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家人益惧,劝生他徙。生不听,而块然无偶,憭慄自伤。”郑泽《嘤求草题词》:“秋士每多悲,憭慄动哀响。”
- 17.
无媒释义:⒈没有婚姻介绍人。 《礼记·坊记》:“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战国策·齐策六》:“太史敫 曰:‘女无媒而嫁者,非吾种也,污吾世矣。’”《孔子家语·致思》:“士不中间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⒉没有引荐的人。比喻进身无路。唐 杜牧《送隐者一绝》:“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前蜀 韦庄《下第题青龙寺僧房》诗:“千蹄万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清 钱谦益《北客》诗:“秋草萧萧锄不得,无媒径路任君猜。”
- 18.
既以释义:⒈既然已经。《荀子·富国》:“既以伐其本,竭其原,而焦天下矣。”汉 贾谊《鵩鸟赋》序:“谊 既以謫居 长沙,长沙 卑湿,谊 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汉 应瑒《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和颜既以畅,乃肯顾细微。”明 方孝孺《先府君行状》:“惟我先府君之卒,不肖孤既以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奉柩与先妣 林夫人 合塟於 深湾 童施山 之原,復惧盛德未纪,无以明示来世,疾首痛心,以日以夜。”⒉既然因为。三国 魏 嵇康《养生论》:“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而求者以不专丧业。”
- 19.
早达释义:年少显达。南朝 陈 徐陵《与王吴郡僧智书》:“邓仲华 服袞之年,荀令则 拥麾之日,徒云早达,未可同功。”《梁书·张缵传》:“纘 时年二十三……俄为长史兼侍中,时人以为早达。”唐 殷璠《河岳英灵集·薛据》:“据 为人骨鯁有气魄,其文亦尔。自伤不早达,因著《古兴》诗。”
- 20.
服舍释义:⒈即倚庐。古代居父母丧未葬时住的简陋棚屋。既葬则居庐墓。《史记·五宗世家》:“易王 死未葬,建 有所説 易王 宠美人 淖姬,夜使人迎与姦服舍中。”《汉书·吴王刘濞传》:“楚王 来朝,错 因言 楚王 戊 往年为 薄太后 服,私姦服舍,请诛之。”颜师古 注:“服舍,居丧之次,堊室之属也。”⒉据《汉书·贾谊传》载:“谊 为 长沙 傅三年,有服飞入 谊 舍,止於坐隅。服似鴞,不祥鸟也…… 谊 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作《鵩鸟赋》以自广,后竟早卒。后人因以“服舍”为哀悼文人不寿之词。服,通“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