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选 [zhǎng xuǎn]
1. 主持选拔举荐。
掌选 引证解释
⒈ 主持选拔举荐。
引《晋书·山涛传》:“太康 初,迁右僕射,加光禄大夫,侍中、掌选如故。”
宋 苏轼 《宇文昌龄吏部郎祝庶刑部郎制》:“敕 昌龄 等,古之君子,以人物掌选,而士不滥进。”
掌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第释义:⒈上等;第一。《后汉书·梁冀传》:“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於 冀。”李贤 注:“上第,第一也。”唐 李华《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关外诸侯,公为上第,由是分掌选署,仕进之族知劝焉。”⒉考试成绩中的第一等。《后汉书·献帝纪》:“九月甲午,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新唐书·选举志上》:“每问经十条,对策三道,皆通,为上第,吏部官之;经义通八,策通二,为中第,与出身;下第,罢归。”清 吴伟业《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君也读书致上第,传家翰墨閒游戏。”⒊及第
- 2.
参掌释义:参与掌管。《晋书·职官志》:“及当涂得志,克平诸夏,初有军师祭酒,参掌戎律。”《梁书·王规传》:“承圣 二年,迁尚书右僕射,仍参掌选事。”《新五代史·杂传·史圭》:“故事,直学士职虽清,而承领文书,参掌庶务,与判官无异。”
- 3.
解选释义:谓解除所掌选拔官员的职务。 《南齐书·王俭传》:“﹝ 建元 五年﹞ 俭 启求解选,不许。”
- 4.
黄榜释义:⒈亦作“黄牓”。皇帝的公告。因用黄纸书写,故名。《元史·世祖纪六》:“遣 吕文焕 賚黄榜安諭 临安 中外军民,俾安堵如故。”《中国民间故事选·宝船》:“皇上张出黄榜:谁能治好皇姑的病,就嫁给谁做媳妇。”⒉发布殿试中式名单的公告。宋 苏轼《与潘彦明书》:“不见黄榜,未敢驰贺,想必高捷也。”元 虞集《赠赵先生》诗:“天门一日观黄榜,茅屋三年掩柴扉。”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都门竹枝词》:“《候选》云:‘昔年黄榜姓名联,此日居然掌选銓。堂上点名堂下应,教人不敢认同年。’”⒊黄色标签。《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