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昏晓 昏晓的意思
hūnxiǎo

昏晓

简体昏晓
繁体昏曉
拼音hūn xiǎo
注音ㄏㄨㄣ ㄒㄧ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ūn,(1) 天刚黑的时候。【组词】:黄昏。昏晓(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2) 暗而无光。【组词】:昏暗。昏黑。(3) 惑乱。【组词】:昏愦。昏聩。昏庸。(4)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组词】:发昏。昏厥(亦称“晕厥”)。昏乱。(5) 古同“婚”,婚姻。

xiǎo,(1) 天明。【组词】:晓市。拂晓。破晓。报晓。(2) 知道,懂得。【组词】:晓畅。晓得。分晓。(3) 使人知道清楚。【组词】:晓示。晓谕。

基本含义

指天刚亮或天快黑的时候。

昏晓的意思

昏晓 [hūn xiǎo]

1. 犹晨昏,早晚。明和暗。指昼和夜。旦夕间,很短的时间。

昏晓 引证解释

⒈ 犹晨昏,早晚。

《晋书·文苑传·曹毗》:“故大人达观,任化昏晓,出不极劳,处不 巢 皓。”
《南齐书·东昏侯纪》:“干戈鼓譟,昏晓靡息。”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听採民讼,昏晓必通,召引轩櫺,躬亲辨决。”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京师街衢置鼓於小楼之上,以警昏晓。”

⒉ 明和暗。指昼和夜。

唐 杜甫 《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仇兆鳌 注引 徐增 曰:“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登龙池绝顶凭虚阁》词:“澒洞荒寒非世境,昏晓阴阳盪割,更古木冷烟轇轕。”

⒊ 旦夕间,很短的时间。

宋 苏轼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作诗记餘欢,万古一昏晓。”


国语词典

昏晓 [hūn xiǎo]

⒈ 早晚、朝夕。

《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干戈鼓噪,昏晓靡息。」
南朝陈·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若夫听采民讼,昏晓必通,召引轩棂,躬亲辩决。」

⒉ 明暗。

唐·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⒊ 比喻很短的时间。

宋·苏轼〈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作诗记余欢,万古一昏晓。」


昏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巡城释义:⒈巡视城防、街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卫 人伐 邢,二 礼 从 国子 巡城。”《南史·贼臣传·侯景》:“简文 虑人情有变,乃请上舆驾巡城。”明 汤显祖《牡丹亭·御淮》:“巡城彻昏晓,这军民苦劳。”⒉御史职名之一。职掌京城治安。明 陆嘘云《世事通考·文职公署类》:“巡城、巡关……俱正七品。”《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断案》:“次日巡城御史拘左右邻里审问夫妇被杀之故。”⒊沿城,靠城。《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巡城三面不堪居,长者烦怨心犹预。”
    • 2.
      昏曙释义:昏晓,早晚。
    • 3.
      画角释义:古管乐器。传自 西羌。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
    • 4.
      禁鼓释义:设置在宫城谯楼上报时的鼓。 《水浒传》第五六回:“早听得譙楼禁鼓,却转初更。”《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五年》:“权德 因条上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皆復 长安 旧制。”
    • 5.
      篝灯释义:谓置灯于笼中。《宋史·陈彭年传》:“彭年 幼好学,母惟一子,爱之,禁其夜读书,彭年 篝灯密室,不令母知。”宋 王安石《书定院窗》诗:“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董生》:“方将篝灯,适友人招饮,遂扃户去。”清 曹寅《玲珑四犯·雨夜听琵琶》词:“篝灯重到,凉烟四纈闲窗,又几度昏昏晓晓?”清 姚鼐《夜读》诗:“篝灯每夜读,古人皆死矣。”
    • 6.
      缀术释义:⒈古代天文学的一种测算法。宋 沉括《梦溪笔谈·技艺》:“求星辰之行,步气朔消长,谓之‘缀术’。”宋 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二》:“前世修历,多只增损旧历而已,未曾实考天度。其法须测验每夜昏晓夜半月及五星所在度秒,置簿録之。满五年,其间剔去云阴及昼见日数外,可得三年实行,然后以算术缀之,古所谓‘缀术’者此也。”⒉亦作“缀述”。书名,算经十书之一。南朝 齐 祖冲之 撰,六卷。《隋书·经籍志》著录,又见《律历志》。《南齐书》、《南史》中《祖冲之传》皆作“缀述”。唐 王孝通《〈缉古算经〉进书表》谓为 祖暅之 作。唐

昏晓(hunx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昏晓是什么意思 昏晓读音 怎么读 昏晓,拼音是hūn xiǎo,昏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昏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