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名 [jì míng]
1. 写上姓名,表明权利或责任的所在。
例记名支票。
英[put down one's name; sign;]
记名 引证解释
⒈ 记载姓名。
引唐 张籍 《旧宫人》诗:“宫锦不传样,御香空记名。”
宋 强至 《代王君贶尚书谢传宣抚问表》:“貂璫中使,因将命于别京;管钥守臣,辱记名于丹扆。”
徐特立 《论无产阶级专政与民主集中制》:“对于正式选的名单,每个人还是可以随意把它抹掉,写自己愿写的名单,而选举人无需记名。”
⒉ 清 制,官吏有功绩,交吏部或军机处记名,以备提升。
引《大马扁》第三回:“因已记名,就不难做御史。”
《清史稿·选举志六》:“京察以子卯午酉岁,部院司员由长官考覈,校以四格,悬‘才、守、政、年’为鵠。分称职、勤职、供职三等。列一等者,加级记名,则加考引见备外用。”
国语词典
记名 [jì míng]
⒈ 记载姓名,以明功绩或权利的归属。
例如:「这次选举采记名投票。」
记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记名释义:清 代被保举的人或在军机处记名,或在吏部记名,在军机处记名者较易得官,称内记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原这 赵大人 也是一个 江南 候补道,号叫 啸存,这回进京引见,得了内记名出来。”
- 2.
即用释义:清 代铨选官员有“即用”之制。谓遇缺即可补用。《清会典·吏部六·文选清吏司》“凡选,有即选”原注:“凡奉旨即用之员,不论双单月,遇缺即选。”《清会典事例·吏部十七·满洲铨选》:“又諭昨引见新科进士名单内有点记名者,朕看诸人皆有年纪,人尚可用,著以知县即用。”
- 3.
名姓释义:⒈即姓名。《穀梁传·庄公二十六年》:“言大夫而不称名姓。”《史记·项羽本纪》:“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唐 李复言《续幽怪录·张质》:“名姓偶同,遂不审勘。”清 孙枝蔚《村居杂感》诗:“雄心閒自笑,名姓竟谁知。”管桦《不讲理的人》:“因为多年不见,又没通过书信,忘了名姓。”⒉有名望的姓氏。即旧族。《国语·楚语下》:“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韦昭 注:“名姓,谓旧族。”
- 4.
名籍释义:⒈记名入册。 ⒉犹名册。
- 5.
宣朗释义:彰明;明朗。 《国语·楚语下》:“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韦昭 注:“朗,明也。”三国 魏 曹植《谢妻改封表》:“洪施遂隆,既荣枝榦,猥復正臣妃为 陈妃,光曜宣朗,非妾妇惷愚所当蒙被。”宋 朱熹《斋居感兴》诗之一:“皇牺 古神圣,妙契一俯仰。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明 李东阳《会试录序》:“我国家天造之初,气化浑厚,歷数十年,渐以宣朗。又数十年,而条制之精明、典仪之賁饰已极。”章炳麟《辨诗》:“然七言在 陈 隋,气亦宣朗,不杂传记名物之言。”
- 6.
庄票释义:旧时钱庄发行的本票。因采用不记名式,故可在市面流通,视同现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先见一张一千两银子的庄票,盖在上面。”茅盾《林家铺子》四:“钞票四百二十元,外加即期庄票两张。”
- 7.
提单释义:⒈也叫提货单。 提取货物的凭据。⒉海商法上用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凭证。分记名提单、指示提单和不记名提单。
- 8.
李将军列传释义:传记篇名。 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通过描写西汉“飞将军”李广的机智勇敢、廉洁宽厚,以及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文章叙事突出重点,多细节描写,是《史记》中的传记名篇。
- 9.
注名释义:谓记名于名册。
- 10.
清折释义:指奏折。《清会典事例·兵部·补用记名官》:“乾隆 五年奏准:满洲、蒙古 副都统员缺,将奉旨记名者,於本翼内开列十人,别缮清摺,与题本一併进呈。”
- 11.
着籍释义:⒈记姓名于宫门的门籍。⒉记名于某学者门下为弟子。亦泛指弟子。⒊登记在户籍上。⒋引申为有名。
- 12.
简放释义:⒈谓选择放出。《北齐书·后主纪》:“又詔掖庭、晋阳、中山 宫人等及 鄴下、并州 太官官口二处,其年六十已上及有癃患者,仰所司简放。”⒉清 代谓经铨叙派任道府以上外官。清 林则徐《奏参因循不振之镇将分别勒令休致降补折》:“其所遗 南澳镇 总兵员缺紧要,并请旨迅赐简放,以重职守。”《中国现在记》第一回:“每逢朝廷简放主考学差,他总有分。”《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上头看他一脸的连鬢大鬍子,龙心大为不悦,説他样子很像个汉奸似的,幸亏奏对尚还称旨,才赏了个知府,记名简放。”
- 13.
股票释义:股东对公司出资的权利凭证。由公司签发,可以证明股东所持股份和股权。分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 14.
记名制释义:办理有关手续时登记名字(不一定是真实的)的制度。
- 15.
记名符释义:古代儿童佩用的一种迷信物。旧时恐小孩夭折,故寄名于神或僧道为弟子,并佩戴僧道所画的符箓,以辟邪祛祟,却病延年。《红楼梦》第八回:“﹝ 宝玉 ﹞项上掛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 16.
记名指示释义:记名指示即提单上收货人一栏内载明“由某人指示”或“指示”字样的提单。
- 17.
记名释义:记载姓名,表明权利或责任的所在:记名证券。无记名投票。
- 18.
过户释义:房产、车辆、记名有价证券等在买卖、继承或赠与时,依照法定手续更换所有者姓名:房子已经过完了户。
- 19.
通籍释义:做官。 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通籍谓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通籍。通籍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 20.
门籍释义:古代悬挂在宫殿门前的记名牌。长二尺,竹制,各书官员姓名、年龄、身份等。后改竹籍为簿册。册籍上有名方可出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除 竇婴 门籍,不得入朝请。”《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门籍,出入宫殿门之籍也。”唐 颜真卿《论百官论事疏》:“其有无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对,不许关碍,所以防壅蔽也。”明 陈良谟《见闻纪训》:“凡京官俱书名簿上,置 长安门,谓之门籍。有病註‘病’字在名下,不朝参,谓之註门籍。”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论文下·通籍》:“汉 制:司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