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人民 人民的意思
rénmín

人民

简体人民
繁体
拼音rén mín
注音ㄖㄣˊ ㄇㄧㄣˊ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én,(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组词】:人类。(2) 别人,他人。【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例句】:丢人,文如其人。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基本含义

指代广大的人民群众,强调人民的集体力量和作用。

人民的意思

人民 [rén mín]

1. 指作为社会基本成员主体的劳动群众。

人民出城者数万计。——《广州军务记》

[ people; ]

2. 一个国家的普通人,区别于少数有特权者。

3. 人类。

上古之时,人民少而禽兽众。——《韩非子·五蠹》

人民 引证解释

⒈ 百姓;平民。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

《诗·大雅·抑》:“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九月中旬入 鉢和国 ……人民服饰,惟有毡衣。”
《水浒传》第二回:“府尹把 高俅 断了二十脊杖,迭配出界发放, 东京 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巴金 《探索集·后记》:“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人民。”

⒉ 泛指人类。

《神异经·西南荒经》:“知天下鸟兽言语,土地上人民所道,知百穀可食,草木咸苦,名曰‘圣’。”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下:“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 女媧 兄妹二人在 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活无常)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


国语词典

人民 [rén mín]

⒈ 泛指百姓。

《孟子·尽心下》:「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何物强藩,诱致邻寇,荡摇我边疆,俘杀我人民。」

百姓 国民 公民

政府

⒉ 居住在一国家内具有应享权利与应尽义务的人。


人民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百姓释义:中国早期社会只有贵族有姓,因此称百官之族为百姓。《尚书·尧典》:“平章百姓。” 战国以后泛指平民。
    • 2.
      公民释义: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 3.
      国民释义:⒈公民。作为法律名词,多数国家用“公民”,仅少数国家用“国民”,如日本。⒉国人;本国的人民。

人民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政府释义: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各国政府的组织形式和名称虽有不同,但都与其政权的性质相适应。
    • 2.
      敌人释义:敌对的人;敌对的方面。

人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释义:报告文学。宋之的作于1936年。叙写1936年春天作者在军阀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的见闻。采用新闻剪辑的手法,将日常生活素材作了适当剪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凄惨生活。并以自然界的春天,反衬社会的严酷无情,抨击了反动军阀的法西斯统治。
    • 2.
      一二九运动释义:1935年12月9日 北平(今 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 日 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 日本 帝国主义对 华北 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 日 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
    • 3.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4.
      一切释义:⒈全部;各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⒉全部的事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夜深了,田野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静。
    • 5.
      一勺池释义:又名“人大海”,“七星池”(在毕业生中流传),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处人工池塘,长约十米,宽约7米,成不规则椭圆形状。 略像一滴水形,中竖奇石,正面为赤色刻字“一勺池”,背面撰联:“吞吐三江水,怡然一勺池”。池底二十根左右矮状喷泉设施。
    • 6.
      一区释义:⒈一个区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将谓吾与 墨 不殊,今不辞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区,明所当然,使人鬼同谋,幽明并济,亦所以求衷,所以为异耳。”《朱子语类》卷五三:“人君国都如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则君之宫室。”⒉表数量。指一块田地。汉 刘向《说苑·反质》:“卫 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元 刘因《新晴》诗:“埋盆欲学鱼千里,
    • 7.
      一回生,二回熟释义:初见陌生,再见相熟。陈毅《在欢迎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宴会上的讲话》:“中国 有句俗语:‘一回生,二回熟。’我希望并且相信 蒙哥马利 元帅的这次访问,将会增加我们之间的友谊,并对增进 中 英 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起更多的作用。”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咱们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回头一定来串门吧。”叶永烈《并蒂莲》八:“一回生,二回熟,金莲 与这位 彭国栋 先生渐渐熟悉起来。”
    • 8.
      一如既往释义:跟从前一样: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 9.
      一家之法释义:代表天下人民利益的平等的法律。
    • 10.
      一枝一叶总关情释义:关情:关心,动情。对一枝一叶都细心关注。比喻对人民的疾苦细致入微的关怀。
    • 11.
      一民同俗释义:指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 12.
      一法一例释义:一法一例即一则法律法规和一则实施条例同时实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等。
    • 13.
      一片释义:⒈数量词。 用于平而薄的东西。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元 张养浩《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⒉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宋 王安石《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杨朔《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
    • 14.
      一窟释义:得到封地薛城人民的拥戴,有安身之处。
    • 15.
      一贯道释义:会道门之一。起源于 山东。初名“东震堂”,后 路中一 承办道务,取《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改名“一贯道”。1925年 路 死后,由 张光璧 继承。抗 日 战争期间,张 投靠 日本 帝国主义并为其效劳。日本 投降以后,又被国民党反动派控制利用。解放后,人民政府明令予以取缔。周立波《诸葛亮会》:“咱们得时刻留心,抓了这些,说不定还有。碰到形迹可疑的人,得赶紧报告。他们闹一贯道,什么道门的,都是遮眼法。”
    • 16.
      丁令威释义: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北周 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仙人 丁令威,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宋 苏轼《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千岁復还兹。”清 卓尔堪《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张恭《狱中口占》诗之三:“北邙
    • 17.
      丁令释义:⒈同“丁零”。《尚书大传》卷三:“北方之极,自 丁令 北至积雪之野,帝 顓頊 神玄冥司之。”《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丁令 比三岁入盗 匈奴,杀略人民数千,驱马畜去。”参见“丁零”、“丁灵”。⒉“丁令威”的省称。唐 李赤《灵墟山》诗:“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⒊指鹤。宋 李纲《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诗:“只应 寇老 曾迁此,作记何缘 丁令 来。”清 吴伟业《鲞鹤》诗:“丁令 归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参见“丁令威”。
    • 18.
      七思八想释义:形容思绪纷乱。《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妈出去了。我把面条一根根朝嘴里挑,也尝不出咸淡,心里七思八想,想来想去离不开他。”
    • 19.
      万人唾骂释义:唾骂:鄙弃辱骂。形容被广大人民群众所鄙弃辱骂。
    • 20.
      万人坑释义:谓丛葬尸骸之处。宋 王巩《甲申杂记》:“熙寧 八年,饿莩无数,作万人坑。”《人民日报》28:“这四华里长的‘万人坑’,盛不下帝国主义、资本家、封建把头的罪和恶,装不下我们工人阶级的仇和恨。”

人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释义:报告文学。宋之的作于1936年。叙写1936年春天作者在军阀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的见闻。采用新闻剪辑的手法,将日常生活素材作了适当剪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凄惨生活。并以自然界的春天,反衬社会的严酷无情,抨击了反动军阀的法西斯统治。
    • 2.
      一二九运动释义:1935年12月9日 北平(今 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 日 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 日本 帝国主义对 华北 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 日 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
    • 3.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4.
      一切释义:⒈全部;各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⒉全部的事物: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夜深了,田野里的一切都是那么静。
    • 5.
      一勺池释义:又名“人大海”,“七星池”(在毕业生中流传),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处人工池塘,长约十米,宽约7米,成不规则椭圆形状。 略像一滴水形,中竖奇石,正面为赤色刻字“一勺池”,背面撰联:“吞吐三江水,怡然一勺池”。池底二十根左右矮状喷泉设施。
    • 6.
      一区释义:⒈一个区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足下将谓吾与 墨 不殊,今不辞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区,明所当然,使人鬼同谋,幽明并济,亦所以求衷,所以为异耳。”《朱子语类》卷五三:“人君国都如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则君之宫室。”⒉表数量。指一块田地。汉 刘向《说苑·反质》:“卫 有五大夫,俱负缶而入井灌韭,终日一区。”元 刘因《新晴》诗:“埋盆欲学鱼千里,
    • 7.
      一回生,二回熟释义:初见陌生,再见相熟。陈毅《在欢迎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宴会上的讲话》:“中国 有句俗语:‘一回生,二回熟。’我希望并且相信 蒙哥马利 元帅的这次访问,将会增加我们之间的友谊,并对增进 中 英 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起更多的作用。”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咱们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回头一定来串门吧。”叶永烈《并蒂莲》八:“一回生,二回熟,金莲 与这位 彭国栋 先生渐渐熟悉起来。”
    • 8.
      一如既往释义:跟从前一样: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 9.
      一家之法释义:代表天下人民利益的平等的法律。
    • 10.
      一枝一叶总关情释义:关情:关心,动情。对一枝一叶都细心关注。比喻对人民的疾苦细致入微的关怀。
    • 11.
      一民同俗释义:指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 12.
      一法一例释义:一法一例即一则法律法规和一则实施条例同时实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等。
    • 13.
      一片释义:⒈数量词。 用于平而薄的东西。汉 荀悦《汉纪·武帝纪五》:“﹝ 李陵 ﹞令军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后汉书·周燮等传序》:“﹝ 閔仲叔 ﹞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元 张养浩《游香山》诗:“宝刹千间穷土木,残碑一片失 辽 金。”⒉数量词。用于地面、水面。宋 王安石《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荡寇志》第八六回:“只见 永清 的后面一层人霍地分开,前面乃是一片白地。”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词:“秦皇岛 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杨朔《中国人民的心》:“岭脚下有一
    • 14.
      一窟释义:得到封地薛城人民的拥戴,有安身之处。
    • 15.
      一贯道释义:会道门之一。起源于 山东。初名“东震堂”,后 路中一 承办道务,取《论语》中“吾道一以贯之”,改名“一贯道”。1925年 路 死后,由 张光璧 继承。抗 日 战争期间,张 投靠 日本 帝国主义并为其效劳。日本 投降以后,又被国民党反动派控制利用。解放后,人民政府明令予以取缔。周立波《诸葛亮会》:“咱们得时刻留心,抓了这些,说不定还有。碰到形迹可疑的人,得赶紧报告。他们闹一贯道,什么道门的,都是遮眼法。”
    • 16.
      丁令威释义: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北周 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仙人 丁令威,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宋 苏轼《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千岁復还兹。”清 卓尔堪《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张恭《狱中口占》诗之三:“北邙
    • 17.
      丁令释义:⒈同“丁零”。《尚书大传》卷三:“北方之极,自 丁令 北至积雪之野,帝 顓頊 神玄冥司之。”《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丁令 比三岁入盗 匈奴,杀略人民数千,驱马畜去。”参见“丁零”、“丁灵”。⒉“丁令威”的省称。唐 李赤《灵墟山》诗:“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⒊指鹤。宋 李纲《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诗:“只应 寇老 曾迁此,作记何缘 丁令 来。”清 吴伟业《鲞鹤》诗:“丁令 归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参见“丁令威”。
    • 18.
      七思八想释义:形容思绪纷乱。《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妈出去了。我把面条一根根朝嘴里挑,也尝不出咸淡,心里七思八想,想来想去离不开他。”
    • 19.
      万人唾骂释义:唾骂:鄙弃辱骂。形容被广大人民群众所鄙弃辱骂。
    • 20.
      万人坑释义:谓丛葬尸骸之处。宋 王巩《甲申杂记》:“熙寧 八年,饿莩无数,作万人坑。”《人民日报》28:“这四华里长的‘万人坑’,盛不下帝国主义、资本家、封建把头的罪和恶,装不下我们工人阶级的仇和恨。”

人民造句

1.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万古长存!

2.现在全县人民上下一心,争取在三年内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3.人民群众的发言是不易之论,我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

4.这篇游记叙述了南方各地见闻,虽然是东鳞西爪,但却反映了南方人民的革命精神。

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整治黄、淮,兴修水利,为民除害,深受群众称颂。

6.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全国人民犹如云开见日,举国相庆。

7.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仰首伸眉的日子。

8.王县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受到群众的爱戴。

9.在历时两年的徒步环球旅行中,他始终牢记着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的古训,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10.日军侵华时,蒋介石不但不抗日,反而入室操戈,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11.王村长公而忘私,为人民办好事。

12.日本人民应牢记军国主义给日本民族带来的苦难,前车可鉴,要坚决反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13.一心想加官进禄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为人民服务的。

14.他虽然后悔自己助纣为虐地帮助不法集团诈取人民钱财,可惜为时已晚,后半辈子注定要在监牢中度过了。

15.化干戈为玉帛,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16.半文不白、半死不活的语言,人民大众是不欢迎的。

17.霸权主义者是全世界人民的反面教员。

18.鲁迅有感于中国人民愚昧和麻木,很需要做发聋振聩的启蒙工作,于是他放弃学医,改用笔来战斗。

19.要想打胜仗,就必须训练出一支号令如山,热爱人民的军队。

20.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建设我们的祖国。

人民(renm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人民是什么意思 人民读音 怎么读 人民,拼音是rén mín,人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人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