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恶 [fá è]
1. 惩治恶人。
罚恶 引证解释
⒈ 惩治恶人。
引《后汉书·百官志五》:“禁姦罚恶,理讼平贼。”
何休 《<公羊传>序》“志在《春秋》” 唐 徐彦 疏:“《春秋》者,赏善罚恶之书。见善能赏,见恶能罚。”
鲁迅 《而已集·答有恒先生》:“民众的罚恶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罚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天眼开释义:犹言苍天有眼,谓将奖善罚恶。
- 2.
恩威并行释义:用恩德笼络人 心,用刑威使人屈服,两种手段同时使用。 《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3.
薰莸释义:香草和臭草。 喻善恶、贤愚、好坏等。语本《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杜预 注:“薰,香草;蕕,臭草。十年有臭,言善易消,恶难除。”《魏书·辛雄传》:“今君子小人薰蕕不别,岂所谓赏善罚恶,殷勤隐恤者也。”清 李渔《奈何天·形变》:“人中魔怪,竟做了云中仙客,一般的桃柳三春,不枉我薰蕕半载。”
- 4.
谪发释义:⒈亦作“讁发”。责过罚恶。《列子·力命》:“穷年不相讁发,自以行无戾也。”杨伯峻 集释:“讁谓责其过也,发为攻其恶也。”⒉贬谪并发配。《汉书·晁错传》:“秦 民见行,如往弃市,因以讁发之,名曰‘讁戍’。”⒊指因罪而远戍的人。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兵制一》:“今以謫发充之,远者万里,近者千餘里,违其土性,死伤逃窜十常八九,如是而焉得不销耗乎?”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二:“卫所的兵源有四种……一种是谪发,指因犯罪被罚当军的,也叫作恩军。”
- 5.
赏善罚否释义: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同“赏善罚恶”。
- 6.
赏善罚恶释义: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 7.
赏善罸否释义:见“赏善罚恶”。
- 8.
赏贤罚暴释义:犹赏善罚恶。指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 9.
迦絺那衣释义:音译又作羯耻那衣、迦郗那衣;意为坚实衣,旧译赏善罚恶衣,一般意译为功德衣。指比丘众于夏安居结束之后,或于一定期限内所穿着的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