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ǐ,(1)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组词】:比赛。比附。对比。评比。(2) 能够相匹。【组词】:今非昔比。无与伦比。(3)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组词】:三比二。(4)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组词】:比例。比值。(5) 譬喻,摹拟。【组词】:比如。比方。比兴(xìng)(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6) 靠近,挨着。【例句】: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7) 和,亲。【组词】:比顺。(8) 及,等到。【组词】:比及。
yù,(1) 比方。【组词】:比喻。譬喻。(2) 明白,了解。【组词】:不言而喻。家喻户晓。(3) 说明,使人了解。【组词】:晓喻。喻之以理。(4) 姓。
1. 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
英[allegory; comparison; metaphor; figure of speech;]
⒈ 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
引《汉书·师丹传》:“天下一统,而称引亡 秦 以为比喻,詿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正末云]小将军,你和他廝杀呵,有个比喻。[ 刘无敌 云]将何比喻?[正末唱]你恰便似病羊儿逢着大虫。”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二:“你的比喻不对!男人是不能够拿花来比的。”
⒉ 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即以甲事物来比拟乙事物。它在形式上,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
⒈ 将两种相似的事物相比,使得所说的话或所写的文章具体生动,容易了解,富有形象化。例如吝啬的人,可用铁公鸡来比喻其一毛不拔。
1.相煎何急,比喻兄弟之间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迫害。
2.一枝之栖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所求不多。
3.一针一线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4.张敞画眉,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5.人们常用“阿斗”一词来比喻无能之辈。
6.为什么神圣的作者允许自己做模棱两可的比喻?
7.正本清源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8.这类歇后语所用的比喻不同,说明的问题一样,是殊途同归的。
9.猪卑狗险比喻卑鄙阴险的人。
10.甑尘釜鱼形容家贫困顿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11.竹苞松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12.铸成大错比喻因为小事而犯了大错。
13.迎春花靠近地面的树干上伸出了绿枝,吐出了绿芽,一棵棵盛开的迎春花,在微风中摇摆着纤细的身姿,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美妙的比喻句乐曲中翩翩起舞。
14.冬风像脱缰的野比喻句马,到处奔跑。它吹到人身上,冷飕飕的,像一把刀在割。
15.文章写得漂亮,是因为他善用修辞,例如比喻、拟人等。
16.恰当的比喻可以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更形象、更生动。
17.这句子,比喻句用得恰如其分,描述的景色迷人,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8.以“爱心”为陈述对象,仿造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19.书本原是人类思想的结晶也就是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这是应该比喻句,都是这个比喻有点不伦不类啊。
20.坐不重席,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