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和节 和节的意思
jié

和节

简体和节
繁体和節
拼音hé jié
注音ㄏㄜˊ ㄐ一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jié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基本含义

和谐、和睦的节日氛围。

和节的意思

和节 [hé jié]

1. 协调;合适。

2. 犹调节。

4. 温和的节令。

和节 引证解释

⒈ 协调;合适。

《荀子·修身》:“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
王先谦 集解:“和节,犹和适也。”
汉 焦赣 《易林·涣之乾》:“弃古退思,失其和节。”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维匡调娱,不失其正,中於和节,不为声章。”

⒉ 犹调节。

《淮南子·本经训》:“夫人相乐,无所发貺,故圣人为之作乐,以和节之。”

⒊ 温和的节令。

汉 陈琳 《神女赋》:“感仲春之和节,叹鸣雁之嗈嗈。”
汉 应瑒 《杨柳赋》:“赴阳春之和节,植纤柳以承凉。”


和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鼓一板释义: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 2.
      三令节释义:唐 德宗 以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与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阳合称三令节。《旧唐书·德宗纪下》:“﹝ 贞元 五年正月﹞乙卯,詔:‘四序嘉辰,歷代增置,汉 崇上巳,晋 纪重阳……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德宗》:“贞元 四年九月,赐宴 曲江亭。帝为诗序曰:‘朕在位仅将十载,实赖忠贤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择三令节,锡兹宴赏。’”
    • 3.
      中和节释义:唐德宗 贞元 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 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宋 杨万里《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诗:“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 4.
      中朔释义:指中数和朔数。《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孙诒让 正义:“《月令》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谓之岁。朔数者,十二月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一说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和节气。贾公彦 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节;启蛰,中……十二月:小寒,节;大寒,中。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汉 徐干《中论·历数》:“元首齐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顺
    • 5.
      义夫节妇释义:看重道义的丈夫和看重贞节的妻子。指感情专注道义和节气双全的夫妇。
    • 6.
      云马释义:⒈形容马之众多。 唐 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天外飞霜下 葱 海,火旗云马生光彩。”王琦 注:“云马,谓马之多似云。”⒉骏马的美称。隋炀帝《步虚词》之一:“南巢 息云马,东海戏桑田。”⒊飞驶的云。阿英《盐乡杂信·一九三四年》:“湖上的层峰迭峦,上面全有云马奔驰,暗灰的天色,隐约的钟声,更使我们心快神怡。”⒋纸印的太阳神像。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 唐 始……京师於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遶街徧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鷄糕。其祭神云马,
    • 7.
      印度鼓乐释义:在印度音乐中,鼓是掌握时间和节奏的主要乐器。
    • 8.
      名节释义:名誉和节操:保全名节。
    • 9.
      启节释义:⒈古代使臣出行,执节以示信。后因谓侍从引驾或高级官吏起程为“启节”。⒉喻星宿的运转和节令的更换。
    • 10.
      呷醋节帅释义:此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节操的典实。
    • 11.
      大净释义:阿拉伯文ghusl的意译,原意为“洗浴”。同“小净”相对。伊斯兰教规定,凡教徒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称为大净。此外,在主麻和节日礼拜时,一般也都作大净。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
    • 12.
      天安门广场释义:我国首都 北京 的中心广场,是政治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位于 北京 市区中心、天安门 南面。广场北端屹立着 天安门,中央矗立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南为 毛泽东 纪念堂,西侧有人民大会堂,东侧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广场上空飘扬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旗。布局严整,气魄宏伟。
    • 13.
      季节释义:⒈季候和节气:春耕季节。 ⒉一年里的某一段有显著风物特征的时期:梅雨季节。严寒季节。
    • 14.
      宜春酒释义:唐 代中和节用以祭神的酒。 《新唐书·李泌传》:“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里閭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丰年。”
    • 15.
      尽节竭诚释义:指竭尽忠诚和节义。
    • 16.
      教育经济学释义: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与收益等问题的学科。内容包括:观察和推算在经济发展后各类劳动力的需要数量,探索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结构的计划原理和节约方法,分析和提出教育发展对人力、物质的需求与供给,总结教育发展的可计量的经济效验等。
    • 17.
      旋律释义:音乐的曲调。 它是由各种高低、长短、强弱的乐音按一定的调式和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进行系列。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的内容、风格以及民族特征等首先由旋律表现出来。
    • 18.
      旗布释义:一种轻薄松软的平纹织物,主要用作制旗和节日装饰织物。
    • 19.
      星次释义:⒈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赤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分,叫做星次。十二次的名称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⒉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
    • 20.
      晦日释义:⒈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会 翊 帐下,徐元、孙高、傅婴 等杀 览 员”裴松之 注引《吴历》:“晦日设祭除服。”清 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晦日,都司 哈廷标 於 宛顶 遇 大山 土司之从子 阿笼。”章士钊《赵伯先事略》:“伯先 取晚轮,以晦日晨达 广州,而事已前败,七十二烈俱殉。”⒉唐 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 德宗 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唐 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

和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鼓一板释义: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 2.
      三令节释义:唐 德宗 以农历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与三月三日上巳、九月九日重阳合称三令节。《旧唐书·德宗纪下》:“﹝ 贞元 五年正月﹞乙卯,詔:‘四序嘉辰,歷代增置,汉 崇上巳,晋 纪重阳……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德宗》:“贞元 四年九月,赐宴 曲江亭。帝为诗序曰:‘朕在位仅将十载,实赖忠贤左右,克致小康,是以择三令节,锡兹宴赏。’”
    • 3.
      中和节释义:唐德宗 贞元 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 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宋 杨万里《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诗:“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 4.
      中朔释义:指中数和朔数。《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汉 郑玄 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孙诒让 正义:“《月令》孔 疏云:‘中数者,谓十二月中气一周,总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谓之岁。朔数者,十二月朔一周,总三百五十四日,谓之年。’此是岁年相对,故有朔数中数之别。一说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和节气。贾公彦 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节;启蛰,中……十二月:小寒,节;大寒,中。皆节气在前,中气在后。节气,一名朔气。’”汉 徐干《中论·历数》:“元首齐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顺
    • 5.
      义夫节妇释义:看重道义的丈夫和看重贞节的妻子。指感情专注道义和节气双全的夫妇。
    • 6.
      云马释义:⒈形容马之众多。 唐 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天外飞霜下 葱 海,火旗云马生光彩。”王琦 注:“云马,谓马之多似云。”⒉骏马的美称。隋炀帝《步虚词》之一:“南巢 息云马,东海戏桑田。”⒊飞驶的云。阿英《盐乡杂信·一九三四年》:“湖上的层峰迭峦,上面全有云马奔驰,暗灰的天色,隐约的钟声,更使我们心快神怡。”⒋纸印的太阳神像。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 唐 始……京师於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遶街徧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鷄糕。其祭神云马,
    • 7.
      印度鼓乐释义:在印度音乐中,鼓是掌握时间和节奏的主要乐器。
    • 8.
      名节释义:名誉和节操:保全名节。
    • 9.
      启节释义:⒈古代使臣出行,执节以示信。后因谓侍从引驾或高级官吏起程为“启节”。⒉喻星宿的运转和节令的更换。
    • 10.
      呷醋节帅释义:此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节操的典实。
    • 11.
      大净释义:阿拉伯文ghusl的意译,原意为“洗浴”。同“小净”相对。伊斯兰教规定,凡教徒在房事、遗精、月经和产期血净后,必须冲洗周身(包括漱口和洗鼻孔),称为大净。此外,在主麻和节日礼拜时,一般也都作大净。未经大净,不得进行念经、礼拜、宰牲等活动。
    • 12.
      天安门广场释义:我国首都 北京 的中心广场,是政治集会和节日活动的重要场所。位于 北京 市区中心、天安门 南面。广场北端屹立着 天安门,中央矗立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南为 毛泽东 纪念堂,西侧有人民大会堂,东侧有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广场上空飘扬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旗。布局严整,气魄宏伟。
    • 13.
      季节释义:⒈季候和节气:春耕季节。 ⒉一年里的某一段有显著风物特征的时期:梅雨季节。严寒季节。
    • 14.
      宜春酒释义:唐 代中和节用以祭神的酒。 《新唐书·李泌传》:“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里閭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丰年。”
    • 15.
      尽节竭诚释义:指竭尽忠诚和节义。
    • 16.
      教育经济学释义: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投资与收益等问题的学科。内容包括:观察和推算在经济发展后各类劳动力的需要数量,探索各种教育形式和教育结构的计划原理和节约方法,分析和提出教育发展对人力、物质的需求与供给,总结教育发展的可计量的经济效验等。
    • 17.
      旋律释义:音乐的曲调。 它是由各种高低、长短、强弱的乐音按一定的调式和节奏组织起来的音的进行系列。旋律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的内容、风格以及民族特征等首先由旋律表现出来。
    • 18.
      旗布释义:一种轻薄松软的平纹织物,主要用作制旗和节日装饰织物。
    • 19.
      星次释义:⒈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赤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分,叫做星次。十二次的名称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⒉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
    • 20.
      晦日释义:⒈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会 翊 帐下,徐元、孙高、傅婴 等杀 览 员”裴松之 注引《吴历》:“晦日设祭除服。”清 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晦日,都司 哈廷标 於 宛顶 遇 大山 土司之从子 阿笼。”章士钊《赵伯先事略》:“伯先 取晚轮,以晦日晨达 广州,而事已前败,七十二烈俱殉。”⒉唐 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 德宗 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唐 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

和节造句

1.人生像一首诗,它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也有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

2.伟大和卑微,起点和终点,前进和退后,都在旋律和节奏中,弹奏!飘扬!交融!凝聚。

3.人生如琴,要把握好曲子的力度和节奏。

4.人生读来几乎像一首诗,他有自己的韵律和节拍,也有生长和腐败的内在周期。

和节(he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和节是什么意思 和节读音 怎么读 和节,拼音是hé jié,和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和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