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乌 [chì wū]
1. 古代传说中的瑞鸟。
2. 金乌。亦代指太阳。
4. 古氏族名。
赤乌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传说中的瑞鸟。
引《吕氏春秋·有始》:“赤乌衔丹书集於 周 社。”
《尚书大传》卷二:“武王 伐 紂,观兵於 孟津,有火流於王屋,化为赤乌,三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
⒉ 金乌。亦代指太阳。参见“金乌”。
引《初学记》卷三十引 三国 吴 薛综 《赤乌颂》:“赫赫赤乌,惟日之精。”
唐 白居易 《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到了那赤乌当午的时候,一轮火伞当空,无半点云翳。”
清 赵翼 《毒暑》诗:“毒暑今年甚,当空煽赤乌。”
⒊ 古氏族名。
引《穆天子传》卷二:“天子西征。甲戌,至于 赤乌 之人,其献酒千斛于天子,天子使 祭父 受之,曰:赤乌氏 先出自 周 宗。”
清 龚自珍 《反祈招序》:“夫 瑶池 有白云之乡, 赤乌 为美人之地。”
赤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足乌释义:⒈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为 西王母 取食之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张守节 正义引 张楫 曰:“三足乌,青鸟也,主为 西王母 取食。”⒉古代传说中的神鸟。祥瑞之鸟。《东观汉记·章帝纪》:“三足乌集 沛国,白鹿、白兔、九尾狐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湿水》:“又按《瑞应图》有三足乌、赤乌、白乌之名。”《周书·明帝纪》:“丙申,顺阳 献三足乌。八月甲子,羣臣上表称庆。”亦省作“三足”。《后汉书·班固传》:“甘露宵零於丰草,三足轩翥於茂树。”李贤 注引《古今注》:“元和 二
- 2.
丹书释义:⒈古时以朱笔记载犯人罪状的文书。《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斐豹,隶也,著於丹书。”杜预 注:“盖犯罪没为官奴,以丹书其罪。”三国 魏 曹操《度关山》诗:“有燔丹书,无普赦罪。”《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苟削丹书,得夷平民。”李周翰 注:“丹书,定罪之书。”⒉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吕氏春秋·应同》:“及 文王 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於 周 社。”《史记·周本纪》“生 昌,有圣瑞”张守节 正义引《尚书帝命验》:“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 酆,止于 昌 户。其书云:‘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
- 3.
丹羽释义:⒈赤色的羽毛。 古代用以装饰旌旗或车盖。⒉指赤乌的羽毛。古代以赤乌为祥瑞之鸟。
- 4.
义作释义:旧指无偿劳役。《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吴 赤乌 十年,权 适 南宫。三月,改作 太初宫,诸将及州郡皆义作。”
- 5.
乌瑞释义:指赤乌之瑞。相传 武王 伐 纣,观兵于 孟津,有火流于王屋,化为三足赤乌。见《尚书大传·大誓》。
- 6.
周宗释义:⒈指 周 之 镐京。《诗·小雅·雨无正》:“周 宗既灭,靡所止戾。”郑玄 笺:“周 宗,镐京 也。”按 周宗,当作 宗周。马瑞辰 通释:“周 宗与 宗周 有别……《诗》‘周 宗’当为传写误倒。”⒉周 王室的宗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晋国 不恤 周 宗之闕,而 夏 肄是屏。”杜预 注:“周 宗,诸 姬 也。”《穆天子传》卷二:“赤乌氏 先出自 周 宗。”郭璞 注:“与 周 同始祖。”
- 7.
周社释义:⒈周 之社坛。《吕氏春秋·应同》:“及 文王 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於 周 社。”⒉指 春秋 鲁 之国社。《左传·定公六年》:“阳虎 又盟公及三 桓 於 周 社。”《左传·闵公二年》“间於两社”晋 杜预 注:“两社,周 社、亳 社。”孔颖达 疏:“鲁 是 周 之诸侯,故国社谓之 周 社。”
- 8.
当千钱释义:古代钱币名。币值以一当千。三国 吴 赤乌 元年始造。《晋书·食货志》:“孙权 嘉禾 五年,铸大钱一当五百。赤乌 元年,又铸当千钱。”《明史·食货志五》:“兵部尚书 王象乾,请铸当十、当百、当千三等大钱,用龙文,略倣白金三品之制,於是两京皆铸大钱。”
- 9.
朱乌释义:即赤乌。古以为瑞鸟。南朝 梁 沉约《瑞石像铭》:“暠露淳腴,望凤盖而沾陛,此皆 舜 日未书,尧 年罕降,岂直朱乌动色,玄秬相趣而已哉。”
- 10.
沴气释义:灾害不祥之气。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况以沴气朝浮,妖精夜殞,赤乌则三朝夹日,苍云则七重围軫,亡 吴 之岁既穷,入 郢 之年斯尽。”唐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祅星六丈出,沴气七重悬。”清 黄遵宪《西乡星歌》:“此外喑呜叱咤之声势,化为妖云为沴气。”
- 11.
流火之乌释义:武王 伐 纣 时预兆王朝勃兴的赤乌。
- 12.
诲育释义:犹教育。《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赤乌 九年,代 陆逊 为丞相,犹诲育门生,手不释书,被服、居处有如儒生。”宋 张方平《条制资荫敕》:“暨阶仕进之路,復无诲育之科。”
- 13.
赤乌释义:⒈古代传说中的瑞鸟。 《吕氏春秋·有始》:“赤乌衔丹书集於 周 社。”《尚书大传》卷二:“武王 伐 紂,观兵於 孟津,有火流於王屋,化为赤乌,三足。”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正纬》:“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⒉金乌。亦代指太阳。《初学记》卷三十引 三国 吴 薛综《赤乌颂》:“赫赫赤乌,惟日之精。”唐 白居易《劝酒》诗:“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到了那赤乌当午的时候,一轮火伞当空,无半点云翳。”清 赵翼《毒暑》诗:“毒暑今年甚,当空煽赤乌。”参见“金乌”。⒊古氏
- 14.
选职释义:谓主管铨选官吏的职务。《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赤乌 三年,徙选曹尚书。五年,为太子少傅,领选职如故。”《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冬十月,王俭 固请解选职,许之。”参见“选官”。
- 15.
遗命释义:犹遗嘱。《国语·晋语四》:“若礼兄弟,晋 郑 之亲,王之遗命,可谓兄弟。”《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赤乌 四年,年六十八卒,遗命令素棺敛以时服,事从省约。”唐 韩愈《唐故河东节度观察使荥阳郑公神道碑文》:“繁 亦名臣,子有才学,遗命二夫人各别为墓,不合葬。”清 黄璋《贫家女》诗:“贫家女,五岁丧母,六岁丧父,遗命阿兄阿嫂好噢咻。”巴金《家》三五:“克定 从房里走出来,嘴里抱怨着:‘什么遗命,遗赠,都是假造的!这样分法很不公平。’”
- 16.
降火释义:传说 周武王 伐 纣,渡 孟津,有火覆盖 武王 帷幕,变为神鸟赤乌飞去。 后遂以“降火”作为预兆王朝兴盛的典故。
- 17.
静安寺释义:在 上海市 内。 原名“沪渎重玄寺”。相传 三国 吴 赤乌 十年(公元247年)始建,在 吴淞江 滨,宋 大中 祥符 元年(1008年)改名 静安寺,嘉定 九年(1216年)移今址。清 光绪 六年(1880年)重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又到 静安寺 前看那涌泉,用石栏围住。”
- 18.
黄熊释义: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左传·昭公七年》:“昔 尧 殛 鯀 于 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 羽渊。”唐 杨炯《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晨占赤乌,夜辨黄熊。”清 赵翼《岣嵝碑歌》:“黄熊九载绩弗效,圣子起任平成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