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的意思
guānzhīzhàn

官渡之战

简体官渡之战
繁体官渡之戰
拼音guān dù zhī zhàn
注音ㄍㄨㄢ ㄉㄨˋ ㄓ ㄓㄢ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dù,(1) 横过水面。【组词】: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2) 由此到彼。【组词】:渡过难关。(3) 转手,移交。【组词】:引渡。(4) 过河的地方。【组词】:渡口。渡头。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zhàn,(1) 打仗。【组词】: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组词】:论战。争战。(3) 发抖。【组词】:战抖。寒战。胆战心惊。(4) 姓。

基本含义

官渡之战是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地区进行的一场重要战役。成语“官渡之战”比喻关键时刻的决战,也用来形容关键时刻的决策或决断。

官渡之战的意思

官渡之战 [guān dù zhī zhàn]

1. 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东汉末年,大小军阀割地称雄,世族豪强袁绍,自恃兵多粮足,于建安四年 (199 年)春天,率兵十余万南下,准备攻打许昌,消灭曹操。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相拒,乘袁军轻敌,偷袭袁军后方乌巢,焚烧了袁绍的军粮,并乘势全线进攻,歼灭了袁军七万余。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Guandu Warfare;]


国语词典

官渡之战 [guān dù zhī zhàn]

⒈ 东汉建安五年,袁绍率军攻打曹军,曹操智胜袁绍,于白马津击溃绍军,史称为「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什么意思 官渡之战读音 怎么读 官渡之战,拼音是guān dù zhī zhàn,官渡之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官渡之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