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 [bō zhǒng]
1. 把种子植入土中。
英[sow;]
播种 引证解释
⒈ 播下种子。
引《书·吕刑》:“稷 降播种,农殖嘉穀。”
《淮南子·修务训》:“於是 神农 乃始教民播种五穀,相土地,宜燥溼肥墝高下。”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老莱子》:“饮水食菽,垦山播种。”
宋 曾巩 《薤山谢雨文》:“麦则滋荣,稻可播种。”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八章:“清明过后,下了一场春雨,家家户户都忙着春耕播种。”
国语词典
播种 [bō zhǒng]
⒈ 散布种子于土壤中,使其生长。
引《书经·吕刑》:「稷降播种,农殖嘉谷。」
播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克释义:⒈蒙语“大”的音译。《明史·李成梁传》:“土蛮 部长 一克灰正 纠 把兔儿、炒花、花大 等三万骑,约 土蛮 诸子共驰 辽阳 挟赏。”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译音无定字》:“《李成梁传》前称大委正,后称一克灰正,亦是一人。蒙古语大为伊克,亦曰一克;委灰音相似也。”原注:“《王崇古传》俺答 妻一克哈屯,盖其大妻也。《元史》作也可,《兵志》作也可怯薛,谓第一怯薛也。”⒉表数量。公制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藏语用于容量和地积: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2.
一脚耧释义:一只脚的耧。耧,一种播种用的农具。
- 3.
不稼不穑释义: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 4.
不误农时释义: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 5.
东蒙客释义:晋 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老莱子 者,楚 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於 蒙山 之阳……饮水食菽,垦山播种。”后因以“东蒙客”泛指处士、隐士。
- 6.
丰年祭释义:也称“丰收节”。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八月开始,为期六至十天。届时,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准备酒、糕、肉等食品,举行祭祖、狩猎、播种、捕鱼、饮宴和分祭食等仪式。青年男女还举行唱歌、跳舞、竞走、赛跑等活动,有的还同时举行成年礼。
- 7.
休耕地释义:闲置起来以备播种的可耕地的一部分。
- 8.
农殖释义:亦作“农植”。劝民种植。后泛指种植。《书·吕刑》:“稷 降播种,农殖嘉穀。”《汉书·食货志上》:“食谓农殖嘉穀可食之物。”《后汉书·刘虞传》:“虞 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 上谷 胡 市之利,过 渔阳 盐铁之饶,民悦年登,穀石三十。”《晋书·陶侃传》:“是以百姓勤於农殖,家给人足。”
- 9.
农活释义:农业生产的工作,如耕地、播种、施肥、收割等。
- 10.
冬大麦释义:一种在秋季播种,来年春季或夏季成熟的大麦。
- 11.
冬季作物释义:一种冬季播种生长而春季成熟的作物(如燕麦)
- 12.
冬小麦释义:指秋天播种第二年夏天收割的小麦。
- 13.
刀耕火耨释义:耨:除草。 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 14.
分秧释义:将稻种播种于秧田中,待成苗后,分而插之,谓之分秧。
- 15.
前作释义:⒈前人的著作。⒉指某一种作物种植前所种的作物。例如水稻或谷子收获后播种小麦,水稻或谷子即为小麦的前作。
- 16.
双季稻释义:在同一块田里,一年栽种和收获两次的稻。 周立波《桐花没有开》一:“要插双季稻,旱谷子播种要早一些。”
- 17.
发芽率释义:在规定条件和时 期内发芽种子占种子总粒数的百分数。用于测定种子发芽能力,供确定播种量时参考。
- 18.
叔均释义:传说为 后稷 弟弟的儿子,他继承父辈的事业,播种百谷,并开始用牛耕地。
- 19.
司农释义:⒈官名。 上古时代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吕氏春秋·季冬》:“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器械既成,以给司农,司农者,田官也。”《汉书·东方朔传》:“后稷 为司农。”颜师古 注:“主播种。”⒉官名。汉 始置,掌钱谷之事。亦称大司农,为九卿之一。汉 建安 改为大农,由 魏 至 明,历代相沿,或称司农,或称大司农。清 代以户部司漕粮田赋,故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清 光绪 年间,常熟 人 翁同龢 为户部尚书,世有以“司农常熟世间荒”讥之者。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
- 20.
嘉谷释义:⒈古以粟(小米)为嘉谷,后为五谷的总称。《书·吕刑》:“稷 降播种,农殖嘉穀。”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嘉穀不耘,则荑莠弥漫。”宋 王禹偁《拟封田千秋为富民侯制》:“虽有玄珠虹玉,勿谓之宝,朕之宝者,嘉穀也。”明 刘基《北上感怀》诗:“农夫植嘉穀,所务诛稂秕。”⒉嘉禾。《史记·周本纪》:“晋 唐叔 得嘉穀,献之 成王,成王 以归 周公 于兵所。”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嘉穀﹞二苗同为一穗。”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嘉穀六穗,我穡曷蓄。”《汉书·宣帝纪》:“元康 四年,嘉穀玄稷降于郡国。”参见“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