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恩格斯 恩格斯的意思
ēn

恩格斯

简体恩格斯
繁体
拼音ēn gé sī
注音ㄣ ㄍㄜˊ ㄙ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ēn, ◎ 好处,深厚的情谊。【组词】:恩爱。恩赐。恩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恩德。恩典。恩惠。恩仇。感恩。开恩。

gé gē,(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组词】:格子纸。方格儿布。(2) 法式,标准。【组词】: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3) 表现出来的品质。【组词】:格调。风格。人格。国格。性格。(4) 阻碍,隔阂。【组词】:格格不入。(5) 击,打。【组词】:格斗。格杀。(6) 推究。【组词】:格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组词】:格于上下。(9) 感通。【组词】:格于皇天。(10) 变革,纠正。【组词】:格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

sī,(1) 这,这个,这里。【组词】:斯人。斯时。以至于斯。(2) 乃,就。【例句】:有备斯可以无患。(3) 劈。【例句】:“墓门有棘,斧以斯之”。(4) 古同“厮”,卑贱。(5) 古同“澌”,尽。(6) 姓。

基本含义

指对人民的关怀和爱护,以及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无私奉献。

恩格斯的意思

恩格斯 [ēn gé sī]

1. (1820—189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1842年在英国曼彻斯特时同英国工人、宪章派建立了联系,并写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提出工人运动必须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理论。1844年同马克思会见后,便开始了共同战斗的里程。1847年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发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战斗纲领——《共产党宣言》。1848年欧洲革命中,同马克思一起参加了德国革命。1864年共同建立第一国际,并同普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进行了斗争。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整理马克思的文献,领导工人运动,1889年又建立了第二国际,与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进行了斗争。1895年8月于伦敦逝世。

[Friedrich Engels;]


恩格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一劳动节释义: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 2.
      修正主义释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逝世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自称是马克思学生的伯恩施坦,公然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进行修改、修订,故名。
    • 3.
      全集释义:把一个作者的所有著作尽可能完全地搜集起来而编成的一部书,如《列宁全集》《鲁迅全集》。有时也指把两位经常在一起共同发表著作的作者的著作,搜集在一起而编成的一部书,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4.
      共产党宣言释义: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 纲领性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奠 定了基础。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 5.
      共产主义者同盟释义:第一个建立在科学 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下,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 成。它的纲领是《共产党宣言》,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它团结各国革命工人,宣传马克 思主义,其盟员积极参加了1848年欧洲革命。1852年11月17日宣告解散。
    • 6.
      共産主义释义:⒈马克思、恩格斯 所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亦即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⒉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它在发展上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为丰富,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消灭了三大差别,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7.
      列宁释义: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1924)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俄国共产党和苏联的主要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7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18岁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94年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和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1895年建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3年在俄国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以后,又领导俄国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
    • 8.
      唯物辩证法释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9.
      恩格斯释义:弗里德里希·恩 格斯(1820—189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今德国伍珀 塔尔市)。1842年到英国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深入了解工人阶级状况,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844年在巴黎 会见马克思,开始共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他们共同加入正义者同盟,并且指导该同盟改组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共产党宣言》,并且一起参加了德国1848年革命。恩格斯总结这次革命经验,写了《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书,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起义学说奠定了基础。19世纪50—60年代,积极参
    • 10.
      拉法格释义:(1842-1911)法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和学生,马克思次女的丈夫。
    • 11.
      李卜克内西释义:(1826-1900)即威廉.李卜克内西。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立者和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
    • 12.
      正义者同盟释义:1836年德国流亡工人在巴黎建立的秘密革命团体,后成为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于1847年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 13.
      第一国际释义:简称国际。全 称国际工人协会。国际性的工人联合组织。1864年9月在伦敦创立。第二国际成立后被称为第一国际。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下,它领导各国工人展开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同蒲鲁东 主义、巴枯宁主义等进行了斗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人运动干部,为欧美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 了基础。1876年7月正式宣布解散。
    • 14.
      第二国际释义:各国社会民主 党的国际联合组织。1889年7月在巴黎成立。在恩格斯的指导下,初期基本上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使工人运动得到广泛发展。恩格斯逝世后,逐渐分化为左、中、右三派。以列宁为首的左派,同伯恩施 坦等右派、考茨基等中派展开了不调和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 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破产。
    • 15.
      资本论释义:书名。 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第一卷于1867年出版,第二、三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第一卷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它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 16.
      辩证唯物主义释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 17.
      达尔文释义:查理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说明生物物种的发生和发展。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恩格斯认为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之一。
    • 18.
      进化论释义:关于生物界物种的发生和发展的理论。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认为现在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少数类型到多数类型逐渐变化发展。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它否定了物种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和上帝造人的宗教迷信。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 19.
      马克思释义: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 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1841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1842—1844年在革命实践中从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1844年秋在巴黎会见恩格斯,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他们一起参加了当时各革命团体的活动,并对各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说、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847年和恩格斯共同组织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发表两人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 20.
      马克思主义释义:马克思(Karl Marx)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 其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构成有机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指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一劳动节释义: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 2.
      修正主义释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恩格斯逝世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自称是马克思学生的伯恩施坦,公然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进行修改、修订,故名。
    • 3.
      全集释义:把一个作者的所有著作尽可能完全地搜集起来而编成的一部书,如《列宁全集》《鲁迅全集》。有时也指把两位经常在一起共同发表著作的作者的著作,搜集在一起而编成的一部书,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4.
      共产党宣言释义: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 纲领性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宣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论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奠 定了基础。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 5.
      共产主义者同盟释义:第一个建立在科学 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下,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 成。它的纲领是《共产党宣言》,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它团结各国革命工人,宣传马克 思主义,其盟员积极参加了1848年欧洲革命。1852年11月17日宣告解散。
    • 6.
      共産主义释义:⒈马克思、恩格斯 所创立的共产主义学说,亦即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⒉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它在发展上分两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为丰富,人们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消灭了三大差别,实行共产主义公有制,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7.
      列宁释义: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原姓乌里扬诺夫)(1870—1924)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俄国共产党和苏联的主要创始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17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18岁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94年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和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任务。1895年建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903年在俄国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17年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以后,又领导俄国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
    • 8.
      唯物辩证法释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建立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辩证运动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任何事物都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9.
      恩格斯释义:弗里德里希·恩 格斯(1820—189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今德国伍珀 塔尔市)。1842年到英国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深入了解工人阶级状况,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844年在巴黎 会见马克思,开始共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他们共同加入正义者同盟,并且指导该同盟改组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共产党宣言》,并且一起参加了德国1848年革命。恩格斯总结这次革命经验,写了《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书,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起义学说奠定了基础。19世纪50—60年代,积极参
    • 10.
      拉法格释义:(1842-1911)法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和学生,马克思次女的丈夫。
    • 11.
      李卜克内西释义:(1826-1900)即威廉.李卜克内西。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创立者和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
    • 12.
      正义者同盟释义:1836年德国流亡工人在巴黎建立的秘密革命团体,后成为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下,于1847年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 13.
      第一国际释义:简称国际。全 称国际工人协会。国际性的工人联合组织。1864年9月在伦敦创立。第二国际成立后被称为第一国际。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下,它领导各国工人展开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并同蒲鲁东 主义、巴枯宁主义等进行了斗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工人运动干部,为欧美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 了基础。1876年7月正式宣布解散。
    • 14.
      第二国际释义:各国社会民主 党的国际联合组织。1889年7月在巴黎成立。在恩格斯的指导下,初期基本上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使工人运动得到广泛发展。恩格斯逝世后,逐渐分化为左、中、右三派。以列宁为首的左派,同伯恩施 坦等右派、考茨基等中派展开了不调和的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 支持本国资产阶级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破产。
    • 15.
      资本论释义:书名。 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第一卷于1867年出版,第二、三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第一卷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它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 16.
      辩证唯物主义释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用辩证方法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 17.
      达尔文释义:查理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说明生物物种的发生和发展。1859年出版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恩格斯认为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之一。
    • 18.
      进化论释义:关于生物界物种的发生和发展的理论。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认为现在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少数类型到多数类型逐渐变化发展。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它否定了物种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和上帝造人的宗教迷信。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 19.
      马克思释义: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 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一个律师家庭。1841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1842—1844年在革命实践中从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1844年秋在巴黎会见恩格斯,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他们一起参加了当时各革命团体的活动,并对各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说、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1847年和恩格斯共同组织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发表两人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 20.
      马克思主义释义:马克思(Karl Marx)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 其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构成有机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指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造句

1.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在事业上,不光是同住伦敦还是分居俩地,马克思和恩格斯总是互相挂怒爱,互相帮助。

2.恩格斯经常接济在贫困中坚持写作的马克思。

3.恩格斯揭示了人类起源的规律。

4.恩格斯在这篇文章里揭示了人类起源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规律。

恩格斯是什么意思 恩格斯读音 怎么读 恩格斯,拼音是ēn gé sī,恩格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恩格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