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海运 海运的意思
hǎiyùn

海运

简体海运
繁体海運
拼音hǎi yùn
注音ㄏㄞˇ ㄩ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ǎi,(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组词】: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2) 用于湖泊名称。【组词】:青海。中南海。(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组词】: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组词】:人山人海。火海。(5) 漫无目标地。【组词】:海骂。海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组词】:海棠。(7) 特指中国上海。【组词】:海派。(8) 姓。

yùn,(1) 循序移动。【组词】:运行。运动。运转(zhuàn )。(2) 搬送。【组词】: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3) 使用。【组词】: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组词】:运气。命运。幸运。国运。(5) 南北距离。【组词】:广运百里。(6) 姓。

基本含义

海运是指通过海上运输货物的方式。

海运的意思

海运 [hǎi yùn]

1. 通过海路运输。

[sea transportation; ocean shipping;]

海运 引证解释

⒈ 海动。谓海动风起。

《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
陈鼓应 注引 林希逸 曰:“海运者,海动也……海动必有大风,其水涌沸,自海底而起,声闻数里。”
晋 郭璞 《江赋》:“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
郑泽 《嘤求草题词》:“枪榆我自嗤,海运君怀敞。”

⒉ 指海洋潮汐现象。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扶南 去 林邑 四千里,水步道通……自 船官 下注 大浦 之 东湖,大水连行。潮上西流,潮水日夜长七八尺。从此以西,朔望并潮,一上七日,水长丈六七。七日之后,日夜分为再潮,水长一二尺。春夏秋冬,厉然一限。高下定度,水无盈缩,是为海运,亦曰象水也。”

⒊ 古代特指由海道运粮至京师。

《元史·食货志五》:“海运, 元 自 世祖 用 伯颜 之言,岁漕东南粟,由海道以给京师。”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海运》:“国朝海运粮储,自 朱清 张瑄 始,以为古来未尝有此。按 杠工部 《出塞》云:‘ 渔阳 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 辽海,稉稻来东 吴。’……如此,则 唐 时已有海运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铁路》:“自河运改行海运以来,轮舶往还费省而效捷。”

⒋ 今泛指海上的运输。参阅 明 危素 《元海运志》、《清续文献通考·国用十五》。

陈毅 《满江红·参观光华海轮》词:“海运百年无我份,而今奋起多兴旺。”


国语词典

海运 [hǎi yùn]

⒈ 利用船舶在海上运输。

如:「这批救济品经由海运送抵非洲。」

⒉ 在海面上振翅飞行时,使水发生波动。

《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海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京仓释义:⒈大粮仓。⒉清朝在北京设有十三个粮仓,通称“京仓”。其中:禄米、南新、旧太、富新、兴平五仓在朝阳门内,海运、北新二仓在东直门内,太平、万安二仓在朝阳门外,本裕、丰益二仓在德胜门外,储济、裕丰二仓在东便门外。见《清会典·仓廒》。
    • 2.
      吨海里释义:货物的海运(水 运)计量单位。一吨货物运输一海里为一吨海里。
    • 3.
      大连海事大学释义:中国以海洋运输及管理工程为主的大学。 校址在大连。创建于1953年。原名“大连海运学院”。系由原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组成。1996年改现名。设有航海、轮机、船舶电气工程、航政及海运管理等系和研究生部等。
    • 4.
      奸命释义:亦作“姦命”。违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城濮 之战,晋 中军风于泽,亡大旆之左旃。祁瞒 奸命,司马杀之,以徇于诸侯。”杜预 注:“掌此三事而不脩,为奸军令。”陆德明 释文:“奸,音干。”《新唐书·史孝章传》:“宪诚 得 魏,迁士曹参军。孝章 见父(宪诚)数奸命,内非之。”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元 时亦输粟以供 上都,其后兼之海运,然当羣众姦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絶,惟有束手就困耳。”
    • 5.
      实收释义:⒈官库收纳银两后所发给的收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本来各处办捐的老例,係先填一张实收,由捐局汇齐捐款,解到部里,由部里填了官照发出来,然后由报捐的拿了实收,去倒换官照。”⒉实际收入。《清会典事例·户部·海运》:“奏准:收买餘米,即由 江 南委员,按船将收买餘米数目,单报坐粮厅,兑竣正米之后,即斛收此项餘米,仍将实收若干,知会 江 南委员,照数发价,以归简速。”
    • 6.
      支运释义:明 代漕运方式之一。明成祖 永乐 十三年(1415年),征调南粮,改海运为河运。在 淮安、徐州、临清 等地设仓收囤,由官军分成 淮安 到 徐州、徐州 到 德州、德州 到 通州(今 北京市 通县)等段,节节接运,名为支运。每年四次,运粮三百余万石。宣德 六年(1431年)改行兑运。一说,支运包括支粮和运粮两个方面,指从前一粮仓支出税粮,运往后一粮仓。运军从各仓支出的粮,不必即当年该仓的进仓粮;当年各仓的进仓粮,不必即供当年运军支出运输。《明史·食货志三》:“自 成祖 迁 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
    • 7.
      沙坝释义:⒈一个堤、坡、坝或滩上的大型沙积物。⒉又名滨外沙洲。位于海面以下或部分露出的脊,由波浪从海滩向海运移的沙或粗粒沉积物构成。
    • 8.
      洋船释义:⒈海上航行的大船。明 沉德符《野获编·河漕·先朝设海运衙门》:“正统 七年三月,又命 南京 造洋船三百五十艘。”⒉指外国制造的轮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七回:“等了半天,下水洋船到了。”萧红《马伯乐》第一部:“好比咱们喝酒这玻璃杯子吧,若不是人家外国人坐着大洋船给咱们送到 中国 来,咱们用一个杯子还得到外国去买,那该多不便当。”
    • 9.
      海事释义:⒈泛指一切有关海上的事务。如航海、造船、验船、海运权利、海运法规、信号标准、海员教育、国际海上公约、海损事故处理等等。⒉指船舶在水上航行或停泊中所发生的事故。如搁浅、触礁、沉没、盗劫、失火、碰撞等,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事故。
    • 10.
      海漕释义:海运。 古时指从海道运输粮食。
    • 11.
      漕司释义:亦称“漕运司”。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 称转运司,南宋 称漕司,元 代称漕运司。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财归於漕司,而兵各归於郡。”《宋史·选举志二》:“淳祐 元年,淮 南诸州郡岁有兵祸,士子不得以时赴乡试,且漕司分差试官,路梗不可径达。”元 危素《元海运志》:“﹝ 至元 ﹞二十五年,内外分置漕运司二。”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帅漕宪仓》:“帅、宪、仓一人而已,漕则一路或有两三人,曰转运使,曰转运副使,曰转运判官,皆漕司也。”
    • 12.
      産业工人释义:在现代工业生产部门中从事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和骨干。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二百万左右的产业工人中,主要为铁路、矿山、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的工人。”
    • 13.
      离岸释义:二字源于英文单词offshore,象征着海运船只离开港口远洋进行贸易。
    • 14.
      空饭释义:白饭;无菜肴佐食的饭。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一:“尝遇 玄朗上人 者……家有 梵志 诗:‘空饭手拈盐,亦胜设酒肉。’”《太平广记》卷一三四引 唐 无名氏《广古今五行记》:“唐 定州 安嘉县 人 王珍 断肉食,以 咸亨 五年入海运,船上无菜,人皆食肉,珍 不食,惟飡空饭而已。”
    • 15.
      英吉利海峡释义:也叫拉芒什海峡。位于英、法两国之间。东北通北海,西通大西洋。最窄处仅有33千米,叫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是西欧海运要道。
    • 16.
      诪张爲幻释义:欺诳诈惑。《书·无逸》:“民无或胥譸张为幻。”孔 传:“譸张,誑也。君臣以道相正,故下民无有相欺誑幻惑也。”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许湛然》:“彼子衿中,或迂腐过执,或譸张为幻,穷则为閭里之毒蛇,达则为朝廷之大蠹。”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其高者乃往往有游侠之风,恤贫好施,金钱飞洒,然譸张为幻之事亦稍以益多矣。”亦省作“譸张”、“譸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僧弥 勃然起,作色曰:‘汝故是 吴兴 溪中钓碣耳,何敢譸张!’”清 魏源《复魏制府询海运书》:“惟 上海 关则首议船价之地,譸幻最
    • 17.
      贴赠释义: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要民户补贴其损耗部分。 清 齐彦槐《海运四诗寄潘吾亭观察》:“贴赠有银米,几抵脚价中。”《清史稿·食货志三》:“康熙 十年,议定 江寧 等府起运耗米及正粮一体贴赠,苏、松、常 三府改折灰石,帮贴漕折等银悉免之。”
    • 18.
      转海释义:海运。
    • 19.
      转漕释义:转运粮饷。 古时陆运称“转”,水运称“漕”。《史记·萧相国世家》:“关中 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 数失军遁去,何 常兴 关中 卒,輒补缺。”《资治通鉴·汉高帝六年》:“萧何 转漕 关中,给食不乏。”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嘉定 宝山衞,筑於 明 永乐 七八年间,时转漕尚用 元 人海运,行海者望海收帆。”
    • 20.
      运海释义:谓鹏鸟在海上天空中飞行。 语本《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王先谦 集解:“《玉篇》:‘运,行也。’案行於海上,故曰海运,下云水击是也。”郭庆藩 集释:“庄子 言鹏之运行不息於海,则将徙天池而休息矣。”唐 卢藏用《答毛杰书》:“览 庄生 鵾鹏之喻,则乾坤龙马之旨可好矣,培风运海,则六九之源无差矣。”

海运(haiy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海运是什么意思 海运读音 怎么读 海运,拼音是hǎi yùn,海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海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