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手相 手相的意思
shǒuxiàng

手相

简体手相
繁体
拼音shǒu xiàng
注音ㄕㄡˇ ㄒㄧ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ǒu,(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组词】: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2) 拿着。【组词】:人手一册。(3) 亲自动手。【组词】: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例句】: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组词】:国手。扒手。生产能手。(6) 小巧易拿的。【组词】:手枪。手册。

xiāng xiàng,(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组词】: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组词】:相信。相烦。相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组词】:相亲。相中(zhòng)。(4) 姓。(1) 容貌,样子。【组词】: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2) 物体的外观。【组词】:月相。金相。(3) 察看,判断。【组词】: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组词】:辅相。宰相。首相。(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组词】: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9) 姓。

基本含义

手相是指通过观察人的手部来推断其命运、性格等信息。

手相的意思

手相 [shǒu xiàng]

1. 手的形状及手上的纹理,迷信的人根据它来推测祸福。

看手相。

[palm;]

手相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看相的一种。以看手纹预言吉凶。

老舍 《茶馆》第一幕:“我就先给您相面吧!手相奉送,不取分文!”


国语词典

手相 [shǒu xiàng]

⒈ 一种命相。以掌纹的长短、走向,手掌的色泽、厚薄等来判断人的命运、吉凶。


手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拜释义: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 获 晋侯 以归…… 晋 大夫三拜稽首。”北周 宣帝 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 宣政 元年九月﹞詔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 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 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 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
    • 2.
      八叉释义:两手相拱为叉。
    • 3.
      劳问释义:慰问。《汉书·张延寿传》:“永始、元延 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 放,璽书劳问不絶。”《明史·陈亨传》:“成祖 还军,亲诣 亨 第劳问。”清 张履《意苕山馆诗序》:“余送客江中,还过君斋,兵燹患难之餘,握手相劳问。”
    • 4.
      合手释义:⒈两手相合表示敬意。《宋史·曹玮传》:“唃廝囉 闻 瑋 名,即望 瑋 所在,东嚮合手加顙。”参见“合掌”。⒉犹协力。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七:“乃归,合手伐得百餘械,置门屋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多借鸟銃,待其至,合手击之。”⒊掌心向下。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俺娘翻手是雨,合手是云。”参见“合”。⒋协调,和谐。沈从文《黑夜》:“知道这小孩子同自己共事经过危险已有许多次,两人十分合手。”梁斌《播火记》十四:“你们谈得合手不合手,给我捎个信来,好不结记。”⒌犹适用,合用。
    • 5.
      合爪释义:合掌。两手相合表示敬意。
    • 6.
      垫球释义:排球运动的一种传球方法。基本动作是:两臂自然伸直相靠,双手相并,虎口向上,使前臂和手腕形成一个平面;垫击时伸臂插到球下,利用蹬地、提臂抬肩和身体的协调力量将球垫出。除正面双手垫球外,还包括侧面双手垫球、单手垫球、背垫及各种倒地垫球等。
    • 7.
      大打出手释义: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 8.
      左契释义:⒈左券。 《老子》:“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唐 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今权归於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清 赵翼《偶书所见》诗:“皆自夙世来,徵验若左契。”⒉符契之左半。宋 司马光《送周密学沆真定安抚使》诗:“玉帐前茅举,铜鱼左契分。”《宋史·舆服志六》:“高宗 建炎 三年,改铸虎符,枢密院主之,其制以铜为之,长六寸,阔三寸,刻篆而中分之,以左契给诸路,右契藏之。”参见“左符”。
    • 9.
      布库释义:满语音译词,意译为“撩脚”,一种徒手相扑的游戏,犹今之摔跤。
    • 10.
      得于心应于手释义: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 11.
      得心应手释义: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 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12.
      心手相应释义:心和手互相呼应。形容配合得好。《南史·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
    • 13.
      拍手释义:两手相拍,表示欢迎、赞成、感谢等;鼓掌:拍手叫好。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 14.
      拱候释义:拱手相候;恭候。
    • 15.
      拱手释义: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拱手相迎。 拱手道别。
    • 16.
      拱让释义:拱手相让:劳动成果怎能拱让他人?
    • 17.
      挖墙角释义:本意是指将墙的下半部挖掉(对应于“墙头”概念),以至墙的整体失衡而倒塌。比喻拆台,为贬义词。而现今是指挖取竞争对手相关的人员、技术,从而使利益达到最大化。
    • 18.
      捼莎释义:两手相切摩。
    • 19.
      握手释义:彼此伸手相互握住,是见面或分别时的礼节,也用来表示祝贺或慰问等。
    • 20.
      搏手释义:两手相拍。表示愤怒或无计可施。

手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拜释义: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 获 晋侯 以归…… 晋 大夫三拜稽首。”北周 宣帝 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 宣政 元年九月﹞詔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 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 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 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
    • 2.
      八叉释义:两手相拱为叉。
    • 3.
      劳问释义:慰问。《汉书·张延寿传》:“永始、元延 间,比年日蚀,故久不还 放,璽书劳问不絶。”《明史·陈亨传》:“成祖 还军,亲诣 亨 第劳问。”清 张履《意苕山馆诗序》:“余送客江中,还过君斋,兵燹患难之餘,握手相劳问。”
    • 4.
      合手释义:⒈两手相合表示敬意。《宋史·曹玮传》:“唃廝囉 闻 瑋 名,即望 瑋 所在,东嚮合手加顙。”参见“合掌”。⒉犹协力。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七:“乃归,合手伐得百餘械,置门屋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多借鸟銃,待其至,合手击之。”⒊掌心向下。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俺娘翻手是雨,合手是云。”参见“合”。⒋协调,和谐。沈从文《黑夜》:“知道这小孩子同自己共事经过危险已有许多次,两人十分合手。”梁斌《播火记》十四:“你们谈得合手不合手,给我捎个信来,好不结记。”⒌犹适用,合用。
    • 5.
      合爪释义:合掌。两手相合表示敬意。
    • 6.
      垫球释义:排球运动的一种传球方法。基本动作是:两臂自然伸直相靠,双手相并,虎口向上,使前臂和手腕形成一个平面;垫击时伸臂插到球下,利用蹬地、提臂抬肩和身体的协调力量将球垫出。除正面双手垫球外,还包括侧面双手垫球、单手垫球、背垫及各种倒地垫球等。
    • 7.
      大打出手释义: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 8.
      左契释义:⒈左券。 《老子》:“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唐 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今权归於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清 赵翼《偶书所见》诗:“皆自夙世来,徵验若左契。”⒉符契之左半。宋 司马光《送周密学沆真定安抚使》诗:“玉帐前茅举,铜鱼左契分。”《宋史·舆服志六》:“高宗 建炎 三年,改铸虎符,枢密院主之,其制以铜为之,长六寸,阔三寸,刻篆而中分之,以左契给诸路,右契藏之。”参见“左符”。
    • 9.
      布库释义:满语音译词,意译为“撩脚”,一种徒手相扑的游戏,犹今之摔跤。
    • 10.
      得于心应于手释义: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 11.
      得心应手释义: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 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12.
      心手相应释义:心和手互相呼应。形容配合得好。《南史·萧子云传》:“笔力劲骏,心手相应。”
    • 13.
      拍手释义:两手相拍,表示欢迎、赞成、感谢等;鼓掌:拍手叫好。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 14.
      拱候释义:拱手相候;恭候。
    • 15.
      拱手释义: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拱手相迎。 拱手道别。
    • 16.
      拱让释义:拱手相让:劳动成果怎能拱让他人?
    • 17.
      挖墙角释义:本意是指将墙的下半部挖掉(对应于“墙头”概念),以至墙的整体失衡而倒塌。比喻拆台,为贬义词。而现今是指挖取竞争对手相关的人员、技术,从而使利益达到最大化。
    • 18.
      捼莎释义:两手相切摩。
    • 19.
      握手释义:彼此伸手相互握住,是见面或分别时的礼节,也用来表示祝贺或慰问等。
    • 20.
      搏手释义:两手相拍。表示愤怒或无计可施。

手相造句

1.现在有种看手相的书,里面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2.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要做到心手相应,必须下苦功夫。

3.这对新婚夫妇,只相守了一个半月,丈夫便要赴美留学,分别时自然执手相看,离情别绪满怀。

4.现在那些看手相的书,里面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5.坐在计算机面前,她心手相应,平均每分钟打字达一百多个。

6.两个盗贼竟然偷了东西之后,明目张胆地走下汽车,我们其他的乘客,为什么不出手相助呢?

7.感动亦是心与心之间的问候;感动可以是孤独时的结伴而行,感动可以是失落时耳边的激励;感动可以是无助时的伸手相助;感动可以是困难时的相互搀扶;感动可以是远行时的声声叮咛;感动可以是天各一方的遥遥牵挂。

8.朋友是路,指引方向;朋友是桥,架起希望;朋友是山,默默陪伴;朋友是水,情深似海;朋友是缘,一脉相连;朋友是金,千锤百炼;朋友是心,心手相牵。

9.手相握相助,力量;铁心相牵相连,真情;铁胆无畏无敌,患难。

10.团结就是万众一心,众人划桨开大船,划出人生的新航程;团结就是齐心合力,一个篱笆三个桩,圈起自己的一片天;团结就是携手共进,心手相连筑长城,无论风雨都撼不倒。

11.腐败的清朝政府,把大片河山拱手相让,危害万民,贻害子孙。

12.一方受灾,八方支援,心手相连,抗震救灾,情系舟曲。

13.我用了十年的时间去等待一个爱我的男子出现。然而当他来临的时候,我拱手相让。

14.你把自己的幸福拱手相让,去追求一些根本不会让你幸福的东西。

15.手相伴大半生,感谢老伴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然后煽情一点,愿意来生也在一起不离不弃。

16.爷孙牵手相视笑,天伦之乐尽逍遥。

手相(shou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手相是什么意思 手相读音 怎么读 手相,拼音是shǒu xiàng,手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手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