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象魏 象魏的意思
xiàngwèi

象魏

简体象魏
繁体
拼音xiàng wèi
注音ㄒㄧㄤˋ 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ng,(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组词】: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组词】: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wèi,(1)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例句】: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2)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3)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4)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组词】: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5)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和内在不相符合。

象魏的意思

象魏 [xiàng wèi]

1.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阙”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3. 借指宫室,朝廷。

象魏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的一对高建筑,亦叫“闕”或“观”,为悬示教令的地方。

《周礼·天官·太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灋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象魏,闕也。”
贾公彦 疏:“郑司农 云:‘象魏,闕也’者, 周公 谓之象魏,雉门之外,两观闕高魏魏然, 孔子 谓之观。”
唐 杨炯 《少室少姨庙碑》:“太微营室,明堂布政之宫;白兽苍龙,象魏悬书之法。”
清 钱谦益 《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陆化熙授承德郎》:“参报待以削草,象魏用为县书。”

⒉ 借指宫室,朝廷。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云观变为狐兔之藪,象魏化为虎豹之蹊。”
《南齐书·高帝纪上》:“入兵万乘之国,顿戟象魏之下。”
宋 苏轼 《上太皇太后贺正表》:“臣职守江湖,心驰象魏。天威咫尺,想闻清蹕之音。”
清 顾炎武 《雒阳》诗:“象魏云常紫, 龙池 水自清。”


象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观释义:⒈宫殿门前两边所建高台上的楼观。 因其高耸,故称。晋 葛洪《抱朴子·汉过》:“云观变为狐兔之藪,象魏化为虎豹之蹊。”⒉泛指高耸的楼台。宋 贺铸《水调歌头·台城游》词:“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⒊指道院。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佛释·道院》:“鹤观、云观……并道院之称。”
    • 2.
      六典释义:⒈谓古代六方面的治国之法。《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文选·张衡<东京赋>》:“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薛综 注:“言所以立两观者,欲表明六典旧章之法。”唐 褚亮《祭方丘乐章·肃和》:“九宫肃列,六典相仪。”⒉隋 宫廷中的女官
    • 3.
      布治释义:⒈普遍治理。《书·禹贡》“禹 敷土”孔 传:“洪水汎溢,禹 布治九州之土。”⒉颁布政令或法典。《周礼·天官·大宰》:“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郑玄 注:“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於天下,至正岁又书而县于象魏,振木鐸以徇之,使万民观焉。”孙诒让 正义:“大宰於 周 正月朔日始宣布治典於畿外邦国、畿内都鄙。”⒊谓施政。明 高启《三贤堂》诗:“至今郡中人,犹想布治年。”
    • 4.
      挟日释义:谓十日。从甲至癸,十干已周,故云。挟,通“浹”,周匝。《周礼·天官·大宰》:“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陆德明 释文:“挟,字又作浹。”宋 王安石《宋翰林侍读学士梅公神道碑》:“公卒明年,季秋挟日,于州山西,卜祔而吉。”
    • 5.
      百雉释义:⒈指城墙的长度达三百丈。是 春秋 时国君的特权。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礼记·坊记》:“都城不过百雉。”郑玄 注:“雉,度名也,高一丈,长三丈。”《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杜预 注:“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史记·孔子世家》:“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⒉指宫城围墙长三百丈。唐太宗《帝京篇》之一:“綺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餘。”⒊借指城墙。晋 葛洪《抱朴子·君道》:“云梯乘於百雉之上,皓刃交於象魏之下。”唐 刘禹锡《机汲记》:“予謫居之明年,主人授馆於百
    • 6.
      虚器释义:⒈谓有其器而无其位。器,指古代表示等级的车服、仪制等。《左传·文公二年》:“仲尼 曰:‘臧文仲 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作虚器,纵逆祀,祀爰居,三不知也。’”杜预 注:“谓居蔡、山节藻棁也,有其器而无其位,故曰虚。”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蔡,谓国君之守龟;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皆非 文仲 所当有之。”⒉言空有帝王的名位而无其实。《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邓后 称制终身,号令自出……至使嗣主侧目,敛衽於虚器,直生怀懣,悬书於象魏。”李贤 注:“器谓神器,諭帝位也。”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昭
    • 7.
      象阙释义:象魏。 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虽言事必史,而象闕未箴。”唐 许浑《汴河亭》诗:“百二禁兵辞象闕,三千宫女下龙舟。”宋 王禹偁《献转运副使太常李博士》诗:“即徵归象闕,清秩冠鸳鸿。”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岳庙甚壮,门冠以楼有如象闕,夹陛皆题咏。”参见“象魏”。

象魏(xiang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象魏是什么意思 象魏读音 怎么读 象魏,拼音是xiàng wèi,象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象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