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愦 [hūn kuì]
1. 头脑昏乱;神志不清。愚昧;糊涂。
昏愦 引证解释
⒈ 头脑昏乱;神志不清。
引《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 眼中垂泪道:‘适才昏憒之时,恍恍忽忽到一个去处,如大官府之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亭》:“方昏憒间,忽闻妇人哭入。视之,则縗絰者 长亭 也。”
许杰 《七十六岁的祥福》:“一时间他又震眩在恐怖的心境中。 平梅 抬起头来,看见 祥福 的半昏愦的情形。”
⒉ 愚昧;糊涂。
引《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甚矣, 公叔 之病也,乃使我託国於 卫鞅,又曰:‘不用则杀之。’夫 鞅 何能为?岂非昏憒之语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老妇昏憒,一时见利取此钱。”
聂绀弩 《论万里长城》:“他就是那时候的,穷乡僻壤的三家村里,昏愦腐朽,愚昧顽固的冬烘学究。”
昏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偏闇释义:偏执昏愦。
- 2.
僮昏释义:昏愦无知。 亦指昏愦无知的人。
- 3.
大惊圆释义:药用名,主治治惊风诸,壮热昏愦,神志恍惚等症状。
- 4.
微劣释义:⒈暗劣,昏愦。 ⒉衰弱。
- 5.
徵创释义:犹惩戒。 徵,通“惩”。黄药眠《五月歌》:“他们起来徵创了昏愦的官僚,演成了壮美的暴动。”
- 6.
惶愦释义:惊慌昏愦。
- 7.
昏塞释义:⒈昏愦闭塞;昏聩。 ⒉遮蔽,充塞。
- 8.
昏愎释义:昏愦而刚愎。
- 9.
昏愦胡涂释义:昏愦:昏乱。形容头脑糊涂,不明事理。
- 10.
昏湎释义:昏愦沉溺。
- 11.
昏耄释义:⒈亦作“昏髦”。衰老;老迈。汉 赵晔《吴越春秋·夫差传》:“杀四方蓬蒿以立名于 荆 蛮,斯亦大夫之力。今大夫昏耄而不自安,生变起诈,怨恶而出。”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杜亚 言卿昏耄,卿乃如是健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我家老子昏髦,倘有不悉,郎肯为 长亭 一念老身,为幸多矣。”⒉昏愦;糊涂。《三国志·吴志·甘宁传》:“祖 今年老昏耄已甚,财穀并乏,左右欺弄,务於货利,侵求吏士。”宋 欧阳修《问进士策》之一:“自 秦 之焚书,‘六经’尽矣。至 汉 而出者,皆其残脱颠倒,或传之老师昏耄之説,或
- 12.
昏耗释义:⒈昏乱;迷糊。耗,通“眊”。⒉指昏愦而又体力衰竭。
- 13.
晚谬释义:年老昏愦。 《新唐书·萧至忠传》:“帝曰:‘至忠 诚国器,但其晚谬尔,其始不谓之贤哉?’”宋 陆游《连日大寒夜坐复苦饥戏作短歌》:“古来贤达多晚谬,千载遗笑 綺 与 园。”
- 14.
暴悖释义:⒈残暴悖逆的人。 ⒉昏愦悖谬。
- 15.
氛昏释义:⒈亦作“氛昬”。云雾;烟霭。⒉喻指昏愦惑乱的人。
- 16.
润体圆释义:治诸风手足不遂,神志昏愦,语言蹇涩,口眼僻,筋脉挛急,骨节烦疼,头旋眩运,恍惚不宁,健忘怔忪,痰涎壅滞,及皮肤顽厚,麻痹不仁。
- 17.
淫昏释义:极度昏庸;淫乱昏愦。《书·多方》:“有夏 诞厥逸,不肯慼言于民,乃大淫昏,不克终日劝于帝之迪。”孔 传:“言 桀 乃大为过昏之行,不能终日劝於天之道。”《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丁未,行幸 长安”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不欲使千室之邑忠信贞良与夫淫昏之党,共受涂炭。”宋 司马光《和王介甫<巫山高>》:“安肯来从 楚国 君,凭依梦寐为淫昏。”《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四年》:“邕州 俗尚淫祀,被病者不敢治疗,但益杀鸡豚,徼福于淫昏之鬼。”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中国 的阔人诚然很多淫
- 18.
温蠖释义:昏愦。
- 19.
眩瞀释义:⒈眼睛昏花,视物不明。 ⒉昏愦;迷乱。
- 20.
老昧释义:年老昏愦。宋 范仲淹《奏乞选河北州县官员》:“臣料按察使奏黜者,不过老昧贪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