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瘫 [fēng tān]
1. 瘫痪的通称:即瘫痪、麻痹,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英[paralysis;]
风瘫 引证解释
⒈ 瘫痪病的通称。
引《正字通·疒部》:“瘫,风瘫,筋脉拘急,麻痺不仁。”
钱锺书 《围城》五:“他的旧法兰绒外套经过浸湿烤干这两重水深火热的痛苦,疲软肥肿,又添上风瘫病。”
国语词典
风瘫 [fēng tān]
⒈ 半身不遂。
引《醒世姻缘传·第五六回》:「狄婆子薛教授两下里气的一齐中痰,两下各自乱哄,灌救转来,都风瘫了左边的手腿。」
风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挛废释义:风瘫。《陈书·孝行传·司马暠》:“及至都,以中风冷,遂致挛废,数年方愈。”
- 2.
疯瘫释义:见〖风瘫〗。
- 3.
病痱释义:患风瘫之症。
- 4.
痪瘫释义:瘫痪,风瘫。
- 5.
瘫废释义:风瘫残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听説 希銓 是个瘫废的人,娶亲之后,并未曾圆房。”
- 6.
瘫痪释义:⒈由于神经功能发生障碍,身体的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运动的能力。可分为面瘫、单瘫(一个上肢或下肢瘫痪)、偏瘫、截瘫、四肢瘫等。也叫风瘫。⒉比喻机构、交通等不能正常运转或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交通瘫痪。领导班子瘫痪。
- 7.
瘫风释义:谓风瘫。
- 8.
风缓释义:病名。即风瘫。 唐 李朝隐 《让扬州长史起复第二表》:“又臣先患风缓,顷加心疾,触事迷错,鲜能行步。”《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 安禄山 反,遣 张通儒 劫百官置 东都 ,伪授 虔 水部郎中。因称风缓,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 灵武 。”参见“ 风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