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事 [chí shì]
1. 管理事务。
持事 引证解释
⒈ 管理事务。
引清 恽敬 《后溪先生家传》:“罪在知州,毋累若也。由是内侍在中持事者皆不悦。”
持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行释义:⒈庄子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两行”。⒉两者一起通行、流行。⒊两者一起施行、实行。
- 2.
内举释义:荐举亲故。《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祁大夫 外举不弃讎,内举不失亲。”《旧唐书·代宗纪》:“故求诸必当,用制於中权;存乎至公,岂惭於内举。”《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我欲效古人 祁大夫 内举不避亲,诚恐不知二弟之学行者,説他因兄而得官,误了终身名节。”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主持事业最主要的基本态度一》:“中国 古话于‘大义灭亲’之外,还有一句叫做‘内举不避亲’。”
- 3.
封执释义:《庄子·齐物论》“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唐 成玄英 疏:“初学大贤,邻乎圣境,虽復见空有之异,而未曾封执。”原谓执持事物的界域,后引申为固执,执著。唐 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序:“每章可致一哂,一哂之外,亦有以自警其衰耄封执之惑焉。”《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六年》:“至于出纳移用,均会有无,则专吝封执,动相违戾。”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於是乃不恤守文之非难,扫除情见之封执。”
- 4.
干持释义:谓干练有持事之才。
- 5.
拿事释义:负责主持事务:偏巧父母都出门了,家里连个拿事的人也没有。
- 6.
持事释义:持事,汉语词语,意思是管理事务
- 7.
掌印释义:⒈掌管印信。 ⒉比喻主持事务或掌握政权。
- 8.
行官释义:⒈唐 代官名。 称受上官差遣,往来四方干办公事者。唐 韩愈《与孟尚书书》:“行官自南迴,过 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二年》“子仪(郭子仪)使牙官 卢谅 至 汾州”元 胡三省 注:“节镇、州、府皆有牙官、行官;牙官给牙前驱使,行官使之行役四方。”⒉指主持事务的仆臣。唐 杜甫 有《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一作刈)稻》两诗。仇兆鳌 注:“朱 注:行官是行田者。”施鸿保《读杜诗说》:“《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诗云‘督促’,亦可见主管田事;称为家臣,以别于家僮。
- 9.
集仙殿释义:唐 宫殿名。 开元 十三年改名 集贤殿。唐 李商隐《漫成》诗之二:“李 杜 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集仙殿 与 金鑾殿,可是苍蝇惑曙鷄。”参见“集贤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