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征徭 征徭的意思
zhēngyáo

征徭

简体征徭
繁体徵徭
拼音zhēng yáo
注音ㄓㄥ ㄧ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ēng,(1) 远行。【组词】:长征。征途。征夫。征人。征衣。征帆(远行的船)。(2) 用武力制裁,讨伐。【例句】:征服(用力制服)。征讨。征伐。征战(出征作战)。南征北战。(3) 召集。【组词】:征兵。征募(招募兵士)。征集兵马。(4) 收集。【组词】:征税。征粮。(5) 招请,寻求。【组词】:征求。征稿。征婚。征聘(招聘)。征询(征求意见)。(6) 证明,证验。【例句】:征引(引用,引证)。信而有征。(7) 表露出来的迹象。【组词】:特征。征候。

yáo, ◎ 古代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组词】:徭役。

基本含义

征召人民服兵役或征收人民财物。

征徭的意思

征徭 [zhēng yáo]

1. 亦作“征繇”。

3. 赋税与徭役。

征徭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征繇”。赋税与傜役。

《后汉书·隗嚣传论》:“至使穷庙策,竭征徭,身殁众解然后定。”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六龙言旋,迺下詔復除征繇。”
元 汤式 《天净沙·小景》曲:“山翁一笑,胜桃源堪避征徭。”
徵徭:赋税和徭役。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边地勤输輓,徵徭念践更。”


征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中释义: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 北齐。历代迭有变更。《旧唐书·杨炎传》:“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文献通考·户口一》:“其应入役者,共计本户丁中用为等级,不得以折生蠲免。”
    • 2.
      容庇释义:亦作“容芘”。包庇;宽容庇护。《宋史·度宗纪》:“﹝ 咸淳 九年五月﹞丁卯,申禁奸民妄立经会,私创庵舍,以避征徭,保伍容芘不觉察坐之。”《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如舶司官吏容庇,或觉察得知,或因事发露到官,定将官吏断罢不叙。”《元史·世祖纪十三》:“江 淮 豪家多行贿权贵,为府县卒史,容庇门户,遇有差赋,惟及贫民,詔 江 淮 行省严禁之。”清 洪昇《长生殿·复召》:“念臣妾如山罪累,荷皇恩如天容庇。”
    • 3.
      征繇释义:见“征徭”。
    • 4.
      横徵暴赋释义:(横今读héng)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唐 元稹《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固合抚绥黎庶,上副天心,蠲减征徭,内荣乡里。而乃横徵暴赋,不奉典常,擅破人家,自丰私室。”
    • 5.
      生黎释义:⒈人民。 晋 陆云《逸民箴》:“在昔后帝齐物达观,赏不假爵,教不示劝,号謚莫设,而生黎淳晏。”⒉旧时对我国少数民族 黎族 中山居者的称谓。《宋史·蛮夷传三·黎洞》:“今 儋崖、万安 皆与 黎 为境,其服属州县者为熟 黎,其居山洞无征徭者为生 黎,时出与郡人互市。”清 袁枚《新齐谐·禁魇婆》:“广东 崖州 居民半属 黎 人,有生熟 黎 之分。生 黎 居 五指山 中,不服王化;熟 黎 尊官长,来见则膝行而入。”
    • 6.
      科徭释义:科征徭役。
    • 7.
      笱梁释义:捕鱼的设备。语出《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清 曹寅《渔材》诗之二:“征徭间架少,风俗笱梁存。”
    • 8.
      赐履释义:⒈《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 河,南至于 穆陵,北至于 无棣。”杜预 注:“履,所践履之界。”后因以“赐履”指君主所赐的封地。唐 柳宗元《代裴中丞贺分淄青为三道节度表》:“山川备临制之形,道途适征徭之便,俾侯既定,赐履以寧。”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汤丞相 封 庆国公,命下,汤公 谓此 仁宗 赐履之国,自 天圣 以来无封者,欲请避之。”明 张煌言《和定西侯张侯服品题金山原韵》之三:“何人独受专征詔,赐履由来首 渭 津。”⒉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

征徭(zhengy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征徭是什么意思 征徭读音 怎么读 征徭,拼音是zhēng yáo,征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征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