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降 [qiú xiáng]
1. 请求屈从于另一人的权力之下;请求谈判接受投降的条件。
英[beg to surrender;]
求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亡衅释义:逃亡的征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不在 程郑,其有亡衅乎?不然,其有惑疾,将死而忧也。”孔颖达 疏:“程郑 身有罪祸,惧奔亡之衅。”杨伯峻 注:“亡衅,逃亡之跡象。”
- 2.
拜愿释义:旧时迷信习俗,农历五月十三日,从自己家门且行且拜到城隍庙拜祷,祈求降福消灾,称为“拜愿”。 清 翟灏《通俗编·神鬼》:“《宣府志》:市人於五月十三日,为父母妻子或己身疾病具香纸牲醴於城隍庙拜祷,自其家门,且行且拜,至庙乃止,谓之拜愿。”
- 3.
款节释义:表示求降通好的旌节。
- 4.
款表释义:求降书。
- 5.
祈澍释义:久旱求降时雨。
- 6.
祝禬释义:祭祀鬼神,以求降福除灾。
- 7.
降阶释义:⒈亦作“降堦”。 降低级别,降低官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杨伯峻 注:“既登高位,自感难保,而求下降者,乃明智之人也。”⒉古代宾主相见,以西为尊。主人迎客在东阶,客人登从西阶。客如表示谦逊,则登主人之阶,称为“降阶”,也称降等。《孔丛子·记义》:“孔子 适 齐,齐景公 让登,夫子降一等,景公 三辞然后登。既坐,曰:夫子降德,辱临寡人,寡人以为荣也。而降阶以远,自絶於寡人,未知所以为罪。”⒊走下台阶,以示恭敬。《陈书·吴明彻传》:“及 高祖 镇 京口,深相要结,明彻 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