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伏伺 伏伺的意思

伏伺

简体伏伺
繁体
拼音fú sì
注音ㄈㄨˊ ㄘ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1) 趴,脸向下,体前屈。【组词】:伏卧。伏案读书。(2) 低下去。【组词】:此起彼伏。(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组词】: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4) 使屈服。【组词】:降伏。降龙伏虎。(5) 隐藏。【组词】:伏兵。埋伏。(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组词】:伏日。伏旱。伏暑。伏天。(7) 姓。

sì cì, ◎ 观察,侦候。【组词】:窥伺。伺机。伺察。伺应(yìng )(等候响应)。 ◎ 〔伺候〕a.在人身边供使唤;b.照料饮食起居(“候”均读轻声)。

基本含义

隐藏在暗处,等待时机进行行动。

伏伺的意思

伏伺 [fú sì]

1. 隐伏窥伺。

3. 服侍。

伏伺 引证解释

⒈ 隐伏窥伺。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王乔 ﹞临至时,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鳧,举罗张之,但得一双舄。”

⒉ 服侍。

《儒林外史》第四十回:“看见父亲病重,他衣不解带,伏伺十餘日,眼见得是不济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回到家去,好歹有人伏伺。”


国语词典

伏伺 [fú sì]

⒈ 服侍、侍候。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看见父亲病重,他衣不解带,伏伺十余日,眼见得是不济事。」


伏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戎释义:⒈埋伏军队或刺客。⒉指隐伏伺机以图作乱的武人。
    • 2.
      叶县凫释义: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书郎 河东 王乔,迁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常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鳧举罗,但得一双舄耳。”后因以“叶县鳧”指代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
    • 3.
      灵凫释义:相传 汉明帝 时,邺 令 王乔 有神术,每月朔自县诣尚书台,帝怪其来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见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来,举罗,但得一双舄。见 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因以为典。
    • 4.
      狙伺释义:伏伺;觊觎。
    • 5.
      狙候释义:伏伺;觊觎。
    • 6.
      狙刺释义:伏伺行刺。
    • 7.
      识视释义:辨认。 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因伏伺,见鳧,举罗张之,但得一双舄。使尚书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穀水》:“开阳门 始成,未有名。宿昔有一柱来在楼上。琅琊 开阳县 上言,县南城门一柱飞去。光武皇帝 使来识视,良是,遂坚缚之,刻记年月日以名焉。”
    • 8.
      蹑凫释义: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书郎 河东 王乔,迁为 叶 令,乔 有神术,每月朔常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鳧举罗,但得一双舄耳。 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因用以指足踏双凫飞行的神术。唐 韩愈《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诗:“还随躡鳧骑,来访驭风襟。”

伏伺(fu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伏伺是什么意思 伏伺读音 怎么读 伏伺,拼音是fú sì,伏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伏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