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夫 [bǐ fū]
1. 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
例鱼悬兽槛,鄙夫知之。——《晋书·董京传》
英[ burn; vagrant; a vulgar person; ]
2. 第一人称的谦称。
英[ I; ]
鄙夫 引证解释
⒈ 庸俗浅陋的人。
引《论语·子罕》:“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
宋 陆游 《删定官供职谢启》:“是以鄙夫深文而不知还,儒者高谈而靡适用。”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岂学那鄙夫失位把眉顰。”
叶圣陶 《穷愁》:“阿松 所识,不出里巷鄙夫。”
⒉ 自称的谦词。
引汉 张衡 《东京赋》:“鄙夫寡识,而今而后,乃知大 汉 之德馨,咸在於此。”
唐 李端 《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诗:“鄙夫今夜兴,唯有 子猷 知。”
国语词典
鄙夫 [bǐ fū]
⒈ 见识浅薄的人。
引《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文选·张衡·东京赋》:「鄙夫寡识,而今而后,乃知大漠之德馨,咸在于此。」
⒉ 人格卑陋的人。
引《论语·阳货》:「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孟子·尽心下》:「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⒊ 自称的谦词。
引唐·钱起〈幽居春暮书怀〉诗:「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
鄙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乎哉释义:⒈语气助词。表感叹。《论语·宪问》:“子曰:‘赐 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后汉书·郭泰传》:“林宗 起拜之曰:‘卿贤乎哉!’因劝令学,卒以成德。”⒉语气助词。表疑问。《孟子·梁惠王上》:“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⒊语气助词。表设问或反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将可乎哉?殆必不可。”《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后汉书·李法传》:“鄙夫可与事君乎哉?苟患失之,无所不至。”明 刘基《书善最堂卷后》:“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於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郑苏
- 2.
县尹释义:一县的长官。《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此子为 穿封戌,方城 外之县尹也。”唐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得生字》诗:“鄙夫忝县尹,愧慄难为情。”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易内奇案》:“县尹与 戴 有钱债情,密嘱解和。”
- 3.
患失释义:生怕失去。《左传·昭公十八年》:“大人患失而惑。”杨伯峻 注:“患失即《论语·阳货篇》之‘患失之’,患失位也。”清 恽敬《南华九老会诗谱序》:“是故过於进,将为患失之鄙夫,过於退,不失为引身之君子。”参见“患得患失”。
- 4.
愧慄释义:惭愧惶恐。 唐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鄙夫忝县尹,愧慄难为情。”
- 5.
薄夫释义:⒈刻薄的人。 《孟子·尽心下》:“孟子 曰:‘圣人,百世之师也……闻 柳下惠 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上即位之三年,朝廷清明……异时薄夫鄙人,皆洗心易德,务为忠厚,人人自重,耻言人过。”清 孙枝蔚《题陈侯祠呈莫翁釐峰》诗:“谁能敦古道,一使薄夫耻。”⒉平庸浅薄的人。唐 卢仝《叹昨日》诗之二:“天下薄夫苦耽酒,玉川先生 也耽酒;薄夫有钱恣张乐,先生无钱养恬漠。”宋 林逋《深居杂兴》诗之三:“薄夫何苦事姦姦,一室琴书自解颜。”
- 6.
藉口释义:⒈借别人的话作为依据。《左传·成公二年》:“若苟有以藉口而復於寡君,君之惠也。”杜预 注:“藉,荐;復,白也。”孔颖达 疏:“言无物则空口以为报,少有所得则与口为藉,故曰藉口。”⒉多作托辞或假托的理由。宋 陈善《扪虱新话》卷二:“唐 史称 房 杜 不言功,予谓此乃庸人鄙夫持禄固位者得以藉口也。”清 李渔《玉搔头·闻警》:“他假公藉口为除奸横,其实要自逞强兇。”⒊谓充饥。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蔓菁》:“乾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藉口,何必饥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我军出界近二旬,所获才三十
- 7.
金狄释义:⒈金人。铜铸的人像。《文选·张衡<西京赋>》:“高门有閌,列坐金狄。”李善 注:“金狄,金人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按 秦始皇 二十六年,长狄十二,见於 临洮,长五丈餘,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狄。”唐 李商隐《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清 孙中岳《大侄书金陵回即走西安怅然念之》诗:“故宫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风动石鲸。”⒉借指佛或佛教。《旧唐书·武宗纪》:“一朝隳残金狄,燔弃胡书,结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宋 苏轼《赠梁道人》诗:“
- 8.
韶濩释义:亦作“韶护”。亦作“韶頀”。汤 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濩》者。”杜预 注:“殷汤 乐。”孔颖达 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称濩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 大禹 也。”一说,舜 乐和 汤 乐。《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步中《雅》《颂》,骤合《韶》《护》。”李善 注引 郑玄 曰:“《韶》,舜 乐;《护》,汤 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汉 桓宽《盐铁论·论菑》:“盖 越 人美蠃蚌而简太牢,鄙夫乐咋唶而怪韶濩。”唐 元结《欸乃曲》之三:“停橈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