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腧穴 腧穴的意思
shùxué

腧穴

简体腧穴
繁体
拼音shù xué
注音ㄕㄨˋ ㄒ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ù, ◎ 人体上的穴道。【组词】:腧穴。肺腧。胃腧。

xué,(1) 洞,窟窿。【组词】:孔穴。石穴。穴居。穴隙。龙潭虎穴。(2)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组词】:穴位。(3)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例句】:掌穴的(指地主或班主)。走穴。穴头。(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体上特定的穴位,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关键之处。

腧穴的意思

腧穴 [shù xué]

1. 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气穴论》及《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腧穴 引证解释

⒈ 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气穴论》及《灵枢经·九针十二原》。

《明史·方伎传·滑寿》:“《难经》又本《素问》、《灵枢》,其间荣卫藏府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


腧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针两穴释义:透刺方法之一。指针刺操作时用一根针同时穿透两个腧穴的透刺法。
    • 2.
      下合穴释义:基础理论名词。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腧穴。
    • 3.
      五管释义:⒈指五脏的腧穴。 ⒉指今岭南地区。
    • 4.
      五里释义:⒈五里为经络穴位名,⒉按部位分为手五里与足五里,分属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厥阴肝经,是临床常用腧穴。
    • 5.
      募穴释义: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
    • 6.
      十二经穴释义:中医基础理论名词。 指十二经所统属的腧穴。
    • 7.
      厥阴释义:⒈中医学名词。 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⒉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⒊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参
    • 8.
      合阳穴释义: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直下2寸。
    • 9.
      支沟穴释义:Zhigouxue,中医腧穴。
    • 10.
      气穴为宝释义:“气穴为宝”是说针刺治病时,选则穴位要根据病情、季节来使用五腧穴及确定针刺深度。
    • 11.
      穴俞释义: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这些部位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内部的脏腑器官相通,外部多当筋肉或骨骼之间的凹陷处,因其功能上内外互相输通,位置上又以孔隙为主,所以称为“腧穴”。
    • 12.
      经穴释义:⒈针灸学名词。指隶属于经脉的穴位。⒉针灸学名词。针灸穴位分类名。为五腧穴之一。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经穴,位置多在腕、踝关节附近。
    • 13.
      络穴释义:是络脉在本经别出部位的腧穴。
    • 14.
      肘髎释义: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针灸甲乙经》。
    • 15.
      肩前释义:中医腧穴。
    • 16.
      蠡沟释义:中医经络腧穴学。
    • 17.
      输荣释义:五腧穴中的两类穴位。输,通“腧”。泛指经络、穴位。
    • 18.
      还睛穴释义:还睛穴类属中医腧穴。
    • 19.
      阳白穴释义: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腧穴(shux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腧穴是什么意思 腧穴读音 怎么读 腧穴,拼音是shù xué,腧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腧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