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 [wū xiá]
1. 长江三峡之一。一称大峡。西起四川省·巫山县·大溪,东至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因巫山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战国·宋玉《高唐赋》记楚襄王游云梦台馆,有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相会的故事,后遂以“巫峡”称男女幽会之事。
巫峡 引证解释
⒈ 长江三峡 之一。一称 大峡。西起 四川省 巫山县 大溪,东至 湖北省 巴东县 官渡口。因 巫山 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 巫峡,盖因山为名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 巴 东 三峡 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 杨炯 《巫峡》诗:“三峡 七百里,惟言 巫峡 长。”
宋 苏轼 《巫山》诗:“瞿塘 迤邐尽, 巫峡 峥嶸起。”
郭沫若 《月蚀》:“巫峡 中的奇景,恐怕是全世界中所没有的。”
⒉ 战国 宋玉 《高唐赋》记 楚襄王 游 云梦 台馆,有 楚怀王 梦与 巫山 神女相会的故事,后遂以“巫峡”称男女幽会之事。参见“巫山”。
引唐昭宗 《巫山一段云》词:“冰眸莲脸见长新, 巫峡 更何人。”
宋 陈德武 《玉蝴蝶·雨中对紫薇》词:“梦回 巫峡,春在瑶池。”
《宦海》第十五回:“﹝ 木观察 ﹞虽然丁了艰,却不肯守着居丧的礼节,在那寝苫枕块的时候,还要寻那 阳臺 巫峡 的风流。”
国语词典
巫峡 [wū xiá]
⒈ 长江三峡之一。位于湖北省巴东县西,与四川省巫山县接界。因巫山约束形成四十六公里的长峡,巫山十二峰屏列长江两边,江道狭隘,水流湍急。
巫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二巫峰释义:即 巫山 十二峰。在 四川 巫山县 东 巫峡 两岸。
- 2.
巫山释义:⒈中国名山。 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000—1 500米。长江穿行其间,形成三峡,巫峡沿岸有巫山十二峰,以神女峰最为秀丽。⒉地名。在重庆东部。
- 3.
巫阳释义:⒈古代传说中的女巫。 ⒉古神医名。参见“巫彭”。⒊巫山的南面,指巫峡。⒋即巫山。
- 4.
楚山巫水释义:楚地之山,巫峡之水。
- 5.
楚峡释义:楚 地峡谷。多指 巫峡。
- 6.
楚王宫释义:⒈楚王 之宫。在 郢 都。唐 刘希夷《春女行》:“忆昔 楚王宫,玉楼妆粉红。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⒉楚王 之宫。在 四川省 巫山县 西 阳台 古城内。相传 襄王 所游之地。唐 皇甫冉《巫山峡》诗:“巫峡 见 巴 东,迢迢出半空。云藏 神女馆,雨到 楚王宫。”前蜀 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诗:“楚王宫 去 阳臺 近,莫倚风流滞少年。”宋 陈亮《小重山》词:“往事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
- 7.
楚雨巫云释义:楚地巫峡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 8.
流水对释义:对偶的一种。 上下句意思相关,表达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句。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9.
渭阳释义:⒈《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 渭阳。”朱熹 集传:“舅氏,秦康公 之舅,晋公子 重耳 也。出亡在外,穆公 召而纳之。时 康公 为太子,送之 渭 阳而作此诗。”后因以“渭阳”为表示甥舅情谊之典。唐 杜甫《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寒空 巫峡 曙,落日 渭 阳情。”清 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与君有 渭 阳之谊,欲媳 青君 谅无不允。”⒉舅父的代称。唐 李匡乂《资暇集·渭阳》:“徵舅氏事,必用 渭 阳,前辈名公,往往亦然。”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 毕相諴,家本寒微,其 渭
- 10.
玉露释义:⒈指秋露。 南朝 齐 谢朓《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唐 杜甫《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 巫峡 气萧森。”《水浒传》第三十回:“炎威渐退,玉露生凉;金风去暑,已及深秋。”王大觉《题顾悼秋悼秋盦图》诗:“帘外银河淡,琴边玉露清。”⒉喻美酒。元 顾瑛《水调歌头·桂》词:“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清 方文《偶过玉海小饮》诗:“火烧玉露色香减,蜜浸人蓡风味嘉。”
- 11.
白舫释义:白木的船。唐 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诗:“青帘白舫 益州 来,巫峡 秋涛天地迴。”宋 陆游《急雨》诗:“白舫投沙峡,青帘捲市楼。”明 袁宏道《过通州》诗:“白舫緑油扉,多时梦亦稀。”清 曹寅《后观打鱼歌》:“白舫青帘稳若山,蛉蜻舴艋便如手。”
- 12.
砑光释义:⒈用光石碾磨纸张、皮革、布帛等物,使紧密光亮。唐 韩偓《无题》诗:“锦囊霞彩烂,罗韤砑光匀。”清 陈维崧《浣溪沙·山塘即事》词:“琴几砑光麋緑竹,楸枰敲落水仙花。”清 曹寅《巫峡石歌》:“礪刃不发鉶,繫舂不举踵,砑光何堪日一番,抱山泣亦徒湩湩。”⒉砑光帽的省称。清 黄景仁《满庭芳》词:“云璈纔奏罢,砑光舞歇,无限新愁。”参见“砑光帽”。⒊眉来眼去;调情戏谑。《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须寻个人儿通信与他,怎生设法上得楼去方好。若只如此砑光,眼饱肚飢,有何用处。”《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
- 13.
神女峡释义:即 长江 中的 巫峡。
- 14.
第三声释义: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絶,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因以“第三声”指令人凄切的猿鸣声。⒉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上声。如“板”“此”“鬼”“也”等字调为第三声。
- 15.
长江三峡释义:简称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位于长江中游,重庆市奉节县和湖北省宜昌县之间,滩峡相间。全长204千米。两岸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长江三峡大坝建于宜昌三斗坪。
- 16.
风榭释义:指台榭。唐 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诗:“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唐 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其隙则抗月槛於迴谿,出风榭於篁中。”
- 17.
黄牛三峡释义:即 长江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说,以 西陵峡、明月峡、黄牛峡 为 黄牛 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