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音信 音信的意思
yīnxìn

音信

简体音信
繁体
拼音yīn xìn
注音ㄧㄣ ㄒㄧ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īn,(1)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组词】: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2) 信息,消息。【组词】:音信。佳音。音讯。

xìn shēn,(1) 诚实,不欺骗。【组词】: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2) 不怀疑,认为可靠。【组词】: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 崇奉。【组词】:信仰。信徒。(4) 消息。【组词】:信息。杳无音信。(5) 函件。【组词】:信件。信笺。信鸽。信访。(6) 随便,放任。【例句】: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7) 同“芯”。(8) 姓。(1) 同“伸”,舒展开。(2) 同“伸”,表白。

基本含义

音信是指消息、信息的传递和接收。

音信的意思

音信 [yīn xìn]

1. 信息;书信;消息。

他走后杳无音信。

[mail; message; news;]

音信 引证解释

⒈ 音讯;信息。

《宋书·范晔传》:“吾虽幽逼日苦,命在漏刻,义慨之士,时有音信。”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红楼梦》第八四回:“张 家虽係老亲,但近年来久已不通音信。”
靳以 《别人的故事》:“到我和他们做邻居的时候,他已经两年没有音信了。”


国语词典

音信 [yīn xìn]

⒈ 音讯、消息。南朝梁·沈约〈襄阳蹋铜蹄歌〉三首之一:「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也作「音息」。

《三国演义·第二五回》:「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

消息


音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从释义:自从:一从别后,音信全无。
    • 2.
      丰信释义:丰收的音信。 宋 赵善括《念奴娇·吕汉卿席上》词:“晓来膏雨,报一年丰信,几枝娇色。”
    • 3.
      传骑释义:驿站传递音信命令的骑马的使者。
    • 4.
      信儿释义:消息,音信。
    • 5.
      信息释义:⒈音信;消息。⒉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收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⒊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
    • 6.
      信耗释义:音信。
    • 7.
      信问释义:音信。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吴王 夫差 小女,名曰 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 韩重,年十九,有道术。女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
    • 8.
      兀然释义:⒈突兀的样子兀然耸立。⒉兀的,忽然兀然失笑起来。⒊昏然无知的样子兀然躺下。⒋依旧多年未通音信,他兀然住在那个小山村。
    • 9.
      北雁释义:候鸟之一。因其每年秋分后由北南飞,故称。隋 江总《于长安道归还扬州》诗:“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唐 李白《南流夜郎寄内》诗:“夜郎 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疎。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 豫章 书。”明 马銮《过岳鄂王墓》:“父老几回悲北雁,风雷长是傍南枝。”
    • 10.
      发令枪释义:径赛、游泳比赛等开始时,用来发出声音信号的器械,形状像手枪。
    • 11.
      发话器释义:电话机等的一个部件,能把声音信号变成强弱不同的电流,传到对方的受话器中再变成声音信号。 也叫话筒。
    • 12.
      受话器释义:电话机等的一个部件,能把强弱不同的电流变成声音信号。也叫听筒或耳机。
    • 13.
      嗣音释义:⒈保持音信。《诗·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郑玄 笺:“嗣,续也。女曾不传声问我,以恩责其忘己。”朱熹 集传:“嗣音,继续其声闻也。”⒉指连续传寄的音信。宋 曾巩《送钱生》诗:“去矣善自立,毋使嗣音稀。”⒊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清 陈鳣《对策·文选》:“唐 宋 元 明,各有沿袭;班 扬 张 左,孰可嗣音?”严复《<古今文钞>序》:“三十年以往,吾国之古文辞,殆无嗣音者矣。”
    • 14.
      声问释义:⒈音讯;音信。⒉名誉;名声。
    • 15.
      声闻释义:亦作“声问”。音信。《国语·越语上》:“寡君 句践 乏无所使,使其下臣 种,不敢彻声闻於天王。”《吕氏春秋·赞能》:“孙叔敖、沉尹茎 相与友,叔敖 游於 郢 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书·苏武传》:“前发 匈奴 时,胡 妇适产一子 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北史·儒林传下·刘炫》:“炫 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絶。”宋 沉括《梦溪笔谈·谬误》:“丁晋公 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唐 北庭 节度使 李元忠、安西 四镇留后 郭昕
    • 16.
      夹板船释义:旧时航海的一种两层木板的大帆船。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夹板船扎船》:“高拱乾《臺湾府志》云:荷兰 船最大,用板两层,斲而不削,製极坚厚,中国 谓之‘夹板船’。其实圆木为之,非板也,又多巧思,为帆如蛛网旋盘,八面受风,无往不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他娘未免打了他一顿,他便逃走了,走到夹板船上去当水手,几年没有音信回去。”
    • 17.
      定问释义:⒈确切的消息。问,消息音信。《晋书·孝愍帝纪》:“又詔 琅琊王 曰:‘……间遣使适还,具知 平阳 定问,云 幽 并 隆盛,餘胡衰破,然犹恃险,当须大举。’”《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元年》:“﹝ 楚王 ﹞ 瑋 之起兵也,陇西王 泰 严兵将助 瑋,祭酒 丁绥 諫曰:‘公为宰相,不可轻动。且夜中仓猝,宜遣人参审定问。’”清 曾国藩《仁和邵君墓志铭》:“国藩 心知 位西 烈士也,必不苟免。其家固知之,以无定问,不敢发丧。”⒉指“问名”等聘婚手续。定,聘定。宋 秦醇《谭意哥传》:“张 内逼慈亲之教,外为物议之非,更朞
    • 18.
      家耗释义:家中的音信。
    • 19.
      寄音释义:传递音信;传递书信。
    • 20.
      巡军释义:巡查、捕盗的士卒。《元典章·刑部十三·失盗》:“钦依先帝圣旨体例,限一年教巡军每根巡贼人,一年不获,只教巡军诸人相赔偿。”《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走去转湾巷口,叫将四箇人来,是本地方所由,如今叫做连手,又叫做巡军。”《英烈传》第七十回:“良辅 着人夜半縋城,往 寧夏 求救,又被巡军所拿,於是音信隔絶。”

音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从释义:自从:一从别后,音信全无。
    • 2.
      丰信释义:丰收的音信。 宋 赵善括《念奴娇·吕汉卿席上》词:“晓来膏雨,报一年丰信,几枝娇色。”
    • 3.
      传骑释义:驿站传递音信命令的骑马的使者。
    • 4.
      信儿释义:消息,音信。
    • 5.
      信息释义:⒈音信;消息。⒉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收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⒊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
    • 6.
      信耗释义:音信。
    • 7.
      信问释义:音信。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吴王 夫差 小女,名曰 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 韩重,年十九,有道术。女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
    • 8.
      兀然释义:⒈突兀的样子兀然耸立。⒉兀的,忽然兀然失笑起来。⒊昏然无知的样子兀然躺下。⒋依旧多年未通音信,他兀然住在那个小山村。
    • 9.
      北雁释义:候鸟之一。因其每年秋分后由北南飞,故称。隋 江总《于长安道归还扬州》诗:“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唐 李白《南流夜郎寄内》诗:“夜郎 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疎。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 豫章 书。”明 马銮《过岳鄂王墓》:“父老几回悲北雁,风雷长是傍南枝。”
    • 10.
      发令枪释义:径赛、游泳比赛等开始时,用来发出声音信号的器械,形状像手枪。
    • 11.
      发话器释义:电话机等的一个部件,能把声音信号变成强弱不同的电流,传到对方的受话器中再变成声音信号。 也叫话筒。
    • 12.
      受话器释义:电话机等的一个部件,能把强弱不同的电流变成声音信号。也叫听筒或耳机。
    • 13.
      嗣音释义:⒈保持音信。《诗·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郑玄 笺:“嗣,续也。女曾不传声问我,以恩责其忘己。”朱熹 集传:“嗣音,继续其声闻也。”⒉指连续传寄的音信。宋 曾巩《送钱生》诗:“去矣善自立,毋使嗣音稀。”⒊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清 陈鳣《对策·文选》:“唐 宋 元 明,各有沿袭;班 扬 张 左,孰可嗣音?”严复《<古今文钞>序》:“三十年以往,吾国之古文辞,殆无嗣音者矣。”
    • 14.
      声问释义:⒈音讯;音信。⒉名誉;名声。
    • 15.
      声闻释义:亦作“声问”。音信。《国语·越语上》:“寡君 句践 乏无所使,使其下臣 种,不敢彻声闻於天王。”《吕氏春秋·赞能》:“孙叔敖、沉尹茎 相与友,叔敖 游於 郢 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书·苏武传》:“前发 匈奴 时,胡 妇适产一子 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北史·儒林传下·刘炫》:“炫 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絶。”宋 沉括《梦溪笔谈·谬误》:“丁晋公 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唐 北庭 节度使 李元忠、安西 四镇留后 郭昕
    • 16.
      夹板船释义:旧时航海的一种两层木板的大帆船。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夹板船扎船》:“高拱乾《臺湾府志》云:荷兰 船最大,用板两层,斲而不削,製极坚厚,中国 谓之‘夹板船’。其实圆木为之,非板也,又多巧思,为帆如蛛网旋盘,八面受风,无往不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四回:“他娘未免打了他一顿,他便逃走了,走到夹板船上去当水手,几年没有音信回去。”
    • 17.
      定问释义:⒈确切的消息。问,消息音信。《晋书·孝愍帝纪》:“又詔 琅琊王 曰:‘……间遣使适还,具知 平阳 定问,云 幽 并 隆盛,餘胡衰破,然犹恃险,当须大举。’”《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元年》:“﹝ 楚王 ﹞ 瑋 之起兵也,陇西王 泰 严兵将助 瑋,祭酒 丁绥 諫曰:‘公为宰相,不可轻动。且夜中仓猝,宜遣人参审定问。’”清 曾国藩《仁和邵君墓志铭》:“国藩 心知 位西 烈士也,必不苟免。其家固知之,以无定问,不敢发丧。”⒉指“问名”等聘婚手续。定,聘定。宋 秦醇《谭意哥传》:“张 内逼慈亲之教,外为物议之非,更朞
    • 18.
      家耗释义:家中的音信。
    • 19.
      寄音释义:传递音信;传递书信。
    • 20.
      巡军释义:巡查、捕盗的士卒。《元典章·刑部十三·失盗》:“钦依先帝圣旨体例,限一年教巡军每根巡贼人,一年不获,只教巡军诸人相赔偿。”《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走去转湾巷口,叫将四箇人来,是本地方所由,如今叫做连手,又叫做巡军。”《英烈传》第七十回:“良辅 着人夜半縋城,往 寧夏 求救,又被巡军所拿,於是音信隔絶。”

音信造句

1.他这一去,犹如断线风筝一样,再也没有一点儿音信

2.毕业后,咱们山南海北,彼此连一点音信都没有。

3.他此一去,如断线风筝,杳无音信

4.自从两年前他去了新疆,就一直音信皆无杳如黄鹤。

5.我一直寻找我走失的弟弟,但三年过去了,仍然杳无音信

6.她的丈夫一去五年,杳无音信,逼得她向法庭申请离婚。

7.毕业后,有好几个同学如同泥牛入海,再也得不到他们的任何音信了。

8.他离家一年多了,竟然像泥牛入海,一点音信都没有。

9.他离家出走三个多月了,至今没有音信

10.叔叔离家已经多年,至今音信渺茫。

11.每个月我都和出国留学的哥哥互通音信

12.我和他阔别二十多年了,一直未通音信,什么时候能相见,那可是河清难俟的事。

13.虽然发出了很多寻人啟事,但他就如泥牛入海般,至今仍是杳无音信

14.由于爆发战争,我同家人断绝了音信

15.我一直在心底重复着你的名字,你却一直没有音信。也许,你并不知道我在等你。

16.叔叔离家后,就如石沉大海,音信杳无。

17.这位老人望穿秋水,也见不到外出打工的儿子的音信

18.十几年前远走他乡的叔叔至今仍是杳无音信

19.哥哥外出打工半年了,始终杳无音信,家里人都很着急。

20.虽然发出了很多寻人启事,但他就如泥牛入海般,至今仍是杳无音信

音信(yinxi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音信是什么意思 音信读音 怎么读 音信,拼音是yīn xìn,音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音信造句子