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 [fàng mù]
1. 把牲畜赶到草地上去吃草、活动。
例我们过去常在晚春牧草茂盛的高原放牧。
英[ graze; ]
2. 放牲口出去吃草。
例在潜江的五一农场放牧。
英[ pasture; ]
放牧 引证解释
⒈ 把牲畜放到野外吃草和活动。
引《东观汉记·光武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闽 中 南朝 放牧之地,畜羊马可使孳息。”
国语词典
放牧 [fàng mù]
⒈ 将牛羊自槛中放出而牧养于山泽。
引《书经·费誓》「今惟淫舍牿牛马」句下汉·孔安国·传:「今军人惟大放舍牿牢之牛马,言军所在必放牧也。」
放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街释义:方言。 市街定期交易的一个周期。《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共大理地委<牲畜放牧问题>》:“费洪春,有牛三头、猪四头,每家轮放一街。”
- 2.
三牙释义:⒈指三岁的牲口。宋 洪迈《容斋随笔·买马牧马》:“而 江、淮 之间,本非骑兵所能展奋,又三牙遇暑月,放牧於 苏、秀 以就水草,亦为逐处之患。”⒉犹三丫。《水浒传》第九回:“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眼,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鬚,三十四五岁年纪。”《水浒传》第五七回:“团团的一箇白脸,三牙细黑髭鬚,十分腰围膀阔。”
- 3.
休牧释义:为了使牧场的牧草恢复生长,在一定的时间内停止放牧。
- 4.
作牧释义:⒈畜牧,放牧。 ⒉周代,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为州长,得专征伐于诸侯,谓“作牧”。⒊泛指担任州郡地方长官。
- 5.
刍牧释义:⒈割草放牧。《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帝令 史建瑭 以轻骑尝寇,获芻牧者二百人,问其兵数,精兵七万。”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乘舆播荡,神京陆沉,天坛为芻牧之场,曹署充屯营之帐,中国 数千年来,外侮之辱未有甚于此时者也。”⒉放牧的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卜式 试于芻牧,弘羊 擢于贾竖,衞青 奋於奴僕,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矣。”唐 陆龟蒙《村夜二篇》诗之二:“祗効芻牧言,敢防轻薄駡。”⒊家畜。指马牛羊
- 6.
十羊九牧释义: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7.
南牧释义:⒈南下放牧。引申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语本 汉 贾谊《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唐 白居易《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诗:“胡马辞南牧,周 师罢北征。”宋 李纲《靖康传信录序》:“失此二者之机会,故令贼志益侈,再举南牧,无所忌惮,遂有并吞华夏之心。”⒉到南方去任州官。南朝 齐 谢朓《<酬德赋>序》:“右卫 沉侯 以冠世伟才,眷予以国士,以 建武 二年予将南牧,见赠五言。”清 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三:“砚澌冻合愁南
- 8.
圉人释义:《周礼》官名。掌管养马放牧等事。亦以泛称养马的人。《周礼·夏官·圉人》:“圉人掌养马芻牧之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使圉人驾,寺人御而出。”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僕皆惆悵。”清 戴名世《北行日纪序》:“寝纔安,而圉人已趣之起矣。”
- 9.
封山育林释义:对有条件 自然成林的山区,有计划地封闭起来,禁止采伐、放牧,使自然成长或人工辅助育成新 林。
- 10.
封山释义:不让人进山放牧、打猎、砍柴和采伐树木。
- 11.
开山释义:⒈因采石、筑路等目的而把山挖开或炸开。⒉开放已封的山地,允许放牧采伐。⒊佛教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⒋〈名〉佛教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的人。
- 12.
归马放牛释义:《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意思是将作战用的牛马,加以放牧,不再使用于战争。后因以比喻不再用兵。
- 13.
掷布鲁释义:布鲁是蒙古族狩猎和放牧的工具。
- 14.
放野释义:⒈放逐于野。汉 刘向《列女传·齐威虞姬》:“伯奇 放野,申生 被患,孝顺至明,反以为残。”⒉撒野,粗鲁没礼貌。巴人《姜尚公老爷列传》七:“娘儿们不敢放野,抛头露面到路上屋外来说话。”⒊犹放牧。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商州 牛多得很,到冬季里,荒山坡上一群一群放野。”⒋我国西南 苗 彝 等族的一种风俗。暮春三月,未婚的青年男女在野外月光下歌舞,相爱者即结为夫妻。清 魏祝亭《荆南苗俗记》:“俗以三月三放野,又名跳月。未婚者悉盛服往野外,环山箕踞坐,男女各成列,更番歌,截竹为筒吹以和,音动山谷。女先唱
- 15.
散放释义:⒈发放。《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三》:“又諭:前因 碭山 等五县 河 水漫淹,当经降旨先行抚恤,赏给一月口粮,加恩给賑两箇月,七分次贫并六分极贫民,加恩给賑一箇月,概行散放折色,以资口食。”⒉谓在野外放牧。《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浠水望城乡的生产规划》:“养牛,要逐步改变过去常年散放习惯。”⒊放诞不羁。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外形足恭,容虔言恪,而神疏心慢,中怀散放,受任不忧,居局不治,盖难分之五也。”
- 16.
散牧释义:放牧。
- 17.
樵牧释义:⒈打柴放牧。⒉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
- 18.
水丰草美释义:水流充沛,草儿茂盛,牧草丰盛,风调雨顺,河水环绕牧场,草原溪流清澈欢快,适宜放牧的好地方。
- 19.
河漫滩释义:紧靠河道两旁的平地。由洪水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地势低平,汛期易遭水淹。枯水期可种植庄稼、放牧牲畜。
- 20.
游牧释义:不在一个地方定居,随着水草情况的变化而变换地点放牧牲畜:四处游牧。 游牧民族。
放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街释义:方言。 市街定期交易的一个周期。《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共大理地委<牲畜放牧问题>》:“费洪春,有牛三头、猪四头,每家轮放一街。”
- 2.
三牙释义:⒈指三岁的牲口。宋 洪迈《容斋随笔·买马牧马》:“而 江、淮 之间,本非骑兵所能展奋,又三牙遇暑月,放牧於 苏、秀 以就水草,亦为逐处之患。”⒉犹三丫。《水浒传》第九回:“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眼,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鬚,三十四五岁年纪。”《水浒传》第五七回:“团团的一箇白脸,三牙细黑髭鬚,十分腰围膀阔。”
- 3.
休牧释义:为了使牧场的牧草恢复生长,在一定的时间内停止放牧。
- 4.
作牧释义:⒈畜牧,放牧。 ⒉周代,侯伯有功德者,加命为州长,得专征伐于诸侯,谓“作牧”。⒊泛指担任州郡地方长官。
- 5.
刍牧释义:⒈割草放牧。《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帝令 史建瑭 以轻骑尝寇,获芻牧者二百人,问其兵数,精兵七万。”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乘舆播荡,神京陆沉,天坛为芻牧之场,曹署充屯营之帐,中国 数千年来,外侮之辱未有甚于此时者也。”⒉放牧的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卜式 试于芻牧,弘羊 擢于贾竖,衞青 奋於奴僕,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矣。”唐 陆龟蒙《村夜二篇》诗之二:“祗効芻牧言,敢防轻薄駡。”⒊家畜。指马牛羊
- 6.
十羊九牧释义: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7.
南牧释义:⒈南下放牧。引申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语本 汉 贾谊《过秦论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唐 白居易《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诗:“胡马辞南牧,周 师罢北征。”宋 李纲《靖康传信录序》:“失此二者之机会,故令贼志益侈,再举南牧,无所忌惮,遂有并吞华夏之心。”⒉到南方去任州官。南朝 齐 谢朓《<酬德赋>序》:“右卫 沉侯 以冠世伟才,眷予以国士,以 建武 二年予将南牧,见赠五言。”清 钱谦益《次韵何慈公岁暮感事》之三:“砚澌冻合愁南
- 8.
圉人释义:《周礼》官名。掌管养马放牧等事。亦以泛称养马的人。《周礼·夏官·圉人》:“圉人掌养马芻牧之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使圉人驾,寺人御而出。”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僕皆惆悵。”清 戴名世《北行日纪序》:“寝纔安,而圉人已趣之起矣。”
- 9.
封山育林释义:对有条件 自然成林的山区,有计划地封闭起来,禁止采伐、放牧,使自然成长或人工辅助育成新 林。
- 10.
封山释义:不让人进山放牧、打猎、砍柴和采伐树木。
- 11.
开山释义:⒈因采石、筑路等目的而把山挖开或炸开。⒉开放已封的山地,允许放牧采伐。⒊佛教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⒋〈名〉佛教指最初在某个名山建立寺院的人。
- 12.
归马放牛释义:《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意思是将作战用的牛马,加以放牧,不再使用于战争。后因以比喻不再用兵。
- 13.
掷布鲁释义:布鲁是蒙古族狩猎和放牧的工具。
- 14.
放野释义:⒈放逐于野。汉 刘向《列女传·齐威虞姬》:“伯奇 放野,申生 被患,孝顺至明,反以为残。”⒉撒野,粗鲁没礼貌。巴人《姜尚公老爷列传》七:“娘儿们不敢放野,抛头露面到路上屋外来说话。”⒊犹放牧。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商州 牛多得很,到冬季里,荒山坡上一群一群放野。”⒋我国西南 苗 彝 等族的一种风俗。暮春三月,未婚的青年男女在野外月光下歌舞,相爱者即结为夫妻。清 魏祝亭《荆南苗俗记》:“俗以三月三放野,又名跳月。未婚者悉盛服往野外,环山箕踞坐,男女各成列,更番歌,截竹为筒吹以和,音动山谷。女先唱
- 15.
散放释义:⒈发放。《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三》:“又諭:前因 碭山 等五县 河 水漫淹,当经降旨先行抚恤,赏给一月口粮,加恩给賑两箇月,七分次贫并六分极贫民,加恩给賑一箇月,概行散放折色,以资口食。”⒉谓在野外放牧。《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浠水望城乡的生产规划》:“养牛,要逐步改变过去常年散放习惯。”⒊放诞不羁。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外形足恭,容虔言恪,而神疏心慢,中怀散放,受任不忧,居局不治,盖难分之五也。”
- 16.
散牧释义:放牧。
- 17.
樵牧释义:⒈打柴放牧。⒉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
- 18.
水丰草美释义:水流充沛,草儿茂盛,牧草丰盛,风调雨顺,河水环绕牧场,草原溪流清澈欢快,适宜放牧的好地方。
- 19.
河漫滩释义:紧靠河道两旁的平地。由洪水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地势低平,汛期易遭水淹。枯水期可种植庄稼、放牧牲畜。
- 20.
游牧释义:不在一个地方定居,随着水草情况的变化而变换地点放牧牲畜:四处游牧。 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