罘罳 [fú sī]
1. 古代的一种屏风,设在门外。
2. 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
4. 也作“罦罳”。
罘罳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
引《汉书·文帝纪》:“未央宫 东闕罘罳灾。”
颜师古 注:“罘罳,谓连闕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
按,《五行志上》作“罘思”。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臺榭连阁,集观增楼。中者祠堂屏閤,垣闕罘罳。”
明 夏完淳 《感旧步仲芳先生韵》之五:“睥睨浮云三殿晓,罘罳落月九天寒。”
⒉ 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
引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黄鸝度结构,紫鸽下罘罳。”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士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为罘罳。”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宦者曰:‘事急矣,请陛下还宫!’即举软舆,迎上扶升舆,决殿后罘罳,疾趋北出。”
胡三省 注:“唐 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非如 汉 宫闕之罘罳也。”
⒊ 指室内的屏风。
引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吴仲权郎中》:“明日,索浴治具於房,婢以罘罳围之。吴 曰:‘何用?’曰:‘恐为隙风所搏。’”
明 花梦月 《浣溪沙》词:“一窗日影到罘罳。”
国语词典
罘罳 [fú sī]
⒈ 宫阙中花格似网或有孔的屏风。以镂木做成。也作「罦罳」。
引《汉书·卷四·文帝纪》:「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罳灾。」
⒉ 猎网。也作「罦罳」。
引汉·武帝〈柏梁〉诗:「走狗逐兔张罘罳,啮妃女唇甘如饴。」
罘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殿释义:皇帝召见大臣和处理国事之处。因在皇宫内进,故称。《后汉书·灵帝纪》:“﹝ 中平 四年二月﹞己亥,南宫 内殿罘罳自坏。”唐 韦渠牟《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 柏梁。”宋 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引首前后用内府图书内殿书记印,或有题跋。”
- 2.
复思释义:⒈亦作“復罳”。即罘罳。门外之屏。⒉重思,再思。
- 3.
心猿释义:佛教语。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语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唐 罗隐《灵山寺》诗:“欲依师问道,何处繫心猿?”《水浒传》第一○一回:“芳芬绰约蕙兰儔,香飘雅丽芙蓉袖,两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钩。”清 李渔《慎鸾交·情访》:“避色偏来窈窕,防身怕不坚牢,眼掛罘罳眉上锁,不许心猿往外跳。”参见“心猿意马”。
- 4.
曲琼释义:玉钩。琼,美玉。《楚辞·招魂》:“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王逸 注:“曲琼,玉钩也。”唐 温庭筠《咏寒宵》:“曲琼垂翡翠,斜月到罘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曲琼犹记 楚 人词,落日偏宜 子美 诗。”
- 5.
桂宫释义:⒈宫名。汉武帝 太初 四年(公元前101年)建。故址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北。汉 班固《西都赋》:“自 未央 而连 桂宫,北弥 明光 而亘 长乐。”《太平广记》卷四○三引 晋 王嘉《拾遗记》:“武帝 为七寳床、杂寳按、屏风、杂寳帐,设於 桂宫,时人谓之‘四寳宫’。”⒉宫名。南朝 陈后主 为宠妃 张丽华 建。故址在今 南京市 境内。唐 冯贽《南部烟花记·桂宫》:“陈后主 为 张贵妃 丽华 造 桂宫 於 光昭殿 后。作圆门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无他物,惟植一桂树。”⒊指月宫。南朝 梁 沉约
- 6.
浮思释义:即罘罳。古代设在宫门外或城角的屏。用以守望和防御。
- 7.
罘思释义:见“罘罳”。
- 8.
罦罳释义:同“罘罳”(fúsī)。
- 9.
连阙释义:⒈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通常建有二台,上作楼观,名曰阙。 阙上连有飞檐罘罳者谓之连阙。⒉连延的城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