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 [shí wèi]
1. 古代指按地位区分的人的十个等级。
十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按地位区分的人的十个等级。
引《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
杜预 注:“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鷄鸣为士,夜半为皁,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入为僚,晡时为僕,日昳为臺。”
十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个位释义:十进制计数的基础的一位。个位以上有十位、百位等,以下有十分位、百分位等。
- 2.
六十甲子释义:⒈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 亦称“六十花甲子”。⒉指人满六十岁。⒊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 3.
十位释义:古代指按地位区分的人的十个等级。《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杜预 注:“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鷄鸣为士,夜半为皁,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入为僚,晡时为僕,日昳为臺。”
- 4.
十哲释义:指十位或十数位德才出众者或某一方面突出的名人。 (1)指 孔子 的十个弟子: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自 唐 定制,从祀 孔 庙,列侍 孔子 近侧。开元 时,颜渊 配享,升 曾参,后 曾参 配享,升 子张。后代又增 有若 及 宋 朱熹,合称“十二哲”。唐 王勃《益州夫子庙碑》:“自四教远而微言絶,十哲丧而大义乘。”清 昭槤《啸亭杂录·崇理学》:“仁皇(康熙)夙好 程 朱 ……特命 朱子 配祠十哲之列。”参阅《论语·先进》、《旧唐书·礼仪志四》。(2)指十位名将。唐 开
- 5.
十回向释义:菩萨修行阶位中的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
- 6.
十客释义:⒈指南朝陈后主的亲信江总、孔范等十人。 ⒉泛指十位客人。⒊指宋秦桧门下曹冠、王会等十人。⒋指十二种名花。
- 7.
十帝释义:⒈指两 汉 的十余位皇帝。 “十”,取其成数。汉 王充《论衡·宣汉》:“且 孔子 所谓一世,三十年也。汉 家三百岁,十帝耀德,未平如何?”《文选·鲍照<升天行>》:“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李善 注:“十帝两都,俱谓 汉 也。”⒉泛指后世的十位皇帝。唐 崔涂《读<庾信集>》诗:“四朝十帝尽风流,建业 长安 两醉游。”
- 8.
十时释义:上古分一昼夜为十时,秦 汉 始分为十二时。《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参见“十二时”。
- 9.
咶噪释义:⒈喧扰;吵闹。明 沉仕《普天乐·思情》曲:“风和雨纵横正飘,时间玉马偏咶噪。”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八章:“围在这人旁边的十来二十位,就一下咶噪起来。”⒉旧时打招呼、表示谢意的习惯语。犹今言打扰、对不起。《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薛婆 进了典舖,与管典的相见了,叫声咶噪,便把箱儿打开。”《何典》第二回:“活鬼 接在手中,千谢万咶噪的辞别起身。”
- 10.
年甲释义:年龄。宋 刘克庄《木兰花慢·己未生日》词:“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鬚与鬢难瞒。”《水浒全传》第四一回:“右边一带,论年甲次序,互相推让,花荣、秦明、黄信 ……共是四十位头领坐下。”
- 11.
换位释义:换位码如果把号码看成由个位数及十位两位数组成,那么个位数与十位数对换的两个号码称为一组换位码,如12、21。
- 12.
数位释义:数字在数中的所在位置。如十进制数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右向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小数部分的数位从左向右依次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 13.
方外十友释义:指 唐 初不拘世俗礼法的十位好友。
- 14.
白虎之章释义:英雄杀推出的第二个武将扩展包,里面总共有十位武将,选自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
- 15.
进位释义:加法运算中,每位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例如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一,百位满十,在千位中加一。
- 16.
食日释义:指拂晓。 《左传·昭公五年》:“《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以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杜预 注:“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杨伯峻 注:“盖日上其中者,日由地中上,鸡初鸣也;食日者,昧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