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乾达达释义:干爹,义父。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二部分十一:“干达达,你也这样挖苦你正经女儿吗?”
- 2.
伸抖释义:⒈方言。 舒畅,畅快。李劼人《天魔舞》第二章:“﹝ 唐淑贞 ﹞随着丈夫十年,没有过过一天伸抖日子。”《新华文摘》1982年第3期:“光是前年为大队买那台柴油机,他在县城里耍得多伸抖?”⒉方言。神气而漂亮。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九:“那么矮,那么瘦,又那么穷酸的样子,不亏了一身伸抖衣裳,就不象猴儿,也象他妈一个叫化子。”
- 3.
供帐释义:⒈亦作“供张”。陈设供宴会用的帷帐、用具、饮食等物。亦谓举行宴会。汉 班固《东都赋》:“尔乃盛礼兴乐,供帐乎 云龙 之庭。”《汉书·张延寿传》:“上为 放 供张,赐甲第,充以乘舆服饰。”唐 许敬宗《奉和圣制送来济应待》诗:“万乘腾鑣惊歧路,百壶供帐饯离宫。”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元丰 八年之元日,适大朝会,有司宿供帐,设舆輅、仪物於 大庆殿 下。”《明史·海瑞传》:“曩 胡公 按部,令所过勿供张。”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一:“沿路州县除供张之外,还须修治道路。”⒉指供宴饮之用的帷帐、用具、饮食
- 4.
发见释义:⒈亦作“发现”。显现;出现。《史记·天官书》:“日月晕适,云风,此天之客气,其发见亦有大运。”宋 苏轼《焦千之求惠山泉诗》:“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镜》:“唐 开元 宫中镜,尽以白银与铜等分铸成……朱砂斑点,乃金银精华发现。”《孽海花》第二四回:“听几句 张夫人 説来的病源,看一回 雯青 发现的气色,一切脉,就摇头説不好,这是伤寒重症。”《清史稿·食货志一》:“其生地并无可考而在 中国 地方发见之弃儿,同。”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二:“这一年,坟园里发见了奇事。”⒉表现。宋
- 5.
寒燠释义:⒈冷热。《汉书·天文志》:“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曰为寒暑。”《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雨旱寒奥,亦以风为本,四气皆乱,故其罚常风也。”晋 葛洪《抱朴子·吴失》:“阴阳相沴,寒燠繆节。”清 赵翼《渔塘》诗:“维桑可御寒,维柳可纳凉,寒燠各有资,此亦经济方。”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而又因 成都平原,寒燠适中,风物清华,彼此都是外籍,又无聚族而居的排外恶习,自然不会发生嫉视异乡人的心理。”⒉借指时间。一寒一燠,代表一年。清 陈确《与刘伯绳
- 6.
尊纪释义:尊介。 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秦伯 送卫於 晋 三千人,实纪纲之僕。”《荡寇志》第七六回:“看那 云威 背后,只一个小厮,便道:‘小侄有句话要禀叔父,叫尊纪回避了。’”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二:“我正来找你,在街口就碰见你的尊纪,你晓得不?大事坏了!”
- 7.
御驾亲征释义:⒈谓天子亲自率兵征讨。 《前汉书平话》卷上:“朕觀班中臣宰,多半而鬢髮斑白,無人掌師。寡人御駕親征,迎敵 陳豨,除 河東 萬姓之災,免黎民塗炭之苦。”《三国演义》第八一回:“今 劉玄德 即了帝位,統精兵七十餘萬,御駕親征,其勢甚大。”清 李渔《奈何天·师捷》:“王爺有令,他不過假弄軍聲,使我不能安睡,料想決不下來,也没多幾個人馬,不消御駕親征,您們殺他幾陣便了。”⒉喻指亲自出面做某事。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假使不是被同桌坐的年纪较大的同学悄悄推醒,那必得要等老师御驾亲征,拿界方来敲醒。”
- 8.
拜生释义:拜生日,拜寿。 巴金《秋》一:“去年 婉儿 在 冯 家生了一个儿子,上月带了儿子来给三婶拜生。”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二:“一盘寿桃,一盘寿面……拜生之后,本想到内室烟盘侧去陪陪 钱亲翁 的。”
- 9.
旁徵博引释义:大量地引证材料。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史湘云 影 陈维崧,宝釵、妙玉 则从 徐 説,旁徵博引,用力甚勤。”沙汀《祖父的故事·巡官》:“老头子又会说那是官腔,不可靠的,而且旁征博引些事实来证明一切官腔之不可靠。”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幺伯娘 还旁征博引,举出许多奉教不好的例来。”
- 10.
泼撒释义:⒈江淮 民间年终时家人宴集称“泼撒”。唐 韦应物《至西峰兰若受田妇馈》诗:“田妇有嘉献,泼撒新岁餘。”⒉亦作“泼洒”。将液体或其他细小东西向外倒洒,使散开。《小说选刊》1984年第1期:“河畔烧过的草地,黑乎乎的,像国画先生泼洒了成吨的墨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三回:“到底是大家姑娘出身,懂得规矩礼法,虽是一大罈子的 山西 老醋,搁在心上,却不肯泼撒出来。”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猜他是个坏人,确是冤枉了他,倒像个土粮户……举动才那样地直率粗鲁,气象才那样地土苕,用钱也才那样地泼撒。”
- 11.
玉泉释义:⒈传说中 昆仑山 上的泉名。王充《论衡·谈天》引 汉 司马迁 曰:“《禹本纪》言‘河 出 崑崙 ……其上有 玉泉、华池。’”今本《史记·大宛列传论》作“醴泉、瑶池”。⒉清泉的美称。晋 陆机《招隐》诗之一:“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下:“荆州、清溪、秀壁 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宋 苏舜钦《天平山》诗:“石竇落玉泉,泠泠四时雨。”《群音类选·泰和记·桓元帅龙山会僚友》:“嶙峋古石吐清烟,峭壁千寻掛玉泉。”⒊犹九泉。唐 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诗:“始谓调金鼎,如何
- 12.
画景释义:画中的景物。郭沫若《橄榄·三诗人之死》:“﹝兔子﹞在美人蕉的花丛中,在碧绿的嫩草里,互相追逐着的情形最是有风趣的画景。”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一部分一:“至今四十多年了,这幅画景,犹然清清楚楚的摆在脑际。”
- 13.
知情识趣释义:懂情意,善体贴。《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趣,隱惡揚善,千百中難遇此一人。”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要仔细看看这个婆娘……到底像不像 陆茂林 所说的那样又规规矩矩、又知情识趣?”
- 14.
磕睡释义:睡眠。 亦指倦极小睡。《朱子语类》卷十二:“恰如磕睡,彊自唤醒,唤之不已,终会醒。”明 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孩儿,孩儿,你为甚磕睡在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其时那促狭鬼约定的朋友,正坐在房里等做戏,听説是魔头到了,便伏在桌上,假装磕睡。”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七:“老爷曾说过:‘小孩子,磕睡是多些!’”
- 15.
答报释义:⒈答复。《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三年》:“使数往来相答报,延寿(甘延寿)汤(陈汤)因让之。”宋 叶适《林伯和墓铭》:“伯和 徐答报,不能屈,滋怒。”⒉报答他人的情意或恩德。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久以后得峥嶸答报你。”《红楼梦》第一一九回:“只见 宝玉 一声不哼,待 王夫人 説完了,走过来给 王夫人 跪下,满眼流泪,磕了三个头,説道:‘母亲生我一世,我也无可答报。’”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二:“这位被优礼的客人,大概为答报他的盛情起见,便给他做起媒来。”
- 16.
红顶子释义:⒈红色的帽顶子。清 代官服,礼帽上用不同质料和颜色的顶子以区别官阶,一、二品官员戴红色珊瑚珠的顶子。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四:“严复 用古文译书,正如前 清 官僚戴着红顶子演说,很能抬高译书的身价,故能使当日的古文大家认为‘骎骎与晚 周 诸子不相上下’。”⒉借指高官。《中国民间故事选·叛徒李四一》:“僧王 笑笑:‘哼,李四一 能悔过就好,只要今后能为朝廷出力,少不了你的红顶子。’”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四部分五:“嫂子,你就别难过了!愿你称心如意地直到你 金娃 戴红顶子!”
- 17.
薰炉释义:亦作“薰鑪”。用于熏香等的炉子。南朝 宋 谢惠连《雪赋》:“燎薰鑪兮炳明烛。”唐 杨炯《和崔司空伤姬》:“粉匣栖餘泪,薰炉减旧烟。”清 唐孙华《春日感怀次张蒿园韵》:“薰炉自剪 粤 香烘,胜赏难期四美同。”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八:“但一般古董家却说这一只独角羊原本是 南宋 朝宫中的薰炉,在 康熙 年间,被 四川 遂宁 张鹏翮 大学士从 北京 琉璃厂 买得,后来带回 成都,施与 青羊宫 的。”
- 18.
让手释义:让步。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那个抓 郝达三 领口的少年插嘴说道:‘这样说吗,有让手没有?’”沙汀《减租》:“全部五分之一都是 赵大爷 管业,他招了十五六家佃户,租子比一般取得重。但他有个让手,佃户每年都可以酌量拖欠一点,不必一定缴足。”
- 19.
谈风释义:⒈谈锋。谈话的劲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那制军便留他在衙门里住着,闲了时,便和他谈天,他谈风却极好。”⒉谈吐。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四:“于是两个人的谈风,很是投合,而所谈的又彼此都能了解。”
- 20.
辕门抄释义:清 代总督或巡抚官署中发抄的分寄所属各府、州、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经官署的辕门抄出,故名。辕门抄最初是抄写的,后来由报房刻成木板印刷发行。《中国现在记》第五回:“﹝ 冯耀祖 等﹞在大厅上饮酒赏灯,看见省城里有寄来的辕门抄,取过来一看,不觉吃了一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及至明日,辕门抄上刻出了‘苟 某人请期服假数天’。”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各衙门的号房里,也偶尔拿手本去挂个号,辕门抄上偶尔露一露他的官衔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