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 [zhú huǒ]
1. 火炬,火把。
3. 蜡烛火。
烛火 引证解释
⒈ 火炬,火把。
引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臣游北极,至种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龙衔烛火,以照山之四极。”
《南史·戴僧静传》:“粲 登城西南门,列烛火坐,臺军至射之,火乃灭。”
《旧唐书·张弘靖传》:“﹝ 韦雍 等﹞常夜饮醉归,烛火满街,前后呵叱。”
⒉ 焟烛火。
引《南史·陆云公传》:“云公 善弈碁,尝夜侍坐,武冠触烛火。”
《花月痕》第二四回:“牛氏 忙将烛火,来瞧 秋痕。”
国语词典
烛火 [zhú huǒ]
⒈ 蜡烛的火焰。亦泛指灯火。
引《南史·卷四八·陆慧晓传》:「云公善奕棋,尝夜侍坐,武冠触烛火。帝笑谓曰:『烛烧卿貂。』帝将用为侍中,故以此戏之。」
例如:「烛火通明」。
烛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凤炬释义:⒈对烛火的美称。明 薛蕙《元夕篇》:“龙膏凤炬列千行,蕙火兰烟百和香。”⒉《新唐书·令狐綯传》:“﹝ 令狐綯 ﹞还为翰林承旨。夜对禁中,烛尽,帝以乘舆、金莲华炬送还,院吏望见,以为天子来。及 綯 至,皆惊。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辅政十年。”后即以“凤炬”代称皇宫的金莲华炬。借指帝王的恩宠。明 陈汝元《金莲记·慈训》:“你父亲恩降凤炬,金仗鼠鬚。”
- 2.
华烛释义:⒈光彩映照。⒉华美的烛火。⒊旧时结婚所用的画有彩饰的蜡烛。借指婚礼。
- 3.
朱火释义:⒈红色的火焰。⒉特指烛火,灯火。⒊指夏天;暑气。⒋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
- 4.
洞烛释义:⒈明亮的烛火。南朝 梁简文帝《南郊颂》:“飞梁邃宇,洞烛空悬。”烛,一本作“爥”。《诗刊》1977年第1期:“卓见真知如洞烛,才华横溢智无垠。”⒉明察。宋 岳飞《奏辞开府第三札子》:“臣近者累犯天威,力辞恩宠,庶几陛下洞烛危恳,终赐矜从。”《明史·李俊传》:“近来规利之徒,率假进奉以耗国财……愿陛下洞烛此弊。”施蛰存《将军底头》:“好像被洞烛了心事似的,将军有些烦乱了。”
- 5.
灯烛辉煌释义:辉煌:光辉耀眼。形容灯光烛火通明,光辉耀眼。
- 6.
炯烛释义:明亮的烛火。
- 7.
烛火释义:⒈火炬,火把。 旧题汉郭宪《洞冥记》:“臣游北极,至种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龙衔烛火,以照山之四极。”《南史·戴僧静传》:“粲登城西南门,列烛火坐,臺军至射之,火乃灭。”《旧唐书·张弘靖传》:“﹝韦雍等﹞常夜饮醉归,烛火满街,前后呵叱。”⒉焟烛火。
- 8.
琉璃火释义:夜里点的烛火。
- 9.
盲人把烛释义: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 10.
石崇豪侈释义:讲述石崇与王恺斗奢,石崇尤甚,用烛火烧饭,作五十余里长的锦缎屏幕以遮避风尘;击毁二尺多高的珊瑚树如同碎瓦的故事。
- 11.
蜡火释义:蜡烛火。
- 12.
转烛释义:风摇烛火。 用以比喻世事变幻莫测。
- 13.
馋脂释义:指经烛火燃蚀后滴下的烛油。
- 14.
香火释义:⒈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烛火。⒉燃点的香。
- 15.
鹤焰释义:⒈亦作“鹤燄”。烛火。因烛台竦立如鹤,故称。⒉见“鹤焰”。
- 16.
黑路释义:⒈黑色纹路。 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取银之法,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甫容人身,深至十数丈,烛火自照,所取银鑛皆碎石。”⒉夜里没有亮光的路。赵树理《“锻炼锻炼”》:“城关那个整风辩论会提前开了半天,支书和主任摸了几里黑路赶回来了。”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他们苦战以后,饿着肚子,摸着黑路,顶着星星,披着寒风,艰难地行进。”⒊清 代官员候补实缺,内幕十分黑暗,有终生潦倒不得放任的,故称之“黑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这是他遇了红点子,当了阔差使之故;若在数年以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