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自屏 自屏的意思
píng

自屏

简体自屏
繁体
拼音zì píng
注音ㄗˋ ㄆ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ì,(1) 本人,己身。【组词】: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2) 从,由。【组词】:自从。自古以来。(3) 当然。【组词】: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4) 假如。【例句】: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bīng píng bǐng,(1) 遮挡。【组词】:屏风。屏障。屏蔽。屏藩(“屏风”和“藩篱”,喻卫国的重臣)。屏翰(喻卫国的重臣)。(2) 字画的条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为一组。【组词】:画屏。四扇屏。(1) 除去,排除。【组词】:屏除。屏弃。屏斥。屏退。(2) 抑止(呼吸)。【组词】:屏气。屏息。屏声。

基本含义

指自己封闭自己,自我限制,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或交流。

自屏的意思

自屏 [zì píng]

1. 自摒;把自己屏弃。

2. 自己隐退,弃绝世事。

4. 自杀。

自屏 引证解释

⒈ 自摒;把自己屏弃。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贾 有汤鑊之罪,请自屏於胡貉之地,惟君死生之。”
唐 颜真卿 《论百官论事疏》:“今陛下欲自屏耳目,使不聪明,则天下何述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汤 放 桀 於 南巢,盖亦听其自屏於一方而终耳。”

⒉ 自己隐退,弃绝世事。

宋 王安石 《答孙莘老书》:“丘园自屏,烦公远屈,衰疾不获奉迓。”
宋 苏辙 《谢文公启》:“自屏远方,少安愚分。”
清 姚鼐 《张仲絜时文序》:“其后 园仲 以部属外出为知州,不得志,遂自屏不仕。”

⒊ 自杀。

《后汉书·宦者传·吕强》:“忠 惲 復譖曰:‘ 强 见召,未知所问,而就外草自屏,有姦明审。’”
南朝 宋 李贤 注:“外草自屏谓在外野草中自杀也。”


自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声尘释义:⒈佛教语。六尘之一。《圆觉经》:“善男子:根清浄故,色尘清浄;色清浄故,声尘清浄。”⒉指世俗的音乐或娱乐等活动。唐 白居易《祭崔常侍文》:“辱为僚友三十餘年,又膳部房与公同声尘之游,定胶漆之分。”宋 范成大《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诗:“岂惟背声尘,亦自屏杯酌。”元 耶律楚材《和景贤又四绝》之一:“年来世事已参商,但有声尘尚未忘。”⒊指名声。南朝 梁 刘孝标《自序》:“余声尘寂寞,世不吾知,魂魄一去,有同秋草。”宋 李昉《寄孟宾于》诗:“昔日声尘喧 洛 下,近年诗价满 江 南。”
    • 2.
      屏处释义:⒈隐蔽之处。《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告 武,篋中有死儿,埋屏处,勿令人知!”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气尚未平,独坐屏处。”⒉隐藏;隐居。三国 魏 曹植《白鹤赋》:“薄幽林以屏处兮,荫重景之餘光。”《新唐书·张濬传》:“虽自屏处,然朝廷得失,时时言之。”明 何景明《赠清溪子序》:“今年予得告屏处郭西之别业。”
    • 3.
      屏帷释义:指内室。《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四年》:“僕料猜防出於骨肉,嫌忌生於屏帷,持干将而不敢授人,捧盟盘而何词著誓!”《红楼梦》第七八回:“諑謡謑詬,出自屏帷,荆棘蓬榛,蔓延窗户。”
    • 4.
      胡服释义:指古代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服装。后亦泛称外族的服装。《后汉书·五行志一》:“灵帝 好胡服、胡帐、胡牀、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族皆竞为之。”《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齐显祖 ﹞或身自歌舞,尽日通宵,或散髮胡服,杂衣锦綵。”《宣和遗事》后集:“自屏后呼其妻出拜二帝曰:‘此女汝家人也。’妇人出拜已,衣胡服,二帝不能识之。”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我伯叔,我昆弟,我亲戚故旧,固犹是冠胡冠服胡服,以苟安其奴隶也。”参见“胡服骑射”。

自屏(zip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自屏是什么意思 自屏读音 怎么读 自屏,拼音是zì píng,自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自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