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和解 和解的意思
jiě

和解

简体和解
繁体
拼音hé jiě
注音ㄏㄜˊ ㄐ一ㄝ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jiě jiè xiè,(1) 剖开,分开。【组词】:解剖。分解。瓦解。解体。(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组词】: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3) 除去,除,废除,停止。【例句】:解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4) 溶化。【组词】:溶解。解冻。(5) 讲明白,分析说明。【组词】: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6) 懂,明白。【组词】:理解。见解。(7) 调和,处理。【组词】: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8) 高兴,开心。【组词】:解颜而笑。(9) 排泄。【组词】:解手。(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11) 演算方程式。【组词】:解方程。(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1) 发送。(2) 押送财物或犯人。【组词】: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1) 古同“懈”,松弛,懈怠。(2) 古同“邂”,邂逅。(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组词】:卖解的。跑马卖解。(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5) 姓。

基本含义

指双方或多方之间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矛盾、争议,达到和睦、友好的状态。

和解的意思

和解 [hé jiě]

1. 平息纷争,重归于好。今法律上指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不经法院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

使争吵的两派和解。

[ become reconciled; settle; ]

2. 在法律上,指诉讼当事人之间为处理和结束诉讼而达成的解决争议问题的妥协或协议。一般来说,和解的结果是撤回起诉或中止诉讼而无需判决。在这种情况下,和解作为当事人之间有约束力的契约,可以防止重新提出诉讼。当事人双方也可以将和解的条款写入一个协议判决,由法院记录在卷。

[ settlement; ]

和解 引证解释

⒈ 宽和,宽容。

《荀子·王制》:“和解调通……则姦言并至,尝试之説锋起。”
杨倞 注:“谓宽和不拒下也。”

⒉ 平息纷争,重归于好。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匈奴 冒顿 大围 信,信 数使使胡求和解。”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李令 ﹞与 张延赏 有隙…… 德宗 尝令 韩晋公 和解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二人几攘臂,一老儒和解之。”
丁玲 《莎菲女士日记·三月十七》:“那天晚上 苇弟 赌着气回去,今天又小小心心的自己来和解,我不觉笑了。”

⒊ 犹溶解。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作白醪酒法﹞凡三酘。济,令清,又炊一斗米酘酒中,搅令和解。”


国语词典

和解 [hé jiě]

⒈ 双方停止争执,归于和平。

《三国演义·第七回》:「见在磐河厮杀,宜假天子之诏,差人往和解之。」

息争

搏斗 纷争 格斗 纠纷 角斗 决斗

⒉ 法律上谓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之契约。


和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妥协释义: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妥协投降。 原则问题上不能妥协。

和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争执释义: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争执不下。双方在看法上发生争执。
    • 2.
      争斗释义:⒈打架。 ⒉泛指对立的一方力求战胜另一方;斗争。
    • 3.
      决斗释义:⒈决定最后胜败的你死我活的斗争。⒉过去欧洲流行的一种习俗。两人发生争执,相持不下,约定时间、地点,并邀请证人,彼此用武器格斗。
    • 4.
      搏斗释义:⒈徒手或用刀、棒等激烈地对打:用刺刀跟敌人搏斗。⒉比喻激烈地斗争:与暴风雪搏斗。新旧思想的大搏斗。
    • 5.
      格斗释义:紧张激烈地搏斗:白刃格斗。
    • 6.
      纠纷释义:争执的事情:调解纠纷。
    • 7.
      纷争释义:⒈争执;争论:各方代表纷争不休。 ⒉纠纷;争端:消除纷争。引起一场纷争。
    • 8.
      角斗释义:搏斗比赛:角斗场。

和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八妇女节释义:国际妇女斗争的纪念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因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也叫国际妇女节。
    • 2.
      三点释义:⒈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⒉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 3.
      不解释义:⒈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汉 枚乘《七发》:“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明 李贽《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⒉不能解救;不能和解。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柳青《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⒊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杀人。”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
    • 4.
      专利蟑螂释义:是流行于西方欧美各国的一个名词,专门形容一些没有实体生产的公司,而是通过抢注、从他人处购买专利,然后专门通过专利诉讼赚取巨额和解金或者赔偿款的专业团体。
    • 5.
      义疏释义:疏解经义的书。 其名源于 六朝 佛家解释佛典。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如 南朝 梁 皇侃 的《论语义疏》、清 郝懿行 的《尔雅义疏》等。
    • 6.
      交通员释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通讯联络工作的人员。
    • 7.
      人文精神释义: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
    • 8.
      供给制释义:直接供给生活资料的分配制度。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对党政工作人员和部队指战员的生活必需品按照一定标准施行供给制,干部和战士、勤杂人员过着大致相同的平等生活。对保证战时生活,加强革命团结,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起了重大作用。1950年供给制大部分改为包干制,即由国家发给一定数量的实物和货币,由领取人自行处理。1955年供给制和包干制都改为工资制。
    • 9.
      八角帽释义:人民革命军队在红军时期、抗 日 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常戴的一种帽子。 帽瓦前高后低,呈八角形,有帽檐,正前缀红星。
    • 10.
      剔肤见骨释义:剔: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肤:肌肤。把肉剔下来,一直剔到了骨头。比喻对事物分析和解剖得非常深刻、彻底。
    • 11.
      剖烦析滞释义:指剖析和解决烦杂疑难的问题。
    • 12.
      劝和释义:劝人和解。
    • 13.
      区队释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区一级的地方武装组织。
    • 14.
      协解释义:⒈清制,一省的地丁银不够支用,朝廷可使别省拨款协助,此项协助经费的解送称“协解”。⒉犹和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列强态度》:“﹝英俄两国﹞谓彼等对於中国问题,当俟在华关係列强彼此协解,方才进行。”
    • 15.
      占星术释义:通过观测和解释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变化预卜人世间事物的一种方术--亦称星占术。
    • 16.
      古文经释义:汉代发现的用先秦古文写成 的儒家经典。和当时流传的用汉隶书写的今文经相对。古文经书主要有《尚书》《礼记》《论语》《毛 诗》《左氏春秋》等。因与今文经在经师源流、传授方法和解义注释等方面有所不同,便产生了今古文 经学之争。
    • 17.
      合谐释义:犹和谐;和解。
    • 18.
      和事天子释义:唐中宗 时,监察御史 崔琬 劾 宗楚客、纪处讷 受贿,致生边患。楚客 不服,自陈忠鲠。中宗 不问,命 琬 与 楚客、处讷 结为兄弟,以和解之。世人谓 中宗 为“和事天子”。见《新唐书·宗楚客传》、《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清 何焯《义门读书记·前汉书》:“﹝ 元帝 ﹞今以禁门为邪臣逋藪,而空以中和戒奉公之吏,是后世所谓和事天子也。”
    • 19.
      和宁释义:⒈使和平安宁。⒉和睦安宁。⒊谓和解,平息。⒋唐代郊庙祭祀时的一种舞蹈名。⒌使和睦安宁。
    • 20.
      和弭释义:谓和解弭兵。

和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八妇女节释义:国际妇女斗争的纪念日。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因要求男女平等权利而举行示威,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也叫国际妇女节。
    • 2.
      三点释义:⒈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⒉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 3.
      不解释义:⒈不能解开;不能分开。《楚辞·九章·哀郢》:“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汉 枚乘《七发》:“楚苗 之食,安胡之飰,摶之不解,一啜而散。”明 李贽《过桃园谒三义祠》诗:“谁识 桃园 三结义,黄金不解结同心。”⒉不能解救;不能和解。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柳青《狠透铁》:“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好象结了不解之仇。”⒊不止;不罢休。《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厥水寒,杀人。”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
    • 4.
      专利蟑螂释义:是流行于西方欧美各国的一个名词,专门形容一些没有实体生产的公司,而是通过抢注、从他人处购买专利,然后专门通过专利诉讼赚取巨额和解金或者赔偿款的专业团体。
    • 5.
      义疏释义:疏解经义的书。 其名源于 六朝 佛家解释佛典。后泛指补充和解释旧注的疏证。如 南朝 梁 皇侃 的《论语义疏》、清 郝懿行 的《尔雅义疏》等。
    • 6.
      交通员释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担任通讯联络工作的人员。
    • 7.
      人文精神释义: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
    • 8.
      供给制释义:直接供给生活资料的分配制度。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对党政工作人员和部队指战员的生活必需品按照一定标准施行供给制,干部和战士、勤杂人员过着大致相同的平等生活。对保证战时生活,加强革命团结,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起了重大作用。1950年供给制大部分改为包干制,即由国家发给一定数量的实物和货币,由领取人自行处理。1955年供给制和包干制都改为工资制。
    • 9.
      八角帽释义:人民革命军队在红军时期、抗 日 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常戴的一种帽子。 帽瓦前高后低,呈八角形,有帽檐,正前缀红星。
    • 10.
      剔肤见骨释义:剔: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肤:肌肤。把肉剔下来,一直剔到了骨头。比喻对事物分析和解剖得非常深刻、彻底。
    • 11.
      剖烦析滞释义:指剖析和解决烦杂疑难的问题。
    • 12.
      劝和释义:劝人和解。
    • 13.
      区队释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区一级的地方武装组织。
    • 14.
      协解释义:⒈清制,一省的地丁银不够支用,朝廷可使别省拨款协助,此项协助经费的解送称“协解”。⒉犹和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列强态度》:“﹝英俄两国﹞谓彼等对於中国问题,当俟在华关係列强彼此协解,方才进行。”
    • 15.
      占星术释义:通过观测和解释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变化预卜人世间事物的一种方术--亦称星占术。
    • 16.
      古文经释义:汉代发现的用先秦古文写成 的儒家经典。和当时流传的用汉隶书写的今文经相对。古文经书主要有《尚书》《礼记》《论语》《毛 诗》《左氏春秋》等。因与今文经在经师源流、传授方法和解义注释等方面有所不同,便产生了今古文 经学之争。
    • 17.
      合谐释义:犹和谐;和解。
    • 18.
      和事天子释义:唐中宗 时,监察御史 崔琬 劾 宗楚客、纪处讷 受贿,致生边患。楚客 不服,自陈忠鲠。中宗 不问,命 琬 与 楚客、处讷 结为兄弟,以和解之。世人谓 中宗 为“和事天子”。见《新唐书·宗楚客传》、《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清 何焯《义门读书记·前汉书》:“﹝ 元帝 ﹞今以禁门为邪臣逋藪,而空以中和戒奉公之吏,是后世所谓和事天子也。”
    • 19.
      和宁释义:⒈使和平安宁。⒉和睦安宁。⒊谓和解,平息。⒋唐代郊庙祭祀时的一种舞蹈名。⒌使和睦安宁。
    • 20.
      和弭释义:谓和解弭兵。

和解造句

1.他想和解两人的矛盾,并做了许多努力,现在他意识到原来是他一相情愿。

2.为了祖国的独立和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3.你果然想跟他和解,就应该主动找他谈谈。

4.小明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前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6.闹翻的事例太多了。身为有经验的我你主动提出和解就行了。往往是一方放不下面子而已。

7.经过大家百般相劝,他们俩总算和解了。

8.剔除自己的心理障碍,外界的障碍都能克服和解决的。

9.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有多少热血男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和解(he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和解是什么意思 和解读音 怎么读 和解,拼音是hé jiě,和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和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