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罪 [fá zuì]
1. 讨伐或惩处有罪者。
罚罪 引证解释
⒈ 讨伐或惩处有罪者。
引《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土,奉辞罚罪。”
《管子·版法》:“罚罪宥过以惩之,杀戮犯禁以振之。”
南朝 梁 沉约 《立左降诏》:“罚罪之奏,日闻于蚤朝。”
清 龙启瑞 《复唐子实书》:“果能赏功罚罪,则此贼何足办?”
罚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孥释义:亦作“不帑”。 不惩罚罪人的妻子儿女。
- 2.
军使释义:官名。掌军中的赏功罚罪。
- 3.
刑例释义:惩罚罪犯的法规条例。
- 4.
刑制释义:惩罚罪犯的法规。
- 5.
刑过不避大臣释义:刑:惩罚。过:过错,罪过。惩罚罪过不避让大臣。即大臣犯错也应受到惩罚。
- 6.
刬塞释义:犹废塞。 《新唐书·崔祐甫传》:“永泰 后,稍稍平定,而 元载 用事,非贿谢不与官,剗塞公路,纲纪大坏。”宋 司马光《上皇帝疏》:“总擥大柄,勿以假人,选用英俊,循名责实,赏功罚罪,捨小取大,剗塞弊倖,一新大政。”
- 7.
剗塞释义:犹废塞。《新唐书·崔祐甫传》:“永泰 后,稍稍平定,而 元载 用事,非贿谢不与官,剗塞公路,纲纪大坏。”宋 司马光《上皇帝疏》:“总擥大柄,勿以假人,选用英俊,循名责实,赏功罚罪,捨小取大,剗塞弊倖,一新大政。”
- 8.
死绥释义:⒈谓军队败退,;将领应当治罪。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礼》著死绥,《传》称握节,捐生守位,取重人伦。”⒉效死沙场。唐 杜牧《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死绥却是古来有,驍将自惊今日无。”《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上有掣肘之讥,下无死绥之志。”《明史·王元翰传》:“平居冻馁,脱巾可虞,有事怨愤,死绥无望。塞北之
- 9.
罚蔽释义:罚罪断狱。
- 10.
讨罚释义:征讨罚罪。
- 11.
诘谪释义:审讯和罚罪。
- 12.
赏劳罚罪释义: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同“赏功罚罪”。
- 13.
赏高罚下释义: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